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在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对1/10000比例尺土地利用类型更新调查的实验。论述了应用高分辨率进行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基本技术流程,更新信息获取的关键技术。经精度分析说明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供作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与制图的基础图件。方法简便、直观动态信息强,完全能满足更新调查图件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以漾濞江流域为研究区域,介绍了遥感技术方法土地利用分类的主要过程,得到了整个研究区两期土地利用现状图。结果表明:多步骤遥感分类方法在土地利用分类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尤其在整个西南地形地貌复杂的山区。  相似文献   

3.
土地利用定量评价一直是土地科学研究的热门问题,BP神经网络定量评价方法是被应用于土地利用评价中的新方法。介绍BP神经网络的概念,阐述BP神经网络评价方法的原理,分析其优点,从拓扑结构确定、输入数据处理、评价工具选择、评价模型的学习、利用评价模型评价五个方面,解析BP神经网络在土地利用定量评价中的应用,为土地利用定量评价提供一种具备可操作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划分土地利用分区对科学制定土地利用方向、合理确定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前人开展的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分区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内蒙古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主体功能区对土地利用分区划分的影响,土地利用分区应有利于促进主体功能区形成的前提下,提出基于主体功能区的自治区土地利用分区构想,将自治区土地利用划分形成耕地与基本农田集中区、城镇村发展区、工矿建设区和生态安全保护与建设区4个土地利用功能区。  相似文献   

5.
范菁菁 《江苏教育》2022,(28):78-80
<正>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全国各地各校教师积极探索微课应用于教学过程的路径。教师对线上教学的态度从“新鲜感”向“新常态”转变,教学模式从满堂灌的“单声道”向交流式的“双声道”转变,教学资源从形式单一的“PPT课件”向“微课程”转变,教学评价从学生对课程的“终期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变。笔者致力于提高线上课程教学质量的研究,以SAM教学设计模型为基础,基于“透视学”系列微课,提炼微课程的建设流程。  相似文献   

6.
土地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紧密联系,相互影响.通过对长沙市开福区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分析,可以得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是开福区土地利用中耕地减少、建设用地增加的主要动力,文章最后提出了协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数字化时代,教师需要深刻认识教育发展的新时代背景,深入学习大数据促进优质教育的相关理论与研究,以数据评价作为支撑,探寻学科教与学的变革,探索学科建设的创新实践,促进学校师生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8.
以贵州省贵阳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域,选取2000年和2013年Landsat TM影像数据作为基础数据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析,并结合DEM派生的地形因子进行叠加分析,得到不同高程和坡度下的土地利用分布情况,并定量地分析地形因子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研究表明:林地和耕地所占比例最大,林地和居民工矿用地面积均有所增加;各地类大都分布在海拔为1085-1285米和坡度为5°-15°区域.  相似文献   

9.
立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如何实现土地利用生态化对于提升生态文明发展路径与促进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均具有重要意义。以清流县为研究对象,基于2015-2021年该县的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对其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当量因子法与线性规划模型,分别对清流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与优化,确定该县生态系统最大服务价值情景下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1)2015-2021年研究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3%以上,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分别增加70.74hm2和325.06hm2;(2)2015-2021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下降趋势,减少2580.67万元,其子指标估算价值依次为:维持生物多样性>水文调节>气体调节>气候调节>保持土壤>原材料生产>提供美学景观>废物处理>食物生产;(3)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达到最大的情境下,2030年清流县林地面积较2021年增加0.13%,园地、其他农用地和难利用地分别减少3.84%、1.51%和0...  相似文献   

10.
朴素贝叶斯分类方法是数据库分类知识挖掘领域的一项基本技术,并具有广泛的应用.使用贝叶斯分类算法实现了对经典数据集Iris的分类.实践表明,朴素贝叶斯分类是一种有效的数据挖掘分类算法.  相似文献   

