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与人的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一国利益与人类整体利益的关系,使生态、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新时期,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非是与以社会为本相对立的个人本位,以人为本不能陷入人类中心主义,而要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和谐统一.教育以学生为本,正确处理学生与知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教育要回归人的生活世界,关注人的生存境遇,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树立科学发展观 ,是完成新时期高等学校所面临的新任务的需要 ,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教育关注教育现实问题 ,而不是从理论到理论。教育要研究活生生的学生、教师和充满生机的学校。教育科学发展观主要包涵三个内涵 :一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 ,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教育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相互协调的整体。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 ,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 ,可持续发展强调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行改革,包含着对各种思想、理论的吸收和改造,诸如可持续发展理论、终身教育思想、教师专业理论、人本主义思想、现代培训理论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阶段理论;同时也要遵循继续教育改革的原则:(1)既要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又要以教师的发展为基础;(2)要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又要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3)既要保持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又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新的理论,为社会的发展确定了方向.社会是否以及能否按这种新的模式发展,取决于人.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首先要靠人.一是要改变旧的观念,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二是要提高人的素质,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要达此二者,教育是最重要的途径.通过教育,达到重新界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目的.这就需要吸纳古代“天人合一“哲学的合理内核,重扬“天人合一“的内在精神,以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教师可持续发展理论,虽然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却体现了教师教育的本质特征和规律,适应终身教育、教师教育理论和人类发展理论的国际思潮以及我国教师教育的实际.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就教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构成要素以及相关问题作尝试性探讨,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讨论了体育的人文性和体育教育向“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念转变的总体趋势.“以人为本“将会成为新世纪体育教育的主旋律,成为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体育教育必须融入“以人为本“的基本发展理念,这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8.
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行改革,包含着对各种思想、理论的吸收和改造,诸如可持续发展理论、终身教育思想、教师专业理论、人本主义思想、现代培训,里论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阶段理论;同时也要遵循继续教育改革的原则:(1)既要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又要以教师的发展为基础;(2)要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又要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3)既要保持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又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  相似文献   

9.
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可持续发展作为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型发展战略,从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辩证观点看,就是第五个阶段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人类中心主义.它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关注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甚于个体的局部利益和暂时利益的观点,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于教育。教育的社会职能要通过教师来实现。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 ,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活的环节 ,是教育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教育具有开放性、动态性 ,社会发展的快节奏、教育背景的复杂化 ,使知识陈旧和能力退化的速度加快了 ,青年教师不可能从老教师那里获得行之有效的现成经验 ,必须独立应答教育领域接踵而来的新问题。构建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模式 ,成为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正>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活动,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逐渐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人文精神是对人类生存价值的体现,要求将"以人为本"理念放在首位;科学精神是对理性思维的追求,重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要求。二者辩证统一,密不可分,深入了解二者的真正内涵,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与科学要求,有助于我们分析二者的辩证关系。一、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的内涵和要求1.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的内涵人文精神的内涵是对现存社会、生存环境、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教师可持续发展,是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在人类经济、社会和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立足于自身的持久建设与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举措与目标.  相似文献   

13.
教育“以人为本”是指教育的核心本质是为人的本性发展服务的,教育的一切都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以人为对象、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以人为标志的。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教育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它不仅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身心等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也包括教师的教育能力的可持续发展,还有与教育直接有关的教育管理.教育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教育资源、社会环境等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类进入新世纪。国际上基础教育新理念的不断出现,如创新教育、个性化教育、回归教育等成了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作为新课改的实验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体会到要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就要在课程设计与课堂教法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教育基本上是一种价值观念的教育.社会成员是否能尽快转变观念,关键的因素在教师.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师首先应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在教学内容上要渗透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要坚持主体性、参与性、批判性、实践性、合作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16.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全球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性课题,环境教育是实践这一课题的重要手段.国家教委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计划中明确提出要重视环境教育,学校环境教育为培养学生的环保思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笔者曾对江苏省几个城市的教师和本校的学生进行了该方面的问卷调查,了解到学校教学中环境教育的实施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与学生的交流,对于现阶段我国中学环境教育形成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灾害虽无法消灭,但可预防,灾害的预防需要人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道德是预防灾害系统工程中的重要因素,对灾害的预防要遵循三个原则,(1)天人和谐原则:人类要尊重自然,与自然界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克服功利主义,反对过度开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2)整体利益原则:防灾是一项系统性、公益性的社会安全保障工作,要树立全局观念,服务社会,维护大众的整体利益.(3)公众知情原则:公开灾害信息要实事求是并做到及时、统一和权威.防灾预警信息须建立在科学基础上,防止不准确的信息加剧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与教育同时提出"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理论命题,更是紧迫的全球性与全民性的实践问题。"教育是推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处理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而"可持续发展"既是教育的内容、价值追求和评价标准,也是教育自身定位和发展的内在诉求。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可持续发展教育"应与教师教育结合,而教师培训引入"可持续发展教育",更要体现价值导向、综合融入、方法引领、参与合作、转化创新等特殊的专业功能。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发展观.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改善教育教学方法、抓学风与校风建设等,实现学校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河流生命概念的提出和论证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它适应了21世纪人类从"征服"自然转向协调自然的客观需要,也反映了我国河流管理决策者在思想理论上从重视眼前利益到重视长远利益、从单独强调人类利益到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地球整体利益的转变.它试图解决人类生存的合理性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式问题,并促使我们进一步建立河流生命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