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里 《今传媒》2005,(12):60
全球化的禽流感已危及到我国,起初是停留于家禽范围,当涉及到人感染禽流感时,当然是新闻。但11月17日各报刊登新闻系统发稿时,作题不一,下面试比三家。(1)《解放日报》:卫生部和世卫组织专家组判定(引题)湘皖两人染禽流感一人死亡一人痊愈(主题)(2)《文汇报》:我国确诊两人感染  相似文献   

2.
请先看近期报纸上的两个实例: 1、《李鹏接见全国铁路领导干部会议代表(引)铁路大包干应兴利除弊加以完善(主)》(1990年6月22日《陕西日报》) 2、《学长回校现身说法奉献精神引起共鸣》(1990年6月16日《光明日报》新闻引题) 例1中的“前者系引题,后者是主题。”很明显,这引题与正题之间,缺乏一种内在联系,在语言形式上似乎是两个独立的单句,前后也可以相互对调。读过全文,才知这则标题  相似文献   

3.
请先看近期报纸上的两个实例: 1、《李鹏接见全国铁路领导干部会议代表(引)铁路大包干应兴利除弊加以完善(主)》(1990年6月22日《陕西日报》) 2、《学长回校现身说法奉献精神引起共鸣》(1990年6月16日《光明日报》新闻引题) 例1中的“前者系引题,后者是主题。”很明显,这引题与正题之间,缺乏一种内在联系,在语言形式上似乎是两个独立的单句,前后也可以相互对调。读过全文,才知这则标题的引题与正题实际上应当是一个单句,前后当为支配关系。所以,同一天的《中国青年报》在处理这则新华社电讯时,引题是“李鹏接见全国铁路领导干部会议时要求”。加上“时要求”三字,引题、正题语脉贯通,整个新闻的主旨也就显豁明朗了。两家标题孰高孰低,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4.
我在石家庄日报从事采编工作20多年了,回顾记者生涯,给我印象较深的是《十五大精神鼓劲壮胆个体老板不再谈私色变(引题)郊区六十九家私营企业摘掉“红帽子”(主题)》这篇稿件,刊登在1998年5月29日《石家庄日报》一版头条,并荣获1998年度河北省新闻奖一等奖。采访时要善于思考记  相似文献   

5.
标题,是报纸的“眼睛”,综览各报,在标题的制作上,普遍存在死板老套,枯燥乏味,拖泥带水,沉闷冗长等问题。很多新闻稿件本来尚好,但由于标题不精彩、缺乏韵味等,读者看完标题后也就没了读新闻的兴趣。不妨在此举几例作对照:A_1法国一登山运动员(肩题)珠峰失足被我藏民救出(主题)A_2(珠峰失足,险矣!坠入我境,幸哉!)(双主题)法一登山运动员被我藏民救出(副题)  相似文献   

6.
《广州日报》在1998年11月12日头版头条推出一重大新闻:“广州留学人员创业园首件高科技产品年底前问世”(引题),“推出更亲和水溶性安全套”(主题)(以下简称《推出》)。主题用蓝色特大号字体醒目标出。消息报道后,业内人士哗然:“安全套上了党委机关报头版头条?”“党报怎么了?”“越来越离谱!”也有不少人则持相反观点:“那是报道高科技产品的动态消息,何必大惊小怪?”“这是《广州日  相似文献   

7.
“简讯”的写法“简讯”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与“一句话新闻”的不同之处在于“简讯”不仅有新闻主体,而且还有新闻标题,且字数也多于百十字的“一句话新闻”,通常是三五百字。一、标题。新闻标题有正题、引题、副题。正题:也称主题,用以点明新闻的主要事实或根据“简讯”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例如:“动物园开展《档案法》宣传活动” (原载《北京档案》1992年第2期)。正题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引题、副题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多标题的出发点,是要找到一些方法使它们组合得恰到好处。 主题 引题 翻看一下报刊上的主题 引题,大都是在这样几种情况下使用的。1、主题不能充分反映内容时,需要加上引题来弥补主题的不足;2、主题虽然能概括主要的内容,但是容易使读者产生突然感,这时需要加上引题以导出主题;3、只有主题显得标题部分单薄时,需要借助引题的烘托来造成标题强势;4、在同栏目或结组的报道中,为了做到标题相互对衬,将各篇报道统一加上主题与引题。  相似文献   

9.
引题,也称肩题、眉题、上辅题,它的总体要求是“文字宜短,最好不要超过一行”(《报纸编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48页)。引题一般用在消息中,通讯则很少用。但近年来有一种超过三句话的较长引题被越来越多地用在报纸中,笔者姑且把它称作长引题。长引题一般用在通讯类的标题中,消息则很少用。 一、长引题的作用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通过介绍总体情况并提出疑问引出主题。例如: ①为了得到黑郁金香,无数园艺家苦苦奋斗了三个世纪,直到1986年,荷兰年轻的园艺家哈曼,才最终摘取了这项花卉学上的桂冠,他手中的“金杖”是什么呢? 黑郁金香:梦想成真 (1993年10月31日《中国教育报》) 一般的引题也有通过提出疑问引出主题的作用,但这类引题一般不写事实,新闻事实放在主题里,因此,要求主题表达的意思比较明  相似文献   

10.
2003年6月24日,是值得北京乃至全国人民记住的日子。这一天,世界卫生组织郑重宣布:从即日起解除对北京的旅行警告,并将北京从“近期有当地传播”的“非典”疫区名单中删除。世卫组织官员尾身茂博士称“这是中国抗“非典”斗争和整个世界抗“非典”斗争的一个里程碑”。 从4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等介绍中国内地最新的非典型肺炎疫情起,两个多月以至更长的时间以来,有关“非典”的话题成为全国人民最关心的话题,有关“非典”的新闻也成为几乎所有媒体报道的“重中之重”。各类媒体以最快捷的速度发布最新疫情,以最充沛的热情报道医护人员及各行各业抗击“非典”中  相似文献   

