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个已经成为热点的话题——禁毁小说,因其曾经或者依然被禁,就如同深帷重帘掩覆下的秘物一般,引动着人们一知究竟的愿望。流俗之辈猎奇探艳的低级趣味固然不足挂齿,而作为一种谜一样的文化现象,更吸引着不仅是专家的无数读者的注意。 一书被禁,原因尽管复杂,但归根结蒂,总是因它有背于一定的代,尤其是统治者的伦理道德准则,从而也不利于当时的社会安定。比如封建道德本身就是维护业已腐朽了的封建统治的,《水浒传》就被戴上个“诲盗”的帽子而被禁,这能说合理吗。但反过来是否又可以说,既然封建社会不合理,那么当时一切小说被禁毁都是“冤狱”,现在都应平反昭雪,予以开放呢?这个逆定理却也不能成立。道德固然有时代性,但也  相似文献   

2.
最近,福建人民出版社推出了吴景平撰写的《宋子文评传》一书。这部40余万字的专著,填补了中华民国史人物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空白。该书的选题颇具学术识力。中年以上的读者都知道,作为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代表之一的宋子文,曾是旧中国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他长  相似文献   

3.
从古至今,人类探索自身的脚步从未停顿过,尽管我们曾经无限接近于解开“人是什么”的司芬克斯之谜。现在我请你们丢开我,去发现自身;而只有当你们大家都否定了我的时候,我才愿意来到  相似文献   

4.
2009年9月26日,由国家文物局、科技部、文化部、财务部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北京市文物局协办、首都博物馆承办的“早期中国一中华文明起源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展。展览共展出来自全国十四个省市、二十三家文博单位的精品文物212组件。并辅以大量的辅助展品如图片、  相似文献   

5.
信仰问题近年来日益引起社会关注,但人们普遍有雾里看花之感,河北人民出版社最近推出的刘建军的《追问信仰》,是一部难得的佳作。该书为我们揭开了信仰的神秘面纱,对信仰的诸多问题也提出了独到见解。作者探讨了“何谓信仰”的问题。考察了信仰与信念、迷信、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6.
现代的人类学家和艺术学家们,在谈论人类文化和艺术现象时,少有不追溯到遥远的史前艺术的。这种“遥远”,不仅指年代的久远,而且是指文明的陌生。现代的印第安人、布须曼人和波利尼西亚入带给今天的研究者们的,是与考古发现一样的远古时代的回声,它使人们陷入深深的困惑和好奇,不由自主地要去探讨史前艺术和文化的奥秘。但由于种种原因——过去是因资料的贫乏,现代则是因方法的陈旧——这一奥秘始终笼罩在迷雾之中。易中天先生的近著《艺术人类学》,在当今国内外众多的同类著作中独树一帜。其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在于,作者首次表明,史前艺术的奥秘并不只是包藏在那早已不留痕迹地消失了的史前人类的一闪念中,也不只是封闭在那重见天日而沉默不语的石斧、陶罐和洞穴壁画中,而且还沉睡在我们自己心里,它就是我们自己的奥秘、一般“艺术”的奥秘,即“人”的奥秘。对史前艺术的陌生感,无非是对我们自己的潜伏着的、已被遗忘了的本质力量的陌生感而已。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是苏秉传教授在其生命的最后时段撰写的一部考古学著作。苏秉培教授是中国考古学重要奠基者之一,是中国大学考古学教育的主要创始人和新中国考古学的最重要指导者。他为中国考古事业的奠基及其壮大、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把中国考古学推进到了一个新时代。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他晚年为使中国考志学扎根于公众之中而提出了一系列发人深思的认识,带头做了很多工作。《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的写作,是他使中国考古学扎根于广大公众之中而作出的一次最重要的努力。由三联书店出版的《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除《开头的…  相似文献   

8.
中华文明的全景式整合──评《中国文史百科》夏雨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并积累了辉煌灿烂的文明遗产。面对着这浩如烟海的文明遗产,每一个炎黄子孙在为之自豪的同时。又总不免要生出几许“吾生也有涯”的感叹。也因此,中华文明遗产丰富多样的“无涯”性与...  相似文献   

9.
10.
揭开英特尔的成功这谜──《我看英特尔》读后叶桂英三联书店1995年10月出版的虞有澄著《我看英特尔──华裔副总裁的现身说法》,是一本给人以多方面启迪的好书,很值得我国从事研究开发和经营管理的人员阅读。书的开始有全国人大常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  相似文献   

11.
数学素称科学之王,它不仅是自然科学各学科的运算手段和理论基础,而且还是各门科学所面对的对象世界的普遍抽象形式。在这个意义上如果不深究的话,人们都不会怀疑“数学乃是最具普适性的科学”这一命题。然而在文化史研究中我们又经常为一些谜团而困惑:为什么中西文化中数学乃至自然科学的地位和命运差异悬殊?为什么中国古代数学成就显著而到了宋元以后走向衰落?为什么欧洲的许多著名哲学家  相似文献   

