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心目中,广西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这十几年来,出版"桂军"所取得的战绩堪称辉煌绚烂:从贝贝特到理想国,广西师大出版社在人文社科领域拥有了深远的影响力;从创刊到改版,《出版广角》在众多同类期刊中脱颖而出,散发出了耀目的光。从2002年我有幸成为出版界的一名新兵开始,《出版广角》的光就也温暖地照在了我的身上。这本从不板着脸、从不甘于平庸,甚至颇有点特立独行的期刊,始终伴随着我的职业生涯,到如今早已成为我的好参谋、好战友。  相似文献   

2.
《出版广角》作为广西的刊物,我对它实在太了解了。我在广西从事出版工作26年,见证了《出版广角》15年来创办、发展和越来越有影响力的过程。在广大编辑眼中它就是我们做好出版工作的"了望哨"和"广角镜",是编辑案头必不可少的专业刊和参考读物。  相似文献   

3.
岁末年初,微博微信里面的朋友圈最热的话题莫过于记录一年中的感怀时刻,同时晒出"我的新年签"。接到《出版广角》编辑的约稿"我与出版这一年",我的第一反应便是拒绝。因为时间紧张,订货会和年底总结在即,很多要事、琐事都要安排处理,而且这样一个题目也不便草草了事,梳理工作、整理自己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是一件省时省事的差事,何况是对过去整整一年的回顾。除了这点,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因为这一年于我,  相似文献   

4.
正最早接触到《出版广角》杂志,是在一家出版社的编辑那里,因为自己是独立出版人,所以更重视行业的动态和信息。仔细品读后,感觉跟美国的Publishers Weekly是同类的专业杂志,所以这几年几乎每期都阅读。一本杂志的成长和命运我认为除了有专业人掌舵,更重要的是杂志本身的专业性。《出版广角》就是这样的刊物,每期的"新观察"主打出版行业的新动态,这个栏目常常让我看到行业的前瞻性并深受启迪,是一个引领出版人认清趋势的栏目;而"专题"  相似文献   

5.
非洲大草原上,狮子吃掉了瞪羚的主体,秃鹫吃掉了瞪羚的肉渣,野狗啃干净了瞪羚的骨头,蚂蚁拖走了瞪羚的肉粒,瞪羚遗落在草原上的毛发等被细菌分解了……这是每天都在上演的故事。出版市场也是一头"瞪羚",几大集团拿走了主体,小社和民营瓜分了残部,其他业态包括媒体扫清了外围……《出版广角》创刊十几年来,作为中国出版产业的广角镜,记录下了这个产业或坚定或蹒跚或犹疑或欢快的足印,体现了出版媒体的生态价值。我是《出版广角》的忠实读者,我的出版实践深  相似文献   

6.
时间关系我只说两句话。第一,我的感受:教育出版社与民营书业合作的春天来到了!第二,我的愿望。我们是做传媒的,《出版广角》创办八年来,一直默默地站在幕后,为出版社、为书业发行企业牵线、搭桥、铺路,我们的付出得到了上级领导、业界专家的认可。最近,《出版广角》被评为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社科期刊,这是对我们八年创业的认可和赞扬。我的愿望是,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为出版业的上游——全国  相似文献   

7.
1995年1月,《出版广角》第一期发表了钟宜先生的文章,题为《港台出版家谈华文市场发展趋势——大陆将成为最终中心》。我没有料到,对“中心”之说的关注一直延伸到了今年。这使我也想说几句。 先是1994年3月30日,在台北举行的两岸图书出版合作研讨会上,台湾的詹宏志先生作了题为《两岸图书出版现况与合作》的发言。他认为,华文市场有一个“中心”即“领导”,1949年以来是香港,5年之后是台北,再过20年之后是上海。5月7日,《文汇读书周报》发表了詹先生的这篇  相似文献   

8.
老子描述的小国寡民,是对耕好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向往。作为一份专注于传播出版行业信息的杂志,《出版广角》18年来甘于只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既不固步自封,也不得陇望蜀,实在需要非凡的勇气。专注于"小"。《出版广角》改版后,有所坚持有所变化。在保持原有专业性的基础上,通过更细致更明确的栏目和每期鲜明的专题,紧紧抓住出版行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尤其是"新观察"和"专题"栏目,聚集了全国实  相似文献   