11.
2007年5月8日~14日,《新法制报》推出了以追忆公安英烈事迹、探寻幕后真情英雄为主题的“情系英雄母亲”大型策划报道。这一在江西媒体中尚属首次的策划报道甫一登场,立即引发江西各界和公安系统的高度关注,很多读者、民警来电称,“都是流着泪阅读完英雄母亲故事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前院长丁淦林教授等新闻学术界人士则表示,这一策划报道效果很好,契合了读者、报纸和合作单位三者的共同诉求。  相似文献   

12.
10月14日上海四家报纸围绕新华社一则统发稿作题:新民晚报:保证太阳地球飞船位置合适(引题)神舟五号精选“窗口”(主题)文汇报:航天发射场系统总设计师说(引题)飞船发射“窗口”经过精心计算(主题)解放日报:载人飞船发射将择良机(主题)  相似文献   

13.
报纸宣传应以正面报道为主,这已成为大家的公识,但多年来宣传的都是大陆本土人物,很少见对境外或港澳台人士的报道。翻开2004年12月8日人民日报头版被一则告示吸引住,题为《今日十版刊登通讯(引题)温世仁:播下西部希望的种子(主题)》,我们翻到第十版详看内容,被这篇报道深深地打动了。  相似文献   

14.
新闻标题,就形式来说,可分为单行题和多行题。现在报上的新闻标题,除简讯以单行题居多外,大量的是多行标题。多行标题由主题与辅题构成,辅题包括引题(又称眉题、肩题)和副题(又称子题)。多行标题中,出现最多的是一行主题加—行辅题(引题或副题),重要新闻则主题、引题、副题三者齐全,甚至有用双行副题、三行副题的;有时主题也可标两行。多行标题的每个部分各有其作用,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怎样处理好主题、引题、副题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15.
[以物拟人]1997年5月,有一则报道说,为了保住市区一片独一无二的古树群,上海地铁二号线居然选择了成本最高、投入最大的设计施工方案,为古树群让道。《扬子晚报》对此报道做的标题是:为34棵百年梧桐思量一年(引)上海地铁不惜血本绕道(主)《新民晚报》的标题是:申城保护绿化史上一大奇迹(引)地铁,为古树让道(主)前者引题具体形象,交代了地铁绕道的背景。后者主题好,连标点只有8  相似文献   

16.
吴万里 《今传媒》2004,(1):52-52
请看2003年12月31日《××日报》的一则新闻,题为“梅艳芳离世敲响健康警钟(引题),年轻女性也要警惕‘女人病’(主题)”。这个标题确实吸引人。而且联系实际非常紧密及时,就是抓住“昨天凌晨”香港著名女艺人“梅艳芳因患宫颈癌撒手人寰”做文章。作者想写出新意,抓得也很及时,  相似文献   

17.
(一)标题要突出该突出的内容印象中解放日报在为一些重大的政治新闻或政法新闻作题时,都既比较谨慎也比较大胆,并常常能出奇制胜、引人注目。比如为去年11月23日新华社的统发稿“11·24特大海难处理终结”一文作题,就棋高一着。请看下列三报的标题:人民日报:“一一·二四”特大海难事故调查处理终结 (主题) 有关责任人员受到严肃处理 (副题)解放日报: 烟台特大海难处理终结 (引题) 省长部长受到政纪处分 (主题) 一批责任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4人移交司法机关 (副题)文 汇 报:“11·24”特大海难责任人受惩处 (主题) 高峰、于传龙等4名责任…  相似文献   

18.
2006年5月10日,《人民武警报》三版头条刊登了一篇题为(引题)感情交流的纽带,心灵沟通的桥梁(主题)商洛市支队网络视频彰显人性化魅力》的稿子,受到读者好评。许多读者认为,此稿对指导部队运用好信息化手段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信息技术的最大效能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此稿的编辑过程说明:要发挥好部队新闻宣传的最大效益,必须在深入分析新闻表象,挖掘新闻事实的思想性和指导性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蓝鸿文 《军事记者》2003,(11):54-55
1949年2月1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对开4版),一版头条地位刊出一条振奋人心的重大新闻:北平和平解放。新闻的标题是:以和平方法结束战争(引题)北平宣告完全解放(主题)国民党军已全部出城外听候改编(副题)一版除报头外,共6栏。当时的人民日报为竖排,北平和平解放的新闻题文各4栏长,大字标题,在版面上相当引人注目。一版围绕北平和平解放的新闻,还有《和平结束北平战争经过》、《北平介绍》。另外,还刊出两条新闻:《中国农工民主党领袖揭露南京伪政府假和平阴谋》、《中国致公党发表对时局通电》。北平和平解放的新闻,电头用的是“新华社陕北31…  相似文献   

20.
该强调时就强调新闻标题在一定程度上是新闻内容的浓缩,概括与提炼,所以文字上常常越简洁越好。但是有时为强调新闻核心内容的重要,多加几个字,多加几句话也是必要的,目的是求得更好的宣传效应。请看2001年11月20日上海《解放日报》与《新民晚报》同为新华社两篇统发稿(组合新闻)所作标题:解放日报:(1)外经贸部和国台办发言人发表谈话(引题)欢迎以“中国台北”名义入世 (主题)指出两岸经贸关系仍属中国主体与其单独关税区之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