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德的基本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方式四种成分。道德认识来源于道德实践,其内心的体验就是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促使个体产生道德信念,成为推动个体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因此,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要遵循品德形成的心理结构规律,注重道德实践和道德内化,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  相似文献   

2.
知、情、意、行构成品德心理结构的有机整体,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影响到品德的形成.要提高德育成效,必须进行改革,树立人文主义的德育理念,通过心理辅导促进品德心理结构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3.
知、情、意、行构成品德心理结构的有机整体,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影响到品德的形成。要提高德育成效,必须进行改革,树立人文主义的德育理念,通过心理辅导促进品德心理结构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学者多角度对品德心理结构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系列观点,有因素说、四项意识说、三环结构说,功能结构理论、系统结构理论、三维结构说、道德价值结构说、态度模式说、道德学习说;但目前尚未有统一的界定,这就需要我们继续研究,揭示人的品德心理结构及其形成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5.
在新体制建立过程中,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心理结构四要素表现出认知较好、情感强、意志较弱、行为杂的状况。着力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品德的认知水平和深度、强化情感培养、加强意志磨练、注重实践锻炼及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是提高大学生德育实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我国品德心理结构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品德心理结构是品德心理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从“静态”、“动态”、“本质”三个层面对我国品德心理结构研究的理论进行了整理、汇总 ,为提升德育工作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知、情、意、行构成品德心理结构的有机整体,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影响到品德的形成,要提高德育成效,必须进行改革,树立人主义的德育理念,通过心理辅导促进品德心理结构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品德认知结构模式与社会变革时期的品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德认知结构模式涉及到品德的心理结构成分与道德认知信息加工活动中的道德知识系统等问题,后者与皮亚杰关于认知结构模式的基本过程紧密相关,也具有完全同化和完全顺应两种典型的活动机制;品德认知结构模式的四个基本特征是:社会道德规范主导品德认知;个人利害得失问题的解决是品德认知的关键;品德心理结构成分与品德同一;品德与性格特征同一,我国社会变革时期品德教育的对策主要是:帮助学生完善道德知识系统,健全品德结构模式,注重性格养成,提高处理面临疑难道德问题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情绪在品德心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德心理包括对情境的解释、道德判断、道德抉择和道德行为四个过程。情绪在品德心理形成过程中究竟起什么作用,这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情绪作用阶段论的看法是情绪参与品德心理的某个过程,主要是在道德判断或道德推理中起作用;情绪作用的整体观认为情绪参与品德心理的整个过程,在品德心理的四个过程中都发挥作用。作者在梳理这两类观点的基础上,审视了当代情绪研究的行为学和认知神经科学证据,并提出情绪作用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道德情感是品德心理的融合点,品德心理发展过程是成熟的道德情感形成的过程。道德情感教育的实施符合时代的要求和学生心理的需求。道德情感教育应是智慧的、信念的、人本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品德心理测量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德心理测量是品德心理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基础,在基础研究与教育实践中都具有重要作用。界定品德心理的概念,回顾基础研究与教育实践中品德心理测量的内容,展望今后发展趋势与研究思路,以期为今后的品德心理研究以及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品德,又叫道德品质,即个人的道德面貌,它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体身上的表现。个人可以依据一定的行为准则产生某些有关道德方面的态度、言论、举动。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所体现出来的某一经常的、一贯的共同倾向,便是他的品德。品德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它包含有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  相似文献   

13.
品德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而研究我国各民族青少年品德心理,是近年来受到人们重视的领域。虽然它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已日益受到重视。这项研究与跨文化心理是密不可分的。文章分析了当前开展这一工作存在的问题,也对其研究前景做了实事求是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品德心理是心理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道德行为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中小学生和大学生两大学生群体的品德心理发展状况,总结了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品德是指一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是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动中的表现。品德,就其心理结构来说,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几方面;就其本质来说,是处理人们利益关系问题时的表现,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只有在人际交往中才能产生和表现出来。所以,个体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也离不开人际交往。所谓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借助于言语或非言语手段而实现的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它既包括人与人之间信息的沟通和物质产品的交换,也包括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情感联系。儿…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知、情、意、行四种成分,在品德形成的过程中,并不是知、情、意、行的简单相加,而是这几种心理因素交替地起作用的结果,它们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制约、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因此,要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就要遵循大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切实引导大学生树立全新的道德观念,增强高尚的道德情感,巩固先进的道德意志,自觉地规范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青少年品德不良形成的心理和社会原因的分析,针对青少年品德不良的心理特点,探索出矫正青少年品德不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品德心理是心理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道德行为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中小学生和大学生两大学生群体的品德心理发展状况,总结了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认识和掌握学生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究品德的心理实质、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以寻求品德教育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不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而且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有密切关系。在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中,一般是从认知开始,沿着知、情、意、行的程序发展,最后形成习惯。我们在工作中尝试着以心理教育为基础对学生进行道德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