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薛涛作为中国古代才女中的一位代表,她是唐朝女诗人中的领军人物。薛涛她把自己的视角延伸到了自己生活的现实,表现了独特的忧国忧民情怀。在这些诗歌中,薛涛往往表现出男性化的那种阳刚之气,不仅在风格上,在内容和思想上都有这些特点。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我们在新闻写作上养成了一些很不好的习惯。一是报道中抽象的概念和枯燥的数字太多太滥。二是客观报道形式运用得不纯熟,记者动辄自己站出来讲话。还有,一些青年记者喜欢把花花哨哨的形容词和故弄玄虚的新名词写进新闻报道中。采写实录性新闻,这一套就不灵验了。老百姓嘴里没有那么多一套一套的概念和一堆一堆的数目字。他们对生活的  相似文献   

3.
正名气当然是个好玩意。爱丽丝·门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前,很多人只知道《爱丽丝漫游记》里的那个小姑娘"爱丽丝",而自从那之后,大家就都认识了一个叫"爱丽丝"的满头银发的老女人。一个人说的话,真理程度是和他(她)的名气成正比的,所以很快,爱丽丝·门罗的语录就传播开来了。我尤其喜欢她说的这一段:"我三十六七岁才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而我二十岁时就开始写作,那时我已结婚,有孩子,做家务。即便在没有洗衣机之类的家电时,写作也不成问题。人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总能找到时间。"人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总能找到时间。这句话像一个响亮的耳光,羞辱着所有被时间追债的现代人。  相似文献   

4.
倪匡 《出版参考》2009,(8):38-39
我是一个生活态度很随便的人,就是广州人讲的“煮来你就吃吧”那种人,什么都无所谓。不喜欢争输赢,人家下棋争个你死我活的,为了一个棋吵得面红耳赤,我觉得自己认输就好了嘛,又有什么关系。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不知道奖励我什么东西,买了一支好钢笔给我。我哥哥一看就喜欢,我说你拿去好了。没有什么东西是我特别喜欢:非要不可的。女人也是这样。人家问我最喜欢什么样的女人,我说最首要的条件是她要喜欢我,她不喜欢我,我喜欢她有啥用?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我们在新闻写作上养成了一些很不好的习惯。一是报道中抽象概念和枯燥的数字太多太滥。二是客观报道形式运用得不纯熟,记者动辄自己出来讲话。还有,一些青年记者喜欢把花花哨哨的形容词和故弄玄虚的  相似文献   

6.
一、缘起我俩都是学中文的,又都喜欢历史,并且都喜欢上党地区的历史。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我们生长在这里,工作在这里,自然而然地对她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另一方面,上党的过去确实令人神往。还是孩童的时候,我们就从父辈那里知道了“长平大战”、“秦琼卖马”、“子规与种麻”……至今回想起来,那种魅力仍然不可抗拒。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知识面的扩大,越来越清楚了上党历史的灿烂。对上党的这种天然的爱,就变成了一种想要探索她过去奥秘的愿望。这恐怕是我们写作《上党史话》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7.
法国现代女作家杜拉斯创造了生命和叙事的奇迹。她在本该作祖母的年龄写出了《情人》:那是人的一生中最年轻、最野性、最缠绵的岁月,在法国少女和中国男人之间发生的不合常规的情感故事。那种情感看起来有点可怕,并且很容易被写得流俗,可是杜拉斯却把它写得那么自然、充沛。是什么让杜拉斯找到了如此苍翠的表达? 我在《大家》的内封上看到过杜拉斯被时光摧毁的容颜,她已经80多岁了,可我记住了那双眼睛,那是穿透了岁月仍然面向爱情的眼睛。我有些明白了杜拉斯的写作,她的生活太饱满、太强烈,比虚构的生活更像狂风或巨浪,猛击着她的心脏,她直接写就是了,她不得不进入一种狂暴般的写作——狂暴般的情感与语言。杜拉斯的作品强调的是个人的生活,尤其是有关她的感情、人格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从李碧莹的双手就可看出,她早已不干农活了。在一家内衣工厂,她用长长的手指甲扯开薄薄的布料。而在她父母种玉米、土豆和蔬菜的农村,她是不可能留长指甲的。20岁的李不打算回老家。老一辈的农民工出来挣钱,在外面呆上几年再回农村,而新一代农民工希望在霓虹闪烁的城市留下来,过他们想要的生活。对中国来说,这种转变带来了一种挑战:如何将这些新  相似文献   

9.
一个女孩,从小有一个梦想,想使自己成为一位歌手,能够站在舞台上为无数人演唱,为此,这些年,她一直在为自己的愿望而努力。在业余时间,她喜欢跳舞,喜欢唱歌,并且不失时机地在众人面前绽放自己的才华。所有的人都说,这孩子聪明,有唱歌的天赋,将来准能成为一位歌唱家。在众人的赞不绝口中,她参加了一次全国性的大赛。一路上,她过关斩将,杀进了十强,但在十强赛的角逐中,她却不幸败北。她失败的原因也很可惜,只是在回答问题时失了口,但没有办法,竞争就是如此残酷,她兵败如山倒。女孩是流着泪告别舞台的,她一病不起,并且发誓永不再唱歌。就在她沉…  相似文献   

