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济困难大学生个性因素中的人格特质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二者的相互关系。方法:该文以SCL-90量表和艾森克现实性—幻想性测验为工具,对滇南边疆民族地区两高校的984名大学生进行团体测查。结果:边疆地区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存在地区差异和性别差异,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显著,但经济因素的效用是有限的;特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乡镇学生和城市学生;人格特征倾向于"现实性—幻想性"特质的中间态和幻想性。结论:在一定经济额度内,边疆地区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其经济状况呈正相关,经济条件是其心理保健的必要条件;他们的心理健康及其人格有相关关系,二者可能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大学生由于心理障碍而触发一系列犯罪行为的现象时有发生,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结合工作经验,对边疆地区煤矿相关专业高职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访谈之后,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情况不错,但依然存在大学生普遍的心理问题以及由于自身状况而导致的一些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3.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地处边疆地区的云南省某职业学校的26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边疆地区职校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结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不仅能为今后边疆地区职校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而且对改善边疆地区职校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某院2007级、2008级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症状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非贫困大学生,而且这种差异显然是非常明显的;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突出,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和抑郁情绪等方面;各学校之问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尽管有所不同,但本文仍简单论证了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应当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认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非贫困大学生,其心理问题也较复杂,他们已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承担着沉重的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因而,研究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完善的人格,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运用症状自评表(Scl-90)对400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54份。从性别、年级、独生子女与否以及是否师范生等方面做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表明症状自评量表在师范与非师范方面强迫、人际关系、抑郁三个因子有差异,在不同年级上有显著差异外,其它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边疆地区职校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关系,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地处边疆地区的云南省某职业学校26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边疆地区职校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良好的,但学习焦虑、自责倾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相对于孤独倾向、恐怖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比较严重。在0.05水平(双侧)上,学习焦虑与主观支持分和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正相关,过敏倾向与对支持的利用度呈显著正相关,孤独倾向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负相关,身体症状与主观支持分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以自编问卷为工具,对河南省10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展开调查,针对当代大学生在学业与就业、人际交往、身心状况、生活角色、家庭等方面遇到的与心理问题有关的5个因子进行归类分析,明确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呈现的特点,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提供了依据,对于维护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提高心理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和收费制度的全面实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高校迫在眉睫的任务之一。经济的贫困、化的失范和社会、学校、家庭环境都会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因而,要坚持心理扶贫与物质帮助相结合的方针,建立起政府、高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资助体系,以帮助贫困大学生从物质上、精神上彻底摆脱贫困,促进他们的顺利成长。  相似文献   

10.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17名贫困大学生及123名非贫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SCL-90中,各项因子分均存在显著差异,且贫困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国内青年组常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在躯体、强迫、抑郁、偏执、精神病性几项因子上存在系别差异。结论:经济贫困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强迫症状、情绪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在贫困大学生中较为普遍,但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人数较少。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河南科技学院76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表明,自杀态度和心理健康、人格特征具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在预防学生自杀和对学生进行自杀态度教育时,应当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重点对倔强、适应性差、情绪不稳定、易焦虑、紧张、内向及表现出抑郁、偏执、精神病性特征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者进行自杀态度教育,并采取措施重点关注这类学生,成功预防这类学生自杀。  相似文献   

12.
浅谈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校贫困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 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应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我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新世纪我国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存在亟待解决的八个问题:重视的程度不足,给予的关注和研究太少;文化客位影响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的研究;研究者偏重于定量的研究,片面追求数据的获得;研究中缺乏系统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学实践地结合;缺乏对概念的阐释和规范;研究中误将“普通大学生”作为“贫困大学生”的对照词;忽视了对贫困大学生积极的心理特征的分析和研究;缺乏对研究结论的评价和检测。展望未来,对该问题的研究:不仅要关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本身,更要关注问题的解决;既要关注到贫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害,又要关注到它对大学生意志的磨练、自立自强个性的养成、责任感的树立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简称UPI)对06级3273名新生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第一类学生占4.65%,第二类学生占20.04%,第三类学生占75.31%.新生主要的心理问题有情绪问题、性格问题、人际关系障碍和强迫症状.女生平均分显著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15.
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包括抑郁、焦虑、自卑、偏执、懒惰、依赖等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个人因素等。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进而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对于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考察了429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SCL-90十个因子中阳性检出率较高的主要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和焦虑;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在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敌对、恐怖和“其他”四个雏度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大一学生,在其他雏度上差异不显著;人格特征中的神经质和精神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验法对健身健美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健身健美运动能够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发现,受试者躯体化、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与实验前相比差异非常显著,强迫、敌对、抑郁等不良情绪显著缓解,各症状阳性率显著降低,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探索影响高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SCL-90和EPQ—A对256名高职生进行心理测试并进行个别访谈。结果:高职生心理健康检出率为27.13%,高于国内大学生的平均心理障碍率;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征有密切关系;人格特质对心理健康总分有显著的回归效应,神经质对心理健康水平的预测作用最大。建议: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注重情绪稳定性的培养、外向人格的塑造,以及同理心和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其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大学学习与生活中面临的心理困扰与普通大学生有相似也有不同之处。本章总结了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所面临的心理困扰及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并探讨了如何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20.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手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学校应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伦理目标,注重心理健康档案评价和管理的正当性;关注学生主体的应然诉求,保护学生的尊严;促进心理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增强责任意识。同时,要构建系统的管理机制,注重管理制度化,体现伦理关怀,彰显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