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额商品也是商品,判断有形物的商品属性不能以其价值作为标准。高额商品买卖应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的高额商品会源源不断地进入人们的消费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应不断地扩大其调整范围。  相似文献   

2.
废品是不是商品?废品能不能成为商品?对此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废品是商品,也有人说废品不是商品;有人认为废品能成为商品,也有人说废品不能成为商品。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曾刊登过侯月香同志的《再谈废品不能成为商品》和我的《废品也能成为商品》等文章,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与争鸣。  相似文献   

3.
《历史教学》2004年第2期刊登了邹流芳老师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向中国“倾销”商品了吗?》。作者此文对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狂潮”的论断提出了质疑。他首先援引“关贸总协定”的规定“商品在进口国以一种低于原产地国同类产品售价或  相似文献   

4.
《教学与研究》一九八○年第三期刊登洪远朋同志《商品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不同》一文,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叫做商品的二因素;把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叫做商品的二重性。二因素指商品物质要素和劳动的结合,是商品的内在实质;二重性指商品供人使用及消费的自然属性和供人交换之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外在表现,从而阐明二重性和二因素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二者不应混淆。  相似文献   

5.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它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基本属性。商品经过交换 ,进入消费领域 ,逐渐变成了废品。一部分废品被收购部门以低廉的价格回收 ,又一次进入流通领域 ,具备了商品的身份。废品为什么又能够成为商品呢?这就要看它是怎样重新具备了商品的基本属性。首先 ,废品(如废纸、废钢铁等)的前身是劳动产品 ,虽然它的价值在上一次交换时已经实现 ,但是 ,废品所有者在拣回或保存这些废品时 ,付出了一定的劳动 ,使它们具有了微量的价值。其次 ,这部分废品可以作为生产原料被利用 ,虽然它们原来的使用价值已不复存在 ,但是 ,它们…  相似文献   

6.
奴隶的劳动力不是商品吗?五○四厂中学董绍安不少经济学教科书,运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必备条件,具体分析了奴隶的劳动力后得出结论认为:奴隶没有人身自由,他们的劳动力就不能成为商品,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至少是不全面的。但它流行时间长、范围广,...  相似文献   

7.
服装商品企划是充分应用了市场营销学原理,把消费潜在的需求与欲望等抽象的心理要素,用具体的商品表现出来。对企业来说是把消费的需求与欲望通过商品企划的形式表达出来,并转化为企业销售额的一种企业活动。  相似文献   

8.
古典经济学家从社会财富的角度关注到非物质商品,现代西方经济学则更关注服务形态的非物质商品,马克思将非物质产品引入了商品领域,但未做深入分析。上世纪90年代以来,非物质商品生产进入迅速发展时期,我国部分学者从非物质商品的客观实在性、生产与消费、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等多视角对非物质商品进行了初步研究。非物质商品生产迅速发展的趋势,要求我们必须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商品的研究,从物质商品扩展到非物质商品。  相似文献   

9.
商品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并不完全是一回事,而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提法。但是,有些政治经济学著作中,往往把两者完全等同起来。这是不符合马克思原意的。商品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有严格区分的。商品二重性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这是指商品具有二重属性,一方面具有供人们使用和消费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具有可供人们交换之用的社会属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商品是一个二重的东西,即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商品或具有商品的形式,只是由于它们具有二重的形式,即自然形式和价值形式”。“一个商品,只要它的价  相似文献   

10.
高一《思想政治》第二课讲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时,教材写道:“劳动力的买卖一经完成,所有权发生了变化:工人出售了自己的商品,就失去了支配自身劳动力的权利;劳动力完全属于资本家了,资本家就要对劳动力进行‘消费’——叫工人劳动。”根据教材原意,这段话可以理解为:劳动力商品买卖完成以后,所有权属于资本家了。果真如此吗?笔者认为,教材的这种表述是不科学的,在此提出异议,与诸同仁商榷。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的买卖时写道:  相似文献   

11.
废品也能成为商品吴保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7年第10期刊登了侯月香等同志的《再谈废品不能成为商品》一文。文章从商品所具有的两个基本属性出发,反复阐述了废品既没有使用价值,又没有价值,因而不是商品这一观点。那么废品能不能成为商品?我认为,废品收购...  相似文献   

12.
进入感性消费时代,人们的消费已从过去单纯追求实用,到既注重实用但更追求心理愉悦变。企业如何巧妙运用色彩的心理功能,设计精美的商品包装,去赢得顾客,赢得竞争,有着重要的意义。商品包装色彩使用的原则,一要符合消费者的审美习惯,二要符合商品的使用特点,三是包装色彩要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逛大型超市时,会发现商品上有条码,你们知道商品上为什么要使用条码吗?商品条码是实现商业现代化的基础,是商品进入超级市场、POS扫描商店的入场券。在扫描商店,当顾客  相似文献   

14.
李龙阁 《山东教育》2005,(34):23-25
学生在《月光曲》优美的音乐声中进入教室,准备上课。 师:同学们,这段音乐你们熟悉吗?静下心来,听一听,想一想。 生:这是贝多芬的《月光曲》。  相似文献   

15.
再谈废品不能成为商品○侯月香孙彩华张荣光我们的拙文《废品不能成为商品》在《政治教育》1996年第8期发表后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贵刊在1997年第1~2期合刊中,刊载了《废品可以成为商品》(以下简称“可”文)一文,对拙文的有关论点提出...  相似文献   

16.
人的器官、良心、名誉是商品吗高厚明高一《思想政治》第一课"从商品谈起"的序言部分这样写道:"商品生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不但一切劳动产品都成了商品,甚至连人的器官、良心、名誉都可以当做商品来买卖。"那么,用来买卖的人的器官、良心、名誉究竟是不...  相似文献   

17.
废品≠商品?     
废品是不是商品?废品能不能成为商品?对此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废品是商品,也有人说废品不是商品;有人认为废品能成为商品,也有人说废品不能成为商品。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曾刊登过侯月香同志的《再谈废品不能成为商品》和我的《废品也能成为商品》等文章,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与争鸣。我认为废品在不同的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属性。要知道废品是不是商品,废品能不能成为商品,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商品,商品的属性是什么。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也叫两个因素),它们共同存在于商品统一体中。一种东西如果…  相似文献   

18.
分析:(1)信用消费就是得到商品提供服务后,不立即付钱而是承诺将来付钱的做法,也就是“先买货,后付钱”的一种消费方法;超前消费就是消费行为背离了自己的实际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在明知自己无力消费的情况下硬与别人盲目攀比.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现代商品的内涵已由过去的简单货物概念延伸为具有广泛经济价值的程度,它不仅涉及商业、贸易、股市等流通领域,以及产品设计、质量标准、包装运输等生产领域,而且深入对商品的审美、使用、占有持不同心态的大众消费领域,并引起人们对消费伦理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20.
你了解商品保管员吗?北京市西单商场罗庆我一工作就被分在北京市西单商场储运科当保管员。当时只是想保管员可以不站柜台,不接触顾客,挺高兴。一晃六年过去了,我对保管工作从不知到知,逐渐体会到保管工作是商品流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虽说不直接接触顾客,可保管的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