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人教版高一化学教材30面所提供的阅读材料侯氏制碱法,就其内容对教师来说,语焉不详,仅可略窥。教师化学教学用书对侯氏制碱法更是只字未提。我认为,由于多年来中学对化学史实的教育多有忽略,就连北师大等校新版的无机化学对侯氏制碱法也仅在阅读材料中只有只言片语的评价,致使近些年来青年化学教师化学史实知  相似文献   

2.
侯氏制碱法中的绿色化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依据索尔维制碱法和侯氏制碱法的化学反应,计算了两种制碱方法的原子利用率和E因子,从绿色化学原则和原子经济性的角度讨论了侯氏制碱法的绿色化学思想,证明了侯氏制碱法是原子利用率为百分之百、没有副产物、实现了零排放的理想原子经济反应。  相似文献   

3.
李艳 《化学教与学》2012,(9):83+82-83,82
借用"酸碱盐溶解性表"系统的复习化合价、离子符号,化学式的读和写。利用"酸碱盐溶解性表"清楚的展示酸碱盐的组成和盐的分类。结合"酸碱盐溶解性表"巧记物质的溶解性和准确判断复分解反应的发生。妙用"三表合一",并完善多功能备注,形成"化学术语小字典"。  相似文献   

4.
中国语境下的"政府雇员",是指在公务员体制以外,通过聘用合同受雇于国家机关,从事辅助性、临时性事务,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社会保险的工作人员。理论上,"非公务员身份""非权力性""辅助性""临时性""弹性化"和"低薪制"是其制度的基本特征。为推进我国人事制度法制化进程,须借鉴域外行政主导和立法的经验,立足本国国情,就监督管理、权利义务、聘任合同、法律责任、法律冲突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依据索尔维制碱法和侯德榜制碱法的基本原理,深入分析它们的区别和优缺点,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装置流程,进一步优化实验方案,最后根据优化的条件,以废旧器具如一次性注射器、青霉素药瓶等,精心设计相关微型实验,通过该实验的微型化设计,完成相关化工模拟的实验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6.
一、结合化学史,打破化学探究神秘感 化学的历史,实际上是化学机遇和化学智慧的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了解一些化学史,如外国宫廷的佣人们纯属偶然地发明了肥皂,我国化学专家侯德榜刻苦攻关,发明了举世闻名的侯氏制碱法等等,用这些事迹不断激励学生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探究心,不断打破学生的探究神秘感。  相似文献   

7.
"常见的碱"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化学教材第十单元的内容,文章结合课堂实录点评课例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8.
李红 《考试周刊》2011,(21):169-170
随着化学物质对环境污染的加剧和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心,具有全新理念的"绿色化学"便应运而生。绿色化学教育已成为21世纪化学学习与教学的新挑战,如何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教育,是研究绿色化学在化学教学方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探索知识,主动学习的动力.在高三化学教学中,教师对知识点一遍一遍的梳理,对题型方法一类一类的总结,学生在大运动量的训练之下,学习兴趣在逐渐消退,教学效率低下.如何在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激发、巩固、发展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是每位化学教师在高三复习教学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笔者在多年的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对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做了一些尝试,下面谈几点做法.1.以教学设计为抓手,激发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10.
苏丹 《高中生》2013,(16):45
举世瞩目的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前去参观。而在1926年的美国费城世博会上,由年轻的中国化学家研制的"红三角"牌纯碱曾荣获世博会金质奖章,被誉为"中国工业进步的象征"。这位化学家就是中国制碱工业之父──侯德榜。  相似文献   

11.
工学结合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目前高职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有效运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本文从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教学实践出发,探讨了如何在专业教学中构建"工作室制"的教学形式,同时对这种工学结合教学形式的作用和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最大的特征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共同体,使得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为我们真正实现和谐有序、幸福安定的共同体生活提供了基本共识和价值导向。从共同体的视角去把握和认识中国梦,才能正确理解中国梦对中国发展的全局性作用。处理好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建立生态共同体,具有全球共同体的视野,对如何实现中国梦和实现什么样的中国梦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阶段,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成绩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就如何提高化学演示实验中"空闲"时间的利用率,尝试从化学学科的特点以及新课改对课堂教学的要求等方面,从化学仪器的使用、化学实验的操作、化学现象的分析等角度进行了实践与探索,为化学演示实验中"空闲"时间的利用提出可供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从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入手,结合"泛在学习"以及现有计算机网络的相关技术和发展趋势,阐述了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概念;然后,对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概念进行剖析得出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组成要素并对各自的内涵进行了分析;最后,重点结合绩效技术对如何提高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绩效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以侯氏制碱法创设教学情境,从侯氏制碱法的生产原理出发,由饱和食盐水引入氯化钠的教学、由纯碱的制备引入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教学、由二氧化碳的来源与生产引入碳酸钙的教学,让学生知道了几种常见盐的重要用途与性质,不同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及碳酸盐的检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了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的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实施,高等学校学生的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如何搞好新体制下的高等教育工作,怎样培养好新一代的接班人,是高教工作者目前思考最多的问题。"双导制"教学的提出就是探讨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张荣 《现代教育科学》2010,(3):82-82,84
本文结合化学实验的特点,从建立绿色化学思想、注重反应的绿色化、推广微型化实验和加强"三废"处理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绿色化理念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发挥情感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论述了在新课程背景下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和心得。  相似文献   

20.
贺毓 《高中数理化》2014,(20):55-55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归类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很容易将易混淆的化学知识牢固地留在记忆深处,而且有利于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1"词似"知识对比归类无论是无机化学还是有机化学,"词似"的化学知识有很多.教学实践表明:将这些"词"相似的化学知识归纳起来,通过对比的方式而找出异同点的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