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幸福的铃声     
①第一次强烈地想和老爸通电话,是在十年前, 他生日的那天。②那时候,我还在南方读书,缴了学费,家里已无力支付我的生活费。日常开支基本上依赖学校的特困生补助和一些微薄的奖学金。我穿的衣服,是姐姐们的衣服改制而成的,鞋子是母亲在灯下一针针衲好的,盖的被子是父亲借了亲戚家的棉花,花了一天一夜亲手弹制的……  相似文献   

2.
父亲一生质朴无华,默默无闻。父亲留给我影响最深的是他说过的三句话,记忆中,是那么的朴实,又是那么的炙热! 还记得上小学那会儿,因家境拮据,我所穿的衣服常常是哥、姐穿过的“接力服”,由于姊妹多,待那些衣服轮到我穿时,往往不是破烂不足以蔽体,就是里长外短、参差不齐。因为这,我在小伙伴面前老是抬不起头,我总是变着法儿转移大家对我衣服的注意力。然而,一次恶作剧还是使我在大家面前大为丢脸,班上一调皮鬼趁我不备时,将手指头伸进我裤子的破洞里使劲一拉,我冻得发青的光屁股便暴露无遗。只记得,那稚嫩的自尊在刹那间土崩瓦解,一阵嚎啕大哭后,我发誓再也不去学校。那天晚上,父亲的旱烟味弥漫着整个房间,他抚摸着我的头叹息地说“孩子,不怕衣服破,就怕肚里没有货”。在父亲的一再劝导下,第二天,穿上母亲重新缝好的裤子,我昂然步入了学校。这是父亲留给我难忘的第一句话,直到现在,我常常用这句  相似文献   

3.
寄宿的中学生给家人打电话,现在是常事了。十年前可别想这样的美事。那时电话还没有普及,不要说中学生,就是大学生给家人打电话,也是一件“奢侈”的事。《幸福铃声》就写了这么一件大学生在农村的老爸不敢享受这种“奢侈”的事。“我”家太穷,“交了学费,家里已无力支付我的生活费,日常开支基本上依赖学校的特困生补助和一些微薄的奖学金。我穿的衣服,是姐姐们的衣服改制而成的,盖的被子,棉花是父亲借了亲戚家的,一天一夜时间亲手弹的……”正因为如此,“大学四年我没有回过一次家”,只能经常给父亲写信,以此来表达对父亲和家人的思念。然而…  相似文献   

4.
男子的美     
一位二十多岁年轻人的母亲说:"我总嫌我的孩子不注意外表,衣服穿一会儿就弄得很脏.他大学毕业那天我和他父亲一起出席了他们的典礼,惊异地看到我们的孩子站在毕业生行列的最前排,荣获了研究生奖学金.  相似文献   

5.
父亲的外衣     
父亲是一家工厂的普通职工,平时穿梭于家和工厂之间,一件普通的工作服便能应对各种场合。衣柜里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于是,家长会成了我最难堪的时刻。父亲常常来不及换衣服,穿着一件油渍斑斑的工作服就来了。有同学笑话我,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但是,这感觉从来没有跟父亲说过。有一次,我被评为优秀学生,学校要家长来现场参加颁奖大会。我马上打电话给父亲,父亲爽快地答应了。电话一搁,我猛地想起了父亲的外衣,要是父亲穿了不得体的衣服来,那我不是很没有面子吗?怎么就没想到提醒他一下呢?那半天太难熬了,我后悔、担心、焦急。父亲来了!穿了…  相似文献   