11.
社会因素对一个区域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能够产生重大影响。近十年来四子王旗6.9%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变化。旱地、天然草地和未成林造林地三者变化面积占四子王旗土地变化面积的96.67%。对1997-2002年的土地变化流向进行分析,发现了旱地和天然草地主要流向了未成林造林地。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是影响四子王旗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内江市地处四川盆地中部,位于成渝、内宜、隆纳和成自泸赤等高速的交点,交通极为便利。内江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逐年减少,通过建立缓冲区模型,在高速公路的进出口进行规模化、专业化和商品化的集约农业生产,挖掘土地潜力,改变单一的生产模式,可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外教育领域研究者早已将大数据方法用于学生行为分析,以提升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对于国内学生工作者,大数据方法的兴起和推广有助于更加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行为规律,对学生潜在的问题和风险进行预警,进一步增强学生工作的预见性,推动学生工作实现由经验型到科学型、由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的跨越.本研究应用数据挖掘的聚类方法...  相似文献   

14.
应用Shannon等人提出的Shannon熵理论,研究衡阳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动态演变与空间差异分布规律及其成因。结果表明,该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值较全国水平低,具有时间上的动态性,在研究年限内呈单调递增趋势,土地利用系统向无序方向发展;在空间上,城市及城郊类型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最大,其次是中部岗平类型区、北部丘岗类型区和东南部山丘类型区,南岳旅游类型区信息熵值最小;各个县(市)、区之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也具有明显差异。衡阳市城镇化与城市工业化的发展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所导致的建设用地的增加和农业内部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转变是影响该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而建设用地、林地所占比重的高低是影响该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空间分异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5.
钱懿 《教师》2022,(14):57-59
随着焦点智慧、物联网、编程、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元素融入课堂,课堂教学发生根本性变革。无锡市新吴区鸿山实验小学,是无锡市校园物联网感知教育示范基地,也是无锡市智慧校园建设先进单位,并与江南大学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有项目合作。文章尝试以无锡市新吴区鸿山实验小学信息技术优势为依托,以小学五年级教学实践为基础,尝试将极课大数据运用到英语课堂中,通过妙用、实用、活用极课大数据,突破单词记忆关,提高学生答题正确率,探索教学新方式,从而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数据包络分析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问题。文中指出,将教师所教班级的学生成绩直接作为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的这一传统做法存在看无法消除初始条件差异的缺点。为此,本文将用于评价管理有效性的DEA二次相对效益值法引入到教学效果的评价中,并结合一个实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评价改革的推进,如何探索用增值大数据支撑区域治理备受关注。增值评价引入区域教育治理中,存在方法分散、平台有限、业务制约等问题,本研究尝试从增值评价的视角分析区域教育治理的路径,包括循证治理学校以促进学校定向督导,治理教师以实现分类定向研训,治理学生以实现分层指导等。最后,本研究提出了增值大数据支撑区域质量提升仍需关注数据流转和区域协同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8.
产业结构和用地结构之间的协调对于科学制定国土空间规划、合理有效配置土地资源、优化产业用地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以山东省为研究区,根据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山东省的经济水平有较为显著的增长,逐渐由工业化阶段步入经济发达阶段;各地市在2009年及2019年的产业结构有序性均高于土地利用结构的有序性;各地市的耦合度、协调度以及耦合协调度都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且内部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项目教学法最早起源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最初的目的是要让广大劳动者适应当时的劳动需求,现在衍变为让学生适应企业工作的需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实际的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独立或者分组学习,在实际操作中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  相似文献   

20.
喀斯特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多样化分析的目的是揭示喀斯特区域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齐全程度或多样化状况运用。利用1977年都安县土地利用类型图以及1988年和1999年TM影像数据、2005年SPOT-2/4影像解译数据。运用Gibbbs—Mirtin多样化指数分析了都安喀斯特土地里利用结构多样化指数。结果表明,从时间演变过程看,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在时间上呈下降趋势,在空间分布上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多样化指数的时空差异与人类干扰密切相关,同时,受喀斯特地形地貌和岩性空间分布差异的影响。运用Gibbs—Mirtin多样化指数,可客观地反映喀斯特土地利用结构多样性,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