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新形势下加快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举措。高校必须把握改革的有利时机,探索适合学校自己走的道路,建立新的后勤管理体制模式与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和深化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矛盾和问题。我们应采取积极协调、科学合理的方法,在实践中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后勤服务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高校后勤改革同学校其他改革一样,都是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提高办学效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举措。学校后勤不改革没有前途,不社会化没有出路。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和难点。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从2000年1月全面启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暴露出许多深层次的问题。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处于徘徊状态,需要明确具体方面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5.
自1999年全国高校后勤改革第一次会议至今,我国高校后勤经历了艰苦但卓有成效的改革发展历程。我校同各兄弟院校一样,始终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后勤改革,牢牢把握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和内涵,积极探索适应形势发展和自身实际的改革道路,坚定不移地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走出了一条既符合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又适应我校办学实际的后勤改革之路,初步建立起新型后勤保障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钟霞军 《高教论坛》2005,(3):155-156,154
论文着重从该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经历,试图探讨中小规模的高等院校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如何处理好改革与发展、改革与稳定的关系,以便有利于进一步推进该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7.
李岚清副总理在第二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上深刻地指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深化高校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当前条件下克服高校面临的瓶颈制约,加快高校发展的一条根本出路,其实质是要实现我国高校办学模式的重大转变,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场深刻的变革。在深入学习领会李岚清副总理这一重要讲话精神以及  相似文献   

8.
1999年4月,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北京邮电大学后勤服务产业集团”正式成立,北京邮电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9.
自1999年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正式启动以来,复旦大学作为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直属重点高校,3年来利用上海这一国际性大都市的有利条件,通过逐步向社会开放后勤市场、积极引进社会资金、挖掘后勤内部潜力、加大学校投入等方式,在提高后勤服务质量、改善校园环境、建设学生公寓及食堂等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就。 3年来,我校共新建学生公寓21万6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高校后勤体制改革前、后的状况;讨论了对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中易产生的几种误区的认识;探讨了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内容及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高校后勤是在计划经济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形成了一种自我配套的特殊的体制结构形态。从1999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提出到今天已经十多年,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随着高校的发展,体制内部已经产生了诸多不谐和性及非适应性。现结合十余年的后勤工作经验,尝试从改革带来的成果和问题两方面入手,分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1999年河南省教育厅为了进一步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快我省高校后勤改革步伐,促进我省高等  相似文献   

13.
高校后勤改革从1978年起步,已经走过了30余年历程。1985年中共中央就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中指出,“高等学校后勤改革对于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这指明了高校后勤发展的道路是要逐步走向市场,最终实现其社会化。在发达国家,高校后勤管理大多实行各具特色的社会化管理。总体上讲,  相似文献   

14.
高校后勤在高校发展建设中担负着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服务的重任,在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中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勤社会化则是高校后勤工作适应社会经济、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统一的渐进过程,是我国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指将高校后勤服务纳入社会第三产业,建立由政府引导、社会承担,满足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法人服务体系.它包含四方面的内容:一是资源配置由计划配置改为市场配置;二是社会职能由事业属性职能变为企业属性职能;三是服务手段由行政手段转变为以经济和法律为主的市场手段;四是社会化的高校后勤组织形式变为企业法人组织.  相似文献   

15.
薛文 《闽江学院学报》2003,24(4):123-126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存在着种种问题。本试图从后勤管理改革的两个根本性质——利益性和服务性的关系对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院后勤人事及分配制度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9月,按照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要求,我院正式成立了后勤服务集团,实行的是校内甲乙方模式。之前,我院在人事及分配制度上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职责不清,效率低下,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  相似文献   

17.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由于高校后勤产业资金来源正日趋多元化,后勤服务的市场化,管理的多重性,给后勤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在管理理念、管理机制、管理体制及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等问题上带来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一、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创建现代高校后勤生活 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着眼于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现代大学制度要求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着眼于提升高校后勤管理水平,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促进高校后勤科学发展,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创建现代高校后勤生活,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需求。  相似文献   

19.
自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全国各高校经过十余年的锐意进取和开拓创新,后勤社会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十余年来,浙江大学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坚持一流大学要创建一流后勤保障体系的宗旨,进行了一系列后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了安全、便捷、优质的现代后勤保障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的后勤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形成了有关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些经验和思考,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20.
高校后勤服务工作心须以革,改革的方向是实现社会化。如何理解社会化的会议,实现社会化的意义何在,怎样才能实现社会化,有哪些可供选择的模式,本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