6.
父爱无边     
我的家庭是很普通的农村家庭,经济并不宽裕,家里的主要收入就靠父母开的一家路边小店,还有就是父亲在小店里帮人修摩托车。我和弟弟读书每年开支不小,给父母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我的父亲已经四十九岁了,他是一个非常勤俭、朴实的人。我每次回家母亲就会对我说你爸这几天修车总是修到很晚,有时凌晨一两点钟都还在修。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很少上街,也没有给自己买过新衣服,只记得有一次天气凉了,母亲就去买了一件皮衣给父亲。这是父亲最好、最贵的衣服。而在最近几年里,父亲根本就没有什么好衣服穿,基本上是穿我伯伯和他以前的一些老伙伴(父亲以前…  相似文献   

7.
该穿什么     
皮格!快来帮帮忙!你说我该穿哪件外套去赴宴呢?这件还是那件?你说裤子的颜色和衣服还配吧?带哪一把剑好些呢?你说用不用带上我的战斧啊?或是穿上铠甲,会不会太正式了?还有带哪副护腕好啊?时间不多了!怎么办啊?我实在不知道我是该继续看下去呢,还是告诉他宴会是在明晚。该穿什么  相似文献   

8.
春雨     
半夜,我被一阵雷声惊醒。我坐起来,发现父亲还在堆满书的写字台旁,全神贯注地在翻译和他所研究的课题有关的资料。我觉得这狭窄的屋里闷极了,于是穿上衣服,对聚精会神的父亲说了一声,就独自一  相似文献   

9.
锲而不舍 1956年,袁聚祥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市一个普通工人的家庭,在六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父亲是煤矿工人,本为干部,在"文革"期间受到迫害.母亲是普通农民,在贫瘠的土地上收获着微薄的希望."父母把我们六个孩子拉扯大,真是太不容易了.比起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如今的孩子们简直是生活在天堂!" 回首过去,袁聚祥无限感慨:"父亲除了去煤矿上班,还要加班去地里干活,母亲也忙里忙外,十分辛苦.吃不饱、穿不暖,这在当时太正常不过了.即使轮到哪个孩子过生日,小寿星的伙食也没啥改善.穿的也很困难,一件衣服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给老三……一件衣服要穿很多年.作为老二,又是男孩,我穿新衣服的感觉是去大学报到时才平生第一次体会到."  相似文献   

10.
父亲的背影     
长这么大从没给父母送过礼物。国庆回家我给父亲送了一件橙色的T恤,是学校搞活动时发给我的。那件衣服大得可以装下两个我,长得可以当裙子穿。  相似文献   

11.
父亲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 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 ……"每当听到这首歌时,我的眼前就 会浮现出父亲那被烈日晒得干黑的、满 是皱纹的脸…… 父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也就继承 了农民勤俭的性格。衣服总是洗了又 洗,过年时都不买件新衣服,只是把旧 衣服洗洗就穿上了。妈妈要给父亲买 时,他总是说:"庄稼人穿那么好干嘛? 弄脏了怪可惜的。"父亲从不乱花一分  相似文献   

12.
读大一时,与我同寝室的五位同学,每人都有一套名牌西服,唯独我没有。穿着粗布衣服在同学们眼前晃来晃去,总觉得自己掉价。但我来自农村,能读书已经是一种奢侈,当然也就别想去穿什么名牌西服了。但我实在禁不起名牌西服的诱惑,一个星期天,我特意回了一趟家,同父母要钱买名牌西服。父亲听后低头叹气,母亲则哽咽着说:“孩子,咱家里穷,爹娘对不起你,让你在外面受苦了,等有了钱,再给你买,好吗?”我带着一腔怨气离开了家,回到了学校。过了一段时间,父亲来学校找我,他把我叫到一个无人处,说:“孩子,穿上名牌衣服,看上去好像有了身价,但脱了之后呢?…  相似文献   

13.
铃声     
第一次强烈地想和老爸通电话,是在十年前,他生日的那天。那时候,我还在南方读书,交了学费,家里已无力支付我的生活费,日常开支基本上依赖学校的特困生补助和一些微薄的奖学金。我  相似文献   