9.
刘先生并《出版广角》各位编辑同志: 94年冬在北京开会,得知你们正在筹办《出版广角》,便不能不有点担心。因为在你们之前,全国出版类期刊、报纸不可谓少,其中一部分凭借各种各样的优势,已在读者中扎下了根。你们是后来者,居上不居上且不去说它.生存还是死亡,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因为对于一份初创刊物来讲,形成特点特色,并努力加以保持,是如同打江山与守江山一样艰苦的事业,它需要时间,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一年过去了,我欣喜地看到,《出版广角》正在以它独特的面貌,出现于读书界出版界众刊之林,假以时日,它会长成参天大树的。以我之见,创办一年的《出版广角》已经在“大”  相似文献   

10.
嗟乎,十年寿     
《出版广角》十年了。1995年创刊的《出版广角》到今年已历十个年头,到今年4月已出足百期(1995年—1998年为双月刊,1999年后改为月刊)。十年不长,百期不多,但在我国出版专业期刊的发展中,这十年恰是大浪淘沙,风流争竞的十年,值得一寿。“寿”什么?不外乎歌功颂德。在人家生日之际,好话总比坏话中听。但一味的吹捧,又违了科学的精神。“寿”的意义不在于过去,而在于未来;甚至主要不在于《出版广角》,而在于整个出版产业——在于出版产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相见恨晚     
尊敬的编辑们: 我是一名普通的高校大专生,也是个十分爱书惜书的“书虫”。昨天晚上,我在我院学生阅览室阅读书报,令我欣喜的是,读到几本三月份新的杂志。但更使我惊喜的是第一次见到了贵刊《出版广角》。由于初见,当时毫不迟疑地取来坐下细阅起来。我完全被这本以前从未读过的有“大家”风范的关于“读书与出版”的杂志  相似文献   

12.
"广角"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的名字和文章比较热络,常常上封面要目,也曾有幸成了其中一期的封面模特儿。我的不少较重要的出版理论文章,都被"广角"网罗。  相似文献   

13.
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主办的《出版广角》,经过四年的艰苦努力,精心编辑,积极探索,在区内外,行业内外有了一定影响,已经趋于成熟,1999年起正式由双月刊改为月刊,这是一件喜事、好事!《出版广角》是社科类杂志中的一束新花,愿她永开不败,越开越鲜艳夺目,绚丽多彩!此时此刻,我想提几点希望和建议:《出版广角》应当积极地担负起两大任务:一是宣传党的出版方针、政策,研究新时期出版理论,探索出版业改革与发展新途径;二是宣传出版  相似文献   

14.
观点摘要     
《出版参考》2012,(12):6
海飞:儿童文学的发展依然"黄金"中国版协少读工委主任海飞在接受《出版广角》记者采访时说: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儿童文学繁荣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但前一段,业界有人预言,我国儿童文学和童书出版的"黄金时代"即将过去,"白银时代"即将到来。我认为,儿童文学  相似文献   

15.
知道《出版广角》,我还在长江文艺出版社社长任上。那时,《出版广角》经常在全国分片举行论坛。论坛邀请全国出版界的部分人士聚集一起,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纵论出版大势。这种论坛,我参加了两次,一次在南昌,一次在南京。  相似文献   

16.
《出版广角》主编来电约我采写薛德震和杨瑾这对伉俪出版家,这个题目马上吸引了我。近年来我一直在从事出版报道,熟悉并采访过不少出版社社长、总编,像薛德震、杨瑾这样夫妻都是现任出版社社长,而且是荣获“优秀出版社”称号的一流大社的社长,在全国出版界可谓绝无仅有。薛德震,是我国第一大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党组书记、社长兼总编辑、编  相似文献   

17.
在《出版广角》这些深邃、敏锐、犀利、独特的精品文章的背后,我深深体味到了编辑们的素质与担当。  相似文献   

18.
新锐出版人     
正陈贤义为健康中国构建"T"型出版轴心【简介】陈贤义,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上榜感言】有着60年光荣历史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在创新发展的"出版广角"实现了传承与创新的闪亮汇聚;对我个人而言则是鞭策与责任,当前正处于文化体制改革、深化医改、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人卫人正在为实现健康"中国梦"而砥砺前行;光荣  相似文献   

19.
资讯     
正[评刊]挖一口深井又何妨?文/陈华文独立书评人十年前,我在一所大学从事编辑工作,非常关注新闻出版期刊的阅读。其中《出版广角》就是我关注的杂志。至于以前该刊登载的一些内容,现在都印象模糊了,然而杂志中的"广角"二字一直记在心田。后来,我离开了编辑行业,从事其他工作。三年前,我重返编辑战线,《出  相似文献   

20.
我之关于出版学方面的写作,首先是《出版广角》催逼出来的。十年前,刘硕良从漓江出版社调到广西新闻出版局,受命创办《出版广角》。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