12.
新闻研究不能新闻化,只求今天的轰动。研究也要分工合作,也要生态平衡。它更多要靠深入细致的微观研究来推进。内部研究就是文本研究,外部研究就是生态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一百个世界第一──读《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叶桂英21世纪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的中译本《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中国科学技术史精华》,是美国记者罗伯*特·坦普尔根据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李*约瑟博士的巨著《中国科学技...  相似文献   

14.
揭开历史面纱展示人性激情──读《音乐的故事》凌晨光在一些人眼里,历史可能是冷冰冰的编年数字和朝代更替,是已逝去事件的文字再现,而在另一些人眼里,历史则可以是活生生的人间故事,是人类灵魂的聚居地。因此历史也就会有多种写法,它既可以是沉静客观、条理清晰的...  相似文献   

15.
1984年11月,《文汇报》副刊——《学林》辟了一个《中国文化之谜》专栏,向全社会征稿。征稿两年,出版三年。经过几年努力,这部120万字巨著终于问世了。初以为,既以“谜”、“疑案”之类措词命名,猎奇、传奇之类的“色彩”恐怕难免。殊不知,择读数页,竞令人刮目相看:其彩色精装封面上“重视中华文化之丰采”的题词,出言非虚。此书最大的特色是凝聚了集体的智慧。它不像通常的“专著”,以单个或几个学者在某一领域的精深为特色,它是以集体  相似文献   

16.
一、郑和下西洋的 起因和动机明朝初期以婆罗、文莱为界,以东称为东洋,以西称为西洋,故过去所称南海、西南海之处,明朝称为东洋、西洋.郑和七次出使航海都是走的西洋航线,到达的国家大都是西洋国家,所以人们称他的航行为"郑和下西洋".郑和是明成祖永乐皇帝信任的太监,人称"三保太监",佛家语音转为"三宝太监",因此"郑和下西洋"在史书上又称"三宝太监下西洋".  相似文献   

17.
《以色列:试图化剑为犁》,是一篇比较典型的西方解释性报道。在步履维艰的中东和谈的进程中,这篇报道着眼于以色列的军工生产的变化,报道这样一个与中东和谈紧密相关的独特方面的内幕情况,就仿佛把扑朔迷离的中东政治舞台的帷幕掀开一角,让人们得以窥见那些形形色色粉墨登场的人物表演后面的某些内幕。简明扼要,是西方记者所推崇的新闻报道的信  相似文献   

18.
“鉴史”是一种传统,历史上那些成功或失败,兴盛或衰亡,争斗或友善虽已成历史的陈迹和积淀,但它却永远地给人以教诫、以启迪、以反思。这是一份宝贵的财富,是历史的慷慨赠予。我们的先人们从没有拒绝这宝贵的馈赠。《诗经·大雅·荡》篇有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唐太宗李世民也说:“以史为镜,可知兴替。”宋神宗赵顼在《资治通鉴·序》中说得更明白,该书编写的目的在于“明乎得失之迹,存王道之正,垂范于后世”。历代王朝无不把修史看得至关重要,以至有“盛世修史”的说法,沿袭不衰。历史是过去的存在,今天是从昨天走来。古为今用是历史研究中不可或阙的社会功能。长春出版社近日出版的八卷本丛书《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启示录》(包括《六合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恐怕是争论最大的哲学家了,而且,这种争论是古已有之的。从历史上看,对老子哲学一向就存有两种不同的阐释,以韩非、《淮南子》、王充等为代表,主要从唯物主义的角度诠释老子;以何晏、王弼等为代表,则主要从唯心主义的角度理解老子。至本世纪50年代,围绕老子哲学则出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争的大论战。尤有可言者,著名哲学史  相似文献   

20.
苏联的解体,给大多数俄罗斯人带来了短暂的幸福幻觉,误以为俄罗斯从此进入了一个西方的、自由民主的和市场经济的时代。然而,指望一个政治事件可以解决整个社会的一揽子问题,却失之天真和草率。国内外自由派人士当初为鼓动苏联人摆脱苏联体制而许下的种种诺言,在苏联解体后的岁月里一桩桩落空。俄罗斯人以如此代价换来的难道是这样一个俄罗斯?近十年来,关于俄罗斯出现的种种问题,诸如苏联遗产、俄罗斯的政治地缘定位、重建旧俄文化象征、政治改革和经济方案等等,出现了不少颇具启发性的反思著作。这使外人感到,尽管俄罗斯陷入前景很不明朗的困境中.但俄罗斯的智力反倒十分活跃。假如说俄罗斯曾被牵着鼻子走,那么,这些反思著作将带给俄罗斯人一种新的历史意识。俄罗斯的未来取决于俄罗斯人的深刻的反思。当我们定义一个民族"伟大"时,通常是指这个民族具有反思自己的惨痛经历的勇气和智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