14.
半瓶纯净水     
去北京参加一个会议,坐飞机时与一对父子邻座,儿子穿得儒雅体面,而父亲则是农民打扮. 听父子俩的谈话,了解到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而父亲住在东北的农村,这是老人第一次坐飞机.所以,他看什么都新鲜,问儿子这个,又问儿子那个,吸引了周围的很多目光,儿子有些尴尬,就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 不一会儿,空中小姐推着车过来为大家发放纯净水.我坐在外面,就接过来三瓶,留下一瓶,然后把另两瓶递给他们.儿子接过水,放在小桌子上,接着闭目养神,父亲接过水,却满脸疑惑.我拧开瓶盖,喝了一口水,一侧脸,发现老人手里还拿着那瓶水,不知所措地看着我.我告诉他:"大爷,免费的,喝吧."  相似文献   

15.
背景     
那天早上,我快7点才起床,上衣成不到;袜子也找不到,最后总算穿好了。父亲端来几个包子让我吃了再走。我推说快迟到了,不吃了,说完同学校跑去。在学校里,因没记早餐,无精采采,肚子咕咕叫,自然没心思听老师讲课。一下课,我走出去,就见父亲背对着我,站在走廊上,衣服穿得很少,一件衬衣和一件薄毛衣。因穿得少又站得久,冷得手来回搓着,脚不停地跺着地板。望着父亲的背影,我不禁泪下。我忙擦干眼泪,怕父亲零见,也怕同学留见。我路过亲,叫了父亲。父亲转身,见7我,笑了笑:“川,不暇早饭尾不行的,再说这么冷的天··,…怎…  相似文献   

16.
童年     
1849年我十四岁的时候,我们家还在密西西比河畔的汉尼堡,住在我父亲五年前刚盖的木房子里。家里有几个人住新屋,剩下的还住在后面连着的老房子里。那年秋天,我姐姐主办了一次晚会,邀请村里所有到结婚年龄的男女青年参加。我还太小,不够参加这种社交活动的年龄。再说我也过于腼腆,跟年轻姑娘们合不到一块。总之,他们没有邀请我——至少没让我整个晚上都参加。我得以进场的全部时间只有十分钟,在一出小神话剧里扮演一只熊。演出时我得穿上一件熊皮似的毛茸茸的棕色紧身衣服。大约十点钟时,有人叫我回自己的屋里去穿上那件熊皮衣服。我走了几步…  相似文献   

17.
《科学启蒙》2010,(7):38-39
大博士,我妈妈给我买了一件纯棉的衣服,本来试穿的时候还比较宽松,可等洗过一次再穿的时候,就发现衣服小了不少,妈妈说是缩水的缘故。那纯棉的衣服为什么会缩水呢?  相似文献   

18.
一天,孩子们在草地上玩。青青突然跑到老师面前说:“老师,我刚才看见旦旦摘小树叶了。”老师说:“那你是不是告诉了他那样做不对?”青青说:“我告诉他,如果再摘小树叶,就把他的衣服脱下来给小树穿。”把衣服给小树穿$湖南省农业大学@周娜!老师  相似文献   

19.
感动     
从小学6年级以来,我一直很讨厌我的父亲,也许是思想“成熟”了,嫌弃自己的父亲了。我怨他长得那么矮,还把这一基因遗传到了我的身上;我怨他穿的衣服破破烂烂,没有一件像样的;我怨他不给我零用钱,身边的同学总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而我只能眼巴巴地羡慕;我怨他给我的  相似文献   

20.
小时候,在一个小村庄里。家里穷,只有一台小小的收音机,我常拿它来听广播剧,听小喇叭广播,还听"星星火炬"。偶尔有一次,"星星火炬"里出了个题目,大概是怎么样才能让冰棍融化得慢一点。那时我还不太会写字,在父亲的帮助下,歪歪扭扭地连拼音带汉字写了几种方法,装在信封里寄了出去。半个月后,我等到了穿绿色衣服的邮递员,他给了我一封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