10.
波希米亚楼     
严歌苓曾说过自己绝不写散文,因为对自我暴露太多,下笔就抑制不住的要说谎。《波西米亚楼》是她为数不多的散文随笔的合集,里面写了她在美国的见闻、非洲的生活,充满了异域风情,又非常诚恳,读起来可一点儿也不像她写起来那么痛苦。本文摘自该书,有删节。  相似文献   

11.
波西米亚楼     
严歌苓曾说过自己绝不写散文,因为对自我暴露太多,下笔就抑制不住的要说谎。《波西米亚楼》是她为数不多的散文随笔的合集,里面写了她在美国的见闻、非洲的生活,充满了异域风情,又非常诚恳,读起来可一点儿也不像她写起来那么痛苦。本文摘自该书,有删节。  相似文献   

12.
她14岁就从故乡昆明赴英国伦敦留学,在海外一些大型演出时她都会穿上旗袍.因为中国绚丽民族的文化使她深深迷恋;她喜欢云南民歌,总会在聚会时高歌一曲以寄托思乡之情。她来自云南腾冲和顺乡名门望族,浓郁的家乡文化和民族特色让她无法抑制自己的激情。  相似文献   

13.
少年成名的朱天心并未一直沉浸在最初的光芒中。她清楚自己的写作方向,也清楚想要怎样的生活。她在文字中留下温婉和清新,也在街头留下坚强和抗议很多年前,胡兰成评价朱天心说,"她的大眼睛真真是美绝了。"那时候,没人能猜透那眼睛里实际上藏了多少骄傲劲儿。李登辉当上台湾地区领导人不久,开始排斥外省人,眷村长大的朱天心就非要写一本《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告诉世人眷村人的朴实、真挚,以及生活的不易,她也因此被称为"台湾眷村文学第一人"。"那个时候好简单,以为自己有~腔热情就可以改变什么,现在我有长大呀。"她笑着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声音轻轻柔柔,像在跟人撒娇。朱天心,一直都没有变。即使如今她已经54岁。  相似文献   

14.
李晓晔 《传媒》2003,(3):43-44
一身牛仔服,配上飘逸的长发,再加上真率而干练的性格,你会觉得薛燕平是那种擅长于在市场里打拚的都市女性——在这方面,她的确做得不差,是一位非常能干的图书编辑。然而她的兴趣在写作。每当坐在电脑旁开始敲字,她便感到特别的充实。文字像有色彩的精灵在屏幕上跳舞,感情被过滤为优美的旋律在尽情地流淌。这时,她细长的眼睛里炯炯有神的眼眸好像凝固了,完全陶醉在自己创造出来的虚拟的世界中。  相似文献   

15.
连谏 《出版参考》2009,(5):34-34
她是超市仓储管理员,丈夫是出租车司机,她对生活没有太多的奢望,只要孩子能健康成长,丈夫每晚能平安收工归来,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6.
沈莹 《记者摇篮》2004,(10):34-34
作为一张主要给全国女性阅读的新闻纸——《中国妇女报》,从她诞生的那天起,就吸引了太多的关注、承载了太多的希望……她恪尽职守地记录下女性尤其是中国女性生存、发展、平等的现状和未来以及女性与人类,女性与社会、女性与自然等等内容。“妇女报”中的“女”字就是该报纸的本色所在,保持了本色就有了自己的特色,也即个性。  相似文献   

17.
华裔女作家聂华苓,以其在国内求学,台湾写作却遭政治迫害,最后在美国主持作家工作坊的经历,讲述了自己丰富传奇的人生经历,语言生动深刻、富有情趣。《自由中国》决不要反共八股我正在找工作养家,听说有个什么《自由中国》杂志要出版了,胡适是发行人。我在中学、大学就喜欢写文章,在南京用笔名发表过几篇文章。编辑李中直是南京时代  相似文献   

18.
《声屏世界》2011,(1):67-69
女人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可以有很多种,轻松安稳的工作、相夫教子的全职太太、或者是撑起半边天女强人;当然也有不甘平庸的人选择自己创事业……晨光,这个看起来婉约、优雅的小女人就是那种不愿意坐等平庸、坐享平淡的女人。她婚后一年她就开始学  相似文献   

19.
宋会艳 《大观周刊》2012,(16):189-190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作为教师我们要因势利导,指导趣味作文,引导学生紧扣写作话题,大胆地走进生活,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找到写作的素材让学生自由命题,让他们喜欢说什么就写什么,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写作天地。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从我第一次看到《新闻知识》后,我就喜欢上她了。‘通讯员经验谈’、‘业务研究’等专栏给了我这个初学新闻写作的人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