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梅娘的小说表现出显著的女性意识,这种意识突出表现为对知识女性命运的关怀,以及对男性中心主义的批判.通过对女儿们、妻子们悲剧命运的展示表达了作家对深受男权制文化压抑的女性的深切同情;作家肯定女性本能的欲望,勇于展示女性的身体之美,其笔下的女性形象往往敢于对那些伤害了自己的男性实施报复,相反的是,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则显得可怜可恶,这都表现出作者对男性中心主义的批判姿态.  相似文献   

2.
陈洁 《职大学报》2016,(4):28-32
施玮是一个充满灵性的作家,她的小说创作深受《圣经》的影响。在书写女性时,施玮把故事中的女性与《圣经》中的女性相对照,在小说中或明或暗地穿插《圣经》女性人物的典型事迹,并以她们的宗教境遇来构建女性角色的命运轨迹。施玮小说中的这类书写主要表现为女性角色遭遇夏娃式的诱惑,回归利百加式的纯洁及追寻玛丽亚式的圣德。施玮力图透过《圣经》女性的神性命运来展示现实女性生命个体的生存。  相似文献   

3.
"家"是中国女性小说中贯穿的题材领域之一。现代女性小说对"家"的叙写主要表现在揭露旧式家庭中女性黑暗的生存图景,当代新时期的女性小说则侧重展示现代职业女性家庭和事业难以兼顾的生存困境。因此对女性来说,家庭生活具有超过男性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伊莱恩·肖沃尔特在《她们自己的文学:从勃朗特到莱辛的英国女性小说家》一书中详细地介绍了女性写作的发展过程。其中《颠覆女性小说:奇情小说和女性抗议》一文以一种全新的角度拉开了女性奇情小说的帷幕,不是戴上有色眼镜,站在男权的角度上去审视女性奇情小说,而是让人们真正了解女性奇情小说的独特魅力,并为其正名。  相似文献   

5.
铁凝的女性小说大体上可分两类 :一类是对女性生命意义的诗意赞美;另一类是对女性现实艰难的生存状态的艺术揭示 ,作者正是从这两个侧面探索女性的真正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6.
《小镇畸人》是美国著名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的代表作。小说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女性形象。《〈小镇畸人〉中的女性形象解读》这篇论文总结了书中出现的众多女性形象,对她们的不同特征加以分析,通过分析也揭示出作家对于女性生存的关心以及他独特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7.
美国知名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其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中深刻地探讨了黑人女性在美国生存面临的进退两难的困境:一方面,黑人女性渴望翻越种族歧视的藩篱获得白人文化的尊重;另一方面,她们渴求摆脱性别歧视获得社会的认可。本文通过对《最蓝的眼睛》这部小说中的四位黑人女性的分析,展示她们进退维谷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梅娘的水族系列小说作为分析对象,从叙事者的位置、叙述者的感知程度、叙述权威和叙述视点四个角度着手,对《蚌》《鱼》《蟹》的叙事话语与性别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认为梅娘的这三个小说的叙事话语有比较明显的女性倾向。  相似文献   

9.
《玫瑰门》是铁凝书写女性意识的代表作品。作者结合时代背景,以女性的视角,全面深入的呈现了那个时代女性生存的百态图。笔者以小说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和文本分析的方法,分析小说中祖系(司猗纹)—母系(姑爸)—孙系(苏眉)三代女性形象,对铁凝笔下别样的女性形象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的《金锁记》和萧丽红的《桂花巷》都是以女作家特有的细腻与敏感,以封建大家族为背景,关注时代沉落中女性的生存状态、探讨女性的悲剧命运以及建构作家自身的女性主义价值理念,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意从“不同场景中女性面临的生存困境”、“现实境遇下女性表现的生存抗争”两方面来探究女性的生存意识。  相似文献   

