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太原大学学报》2019,(1):46-53
吴文英作品具有独特的抒情内、外结构。内结构主要指梦窗词词心,其词心具有深幽朦胧的特质,主要表现为词人"用意不可太露"的创作宗旨与词作"句断意不断"的情感脉络;外结构指梦窗词的词境,吴文英通过意境塑造的层层关联、典故引用的浑化无迹以及语言风格的密丽幽深构成梦窗词紧密罗列的词境。在内外结构的影响下,梦窗词以沉痛家国之思为主题的作品折射出词人在特殊社会历史时期的深度无奈,恋情词虚处传神的抒情方式在普世爱情母题下具有高度概括性。  相似文献   

2.
《调笑转踏》是宋代词人接受戏曲影响而创作的一种诗、词、文相结合的新的词体。它以女子为抒情主体,以对别离之后女子情感世界的刻画为主要内容,具有独特的体制结构,浓郁的抒情特性和典雅的艺术风格。表现了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古典名著看文学作品的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学作品的结构即为文学作品的组织和构造。抒情类作品的结构讲究“主体性原则“,叙事类作品的结构讲究“客体性原则“。文学作品的结构可分为三种类型:纵向发展式、横向发展式和心理发展式。  相似文献   

4.
词在内蕴结构的演变主要表现:树立"以诗为词"理论,转换抒情主人公,改变情感趋向,扩展生活空间,本文试从上述几方面对其突变做一勾画。  相似文献   

5.
支配式离舍词是离合词中的主要类型,约占全部离合词的94.11%,数量最多,结构也最复杂。从词汇本身的结构平面入手来分析支配式离合词的结构组合的项以及项与项之间的联结形式,可以发现支配式离合词的结构构成比较复杂,值得人们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6.
Goldberg的构式语法提出语义表达式总是由构式素和填充素组成。但这种构式离不开词这一要素。在词(概念)具有客观性的前提下,词具有指称性、说明性、修饰性和关联性等四个自主功能。构式就是依据这些功能组成的二元语义结构。这种语义结构就是语言的普遍语义结构。  相似文献   

7.
不同的数学结构能使得完全相同的文字集合产生完全不同的文学模型,并具有完全不同的意境和感染力。对应于每一种数学结构,配以合适的筒谱节拍,还可使“诗言志、词抒情、曲叙事”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数学和音乐的理性高度。  相似文献   

8.
汉语语法     
《小学语文教学》2007,(7):59-59
汉语语法,研究汉语结构规律的学科,包括词、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则。古汉语词 以单音节为主,现代汉语词以双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中的单纯词比例很小,绝大多数为合成词。合成词有多种构词方式:并列式,如“语言”;偏正式,如“四季”;动宾式,如“司令”;  相似文献   

9.
按照A、B的语法功能将《绿野仙踪》中的AABB式词进行分类,并将其与《金瓶梅》中的AABB式词作比较,可以发现,到《绿野仙踪》时代,AABB式词结构组合中A和B的语义限制已被突破;由语法功能相同或相近的A、B组合成的AABB式词能产性最高;与《金瓶梅》相比,《绿野仙踪》中AABB式词的结构方式和语法功能更为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10.
按照A、B的语法功能将<绿野仙踪>中的AABB式词进行分类,并将其与<金瓶梅>中的AABB式词作比较,可以发现,到<绿野仙踪>时代,AABB式词结构组合中A和B 的语义限制已被突破;由语法功能相同或相近的A、B组合成的AABB式词能产性最高;与<金瓶梅>相比,<绿野仙踪>中AABB式词的结构方式和语法功能更为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11.
亡国之君李煜写梦的词作为亡国之音是凄苦悲怆的。其梦词的抒情极具特色,就具体方式而言,或回潮式,或反逆式,或交叉式,体现了独特的美学风貌。  相似文献   

12.
从敦煌曲子词到宋代文人词,联章组词逐渐走向成熟。唐宋联章组词的形式主要有鼓子词、转踏、普通联章、大曲、法曲等。其结构主要可分为呼应式、串珠式、叙事式、并列式以及和声联章式。初步分析了联章组词产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后世文学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按照A,B的语法功能将《绿野仙踪》中的AABB式词进行分类,并将其与《金瓶梅》中的AABB式词作比较,可以发现,到《绿野仙踪》时代,AABB式词结构组合中A和B的语义限制已被突破;上语法功能相同或相近的A,B,组合成的,AABB式词能产性最高;与《金瓶梅》相比,《绿野仙踪中》中AABB式词的结构方式和语法功能更为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14.
《荷塘月色》不仅语言优美,抒情细腻,且构思精妙。通观全文,结构安排和作者的感情发展变化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作者运用环形、闭合、对称式结构,暗示了自己苦苦挣扎、想远离现实而终不得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5.
支配武离合词是离合词中的主要类型,约占全部离合词的94.11%,数量最多,结构也最复杂。本文单纯从词汇本身的结构平面入手来分析支配式离合词的结构组合的项以及项与项之间的联结形式,发现支配武离合词的结构构戎比较复杂,值得人们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6.
抒情主体的转移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普遍的现象。本文从抒情主体转移的角度,来考察词“别是一家”的文体特质。首先,比较了诗、词中抒情主体转移现象的异同,由于“词为艳科”的传统观念所限制,导致了词的抒情主体以歌妓为主。其次,本文从文化背景和创作主体两个角度,考察这种现象之所以形成。认为:燕乐风俗、歌妓制度是词之抒情主体转移的文化背景;文人士大夫的双重性格是词的抒情主体转移的必要条件。最后,分析了花间词和“花间范式”,认为“花间范式”是抒情主体转移所造成的词体定型,由于后代词人皆以花间词为“鼻祖”,由此确定了词的那种“要眇宜修”、幽隐深微的文体特质。  相似文献   

17.
<正> 五七言诗大都是诗人的主观抒情,抒情主人公大体上是诗人自己。词的体制较为复杂,有许多为人代言的词和咏物之作,又特重比兴寄托,还有类似赋体、戏曲体、小说寓言体、等等,这些词的抒情主人公或仅仅与词人有某种联系,或纯是他人的形象;有的词没有单一的抒情主人公,词中有多个形象荟萃、组合、他们有的是协调一致的、有的则是互相矛盾的;即令词的抒情主人公是代表词人自己,也不拘定是词人的实人实事,往往比诗有更多的假托和虚构。词中抒情主人公的复杂情形极易造成混乱,甚至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此,正确辨析词中抒情主人公的状况,对某些词来说,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子夜歌》、《子夜四时歌》看作一个系统,从套语、双关隐语角度论其语言特色,从意象的比较论其悲、欢的抒情基调,从套式角度把握其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当代学者陆正兰在其著作《歌词学》中提出“歌必有呼应”的观点,认为“呼应”是歌词的最基本的结构原则,是其与诗的重要区别所在。那么作为古代歌词的唐宋词是否亦如陆正兰所说?值得关注。本文选取大量唐宋词,分析发现唐宋词确存在呼应结构,主要结构形式有:问答式呼应、排列式呼应、“兴”式呼应、比较式呼应。又有歌词与音乐的呼应,主要体现在音乐呼唤歌词、歌词呼唤音乐两方面。由于:词诞生于歌筵舞席的场所;词乐问的相互需要;词乃为歌唱而作;因而:歌词呼应结构的存在有其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课文品读】 《祝福》写作手法梳理 从全文的整体结构上看,作者运用了“三层式”的构思手法,即引出故事一描叙故事一议论抒情。文章用自然空行的方式进行间隔,极为清晰地显现出故事的篇章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