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有人说,一个人就是一本书。应该补充的是: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要了解一个人实在太难了。你觉得了解了,其实并不了解;你觉得看透了,其实未曾看透;你认为伟大的,其实未必伟大;你看似平庸的,或许品质非凡。肯定了的又会否定;否定了的重又得到肯定。一生可以读完许多书,却很难读完一个人。喜欢把事情简单化的人,提出的问题只是“好人还是坏人”或者“尧舜还是桀纣”。其实,这远远不能描述人物的丰富内涵。且不说“好人”“坏人”的分野标准各异,就是“尧舜”“桀纣”,又何尝可以将天下之善恶尽归焉。这回想说范仲淹,这是我始终钦佩的一个历史… 相似文献
2.
面对范春歌丁召华这是在武汉至上海的江轮上。上船前,我从一位大学生手中借来一本题为《天歌难再》的书。作者范春歌,她曾有过三次赴西藏、单车纵越中国等传奇经历。并曾荣获中国首届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此书是记叔她只身完成中国陆疆万里大扫描采访时的见闻感受和艰险... 相似文献
3.
一般在巴黎做生意的温州人,他们的生意都不是很大,最大的~家也就是年收入在7、8千万左右法郎。温州人做不了大生意,这与他们的文化水平有限、缺乏管理能力和封闭自守有关。 在巴黎的温州人过得很封闭,大多数人的生意都在自己圈子里做。虽然温州人能吃苦、勤奋、节俭,电聪明,但是大多数温州人都没念过几年书,法文也不会讲,根本无法跟法国人打交道,所以他们根本融不进法国社会,只能在自己的圈子里干活。 像叶兴秋这样有文化的温州人恐怕在巴 相似文献
4.
对于这些再回到城市的农民工来说,"一头挂着城市,一头挂着乡村,哪里也容不下"车刚一停稳,陈宝卫正准备起身,车门已经从外面打开,迎接他的是一名交警和一张200元的违章停车罚单。一番拉扯之后,陈宝卫拎着两只装得鼓鼓的大包,目送司机兼表哥离去。2月12日,农历元宵节过后的第三天, 相似文献
5.
文章梳理了范、範、笵三个字的意义,指出了现在的简化字"范"承担的意义其实是三个不同字的含义。 相似文献
6.
如果不是范爷爷,我想我大概会出现在广州亚运会的报道现场.因为2003年夏天,我是怀着做一名体育记者的理想,跨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开学典礼上,面对台上慢悠悠讲话的和蔼老人,我并不知道他有着那么多传奇式的经历,以及深厚的学养,高尚的人品. 相似文献
7.
晚唐笔记小说家范摅,其生平事迹史料极其有限,仅见于《云溪友议序》、《云溪友议》文本、李咸用的悼诗、笔记、小说等的片断记录中。他能留名后世,主要是托其所撰《云溪友议》的留存。知其人始可以论其书,因此有必要对涉及其生平的史料进行系统的梳理。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新闻人有一个纠结,就是正面报道与批评报道的把握问题.
我想到范敬宜先生22年前的一篇文章,不长,极好,尽显大家风范.1990年,时任经济日报总编辑的范敬宜先生写了《正确理解正面为主的宣传方针》,发在《新闻战线》当年第7期.范老在文章中分析了业界对“正面宣传为主”的一些模糊认识,指出:认识问题不解决,就很难自觉地、满腔热情地去从事正面报道,硬着头皮“奉命”行事,是肯定写不出好文章的. 相似文献
10.
一、里贯范摅的里贯应当说在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云溪友议》卷首自序作者署"五云溪人范摅",五云溪即若耶溪的别称,为会稽镜湖上源,此自署显为自明贯属。五云溪又省称云溪,作者取之以为书名,书中又屡屡自称云溪子,其用意盖与上同。范摅谢世时,友人李咸用有《悼范摅处士》诗,首句即言"家在五云溪畔住",正指其里居。《新唐书·艺文志》于《云溪友议》条下注:"咸通时,自称五云溪人。"自称云云,当移录书首自署。新志每于作者名下注出籍贯,此"五云溪人"无论称其贯属还是别号,总之于其里贯别无异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范甯在政治、经学、教育、书法方面的作为及其为人,其中重点论述了其在经学方面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范甯在政治、经学、教育、书法方面的作为及其为人,其中重点论述了其在经学方面的成就. 相似文献
14.
“元诗四大家”之一的范梈著有《木天禁语》、《诗学禁脔》等诗论著作,后世学者对二书的真伪多存异议。本文分析考察了元代诗论的发展情况,结合范梈诗论著作的内容及其诗歌创作实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辨,认为范梈的诗论著作并非伪作,只是在流传过程中个别地方产生了讹误,有的版本进行了增删合并。 相似文献
16.
“一个背着行囊的女人,长发飞扬地走在路上。”1995年3月11日,我和我的这幅黑白照片一起,伫立在武汉一家摄影厅门前,等待一个开始。没有仪式。 相似文献
17.
“元诗四大家”之一的范椁著有《木天禁语》、《诗学禁脔》等诗论著作,后世学者对二书的真伪多存异议。本文分析考察了元代诗论的发展情况,结合范椁诗论著作的内容及其诗歌创作实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辨,认为范椁的诗论著作并非伪作,只是在流传过程中个别地方产生了讹误,有的版本进行了增删合并。 相似文献
19.
范志民,山东五莲人,1921年生,为人耿介,有古风,人呼范夫子。自幼嗜诗与古文字,有志书画。1947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工团。1950年担任《海军画报》见习编辑。1957年调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历任编辑、美编室副主任。1984年离休。 相似文献
20.
1976年6月29日,一支由美国海军资助的探险队在完成了对74年前沉没在北大西洋3,800公尺海底的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的考察后,携带着可放映50小时的录相带和57,000张照片返回马萨塞诸斯港。7月31日,考察队长罗伯特·巴拉德博士在华盛顿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考察结果,同时透露在这次海底考察中试用了美国海军研制的一个由电脑控制的第四代机器人。读着外电关于这次探险活动的报道,不由得联想到当年曾经在报道“泰坦尼克号”沉没时大显身手的一位美国新闻工作者。这个人,就是被称为“美国最伟大编辑”的卡尔·范·安达。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