11.
人在边缘--论严歌苓旅外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微 《职大学报》2005,(3):40-44
旅美女作家严歌苓素有"多产多奖"作家之称.她所提供的一系列关于移民 /旅居生活的小说,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异域生活的真实画卷.本文试以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为核心,分析严歌苓域外小说中的边缘书写及其所表现的移民者的边缘处境.并试图透过人物形象描写的表层透视作者内心对人性内涵的关注及其华文写作的深层意义既是对自己的边缘身份进行某种确认,也是作者反抗中心与主流、证明自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2.
贾翔 《职大学报》2013,(4):16-18
方方对她作品中的父亲形象和两性关系中的男性形象的虚伪和丑陋进行揭露后,又对男性形象进行了重新塑造。她的作品在展现女性主义的同时,毫不掩饰地揭露了现实社会中男性的虚伪、怯懦,用"第三性"的视角来审视男性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境遇和情感表现,对传统的男权世界给予了颠覆和解构。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优秀少年女篮集训队员形态、机能和素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全国优秀少年女篮集训队 3 5名运动员进行了身体形态、无氧代谢能力和身体素质的测试 ,结果表明与世界先进水平比较 ,她们在体重和高大锋线队员的人数上都存在差距 ;指距 /身高指数和体脂百分比等指标不甚理想 ;3 0s无氧功测试反映的无氧代谢能力较好 ;大部分身体素质都没有达标。提示应注意高大锋线队员的选拔培养 ,根据篮球运动的供能特点 ,调整饮食营养结构和训练手段保持合理的体脂百分比和进一步提高代谢能力 ,在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间 ,加大各项素质的训练力度 ,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4.
"私小说"在其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中,受到越来越多女性作家的关注,在写作主体已被女性可以把握的现代文学中,她们把写作视野与女性命运的发生、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用非常私人化的写作表达对世界的体认,其中不乏对女性解放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由于明确和特殊的性别差异定位,女性商品广告文案在写作过程中必须考虑女性特有的心理需求,并在其语言组织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本文主要通过对时下知名女性商品广告的集中研究,从中探求女性商品广告在文案创作中较常运用的有针对性的语用策略,并从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其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盖尔·卢宾的《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经济学”初探》是一篇颇具影响力的女性主义理论文献。然而,它的理论创构方式却不具有健全的综合意义,而是片面地走上了形式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道路,依托于结构主义的方法论以求达成解构的目的。它的思想路线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在很大程度上,它对待前人理论遗产的态度往往是断章取义、主观发挥的。它过分地强调“性/社会性别制度”的自足性和优先性,将它视为导致女性压迫的根源。因此,它所提出的女性解放方案也就仅仅是从这个制度上来着眼的,而不是从整个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方面来考虑的。总之,从宏观的理论设计到具体的理论阐释,盖尔·卢宾都存在着严重的脱根失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莎士比亚在其戏剧《奥赛罗》中刻画了一位深受父权思想影响,但却一直努力抗争着的女性———苔丝狄梦娜。女主人公单纯善良,却最终成为父权社会的牺牲品。剧作艺术性地揭示了女性在当时的生存状态,也反映了剧作家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8.
在《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汀描述了大量的有关乡村中的婚姻,通过这些描述,可以看出她对婚姻的态度与当时整个社会的婚姻道德观是截然不同的。简.奥斯汀认为婚姻应该建立在真爱和信任上,并且只有通过对同伴彻底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得到这样的真爱;表面上肤浅的感情是毫无意义的。通过小说中描述的四对婚姻(夏绿蒂与柯林斯、丽迪雅与韦翰、简与彬格莱、伊丽莎白与达西),表明了作者与当时世俗所对立的婚姻道德观。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广大妇女在参政议政、男女同工同酬等方面充分享受了宪法赋予的权利,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明显优于同时代的日本妇女.在体育生活方面,两国妇女参与体育的比例均不如男子,且日本妇女的体育参与率高于中国.鼓励和支持广大妇女参与体育活动,对她们的身心健康和子女教育具有积极意义,也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在我国体育改革与发展中,应重视妇女体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霍米·巴巴和托尼·莫里森在当代美国文坛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巴巴作为后殖民主义话语“神圣三位一体”的重要成员,以其混杂性理论和世界主义理想独树一帜,为全世界的“少数族”公民寻求叙述权;而莫里森,一个在美国社会夹缝中顽强生存的黑人女性,可谓是“少数族”的重要代表。她那富有诗意的文字书写出了异质文化之间交流与融合的美好愿望,而这恰恰与巴巴的后殖民主义理论核心相呼应。以莫里森的第四部长篇小说《柏油孩子》为蓝本,试求解读这两位文学大师的共同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