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按:由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工作委员会、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出版参考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七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评选于8月15日揭晓,共评出输出版优秀图书57种、引进版杜科类优秀图书55种、引进版科技类优秀图书22种,同时评选出19位优秀版权经理人。这些优秀版权经理人长期从事版权贸易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他们的经验值得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2.
为了落实国家"引进来""走出去"战略,顺应国际版权贸易环境的变化,人民卫生出版社不断创新探索,多措并举,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版权合作,开拓版权贸易的途径和范围,取得了中西医并举、引进输出兼顾、多语种并重的版权合作成效。  相似文献   

3.
8月20日,“第十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评选”评审会在京举行。新闻出版总署产业与发展司司长范卫平、版权司司长于慈珂、对外交流与合作司副司长陈英明,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常振国,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聂震宁,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副院长魏玉山、范军等18位出版、版权贸易、出版科研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8月20日,“第十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评选”评审会在京举行。新闻出版总署产业与发展司司长范卫平、版权司司长于慈珂、对外交流与合作司副司长陈英明,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常振国,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聂震宁,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副院长魏玉山、范军等18位出版、版权贸易、出版科研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蒋丽君 《出版参考》2010,(16):28-28
一个出版社若要不断地发展壮大,就得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面向国际和国内两个文化知识资源和市场,通过优秀出版物的版权引进和输出,在海内外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更大的范围内发展自己,从而使版权贸易成为出版社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但在实际操作中,版权贸易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切实做好版权贸易工作,需要有长远的规划和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优秀出版物的版权引进与输出,能成为出版社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支撑.要做好版权贸易工作,应树立和强化国际出版意识,制定科学合理的版权贸易整体规划,并在版权贸易工作实践中讲究一些原则与技巧.  相似文献   

7.
为期5天的第十八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9月4日圆满闭幕。经初步统计,本届图博会共达成中外版权贸易协议2953项,比去年2379项增加574项。其中,达成各类版权输出与合作出版协议1652项,比去年同期增长17%,达成引进协议1301项,引进与输出之比为1:1.3,实现了十二五开局之年版权输出的开门红。中国图书、中国文化正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中国出版业的亮丽表现,成为国际出版行业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8.
近五年来,安徽出版集团国际合作取得了较好的发展,经历了由单一版权引进与输出到多元文化产品进出口,由单纯产品贸易到全方位国际合作,由文化合作到资本合作的发展历程。截至2009年,集团版权累计输出890多种,引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中国出版机构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版权贸易的内容逐渐拓宽了范围。中国出版机构与国外出版机构之间的版权贸易合作,出现了合作出版、联合出版及数字出版等多种合作方式。合作出版,是指国内外出版机构共同确定作品的选题,共享作品版权,  相似文献   

10.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出版业参与国际竞争、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环境;同时,随着我国出版发行体制的逐步放开,海外资本和经营理念逐渐渗透,出版业的改革和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的出版社把目光投向海外,版权贸易和合作出版已成为出版单位追求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同海外作者、出版和版权机构的合作,引进海外优秀出版物和先进的出版经营管理理念,输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不仅可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可以提高出版单位的国际竞争力,壮大我国的出版业,扩大和增强我国的对外文化交流,提高民族创新能力.<行政许可法>实施后,国内个人和组织成立涉外版权代理机构的门槛降低,国内出版、策划机构面临更多的国内外竞争对手,那么,如何与国外出版和版权机构合作,开展版权贸易,成了出版单位和出版相关机构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记者 王化兵 万媛媛)8月20日,"第九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评选"评审会在京举行.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顾问许力以,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主席谢明清,新闻出版总署港澳台办公室主任谢爱伟,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聂震宁,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副所长魏玉山、范军,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常振国等19位出版、版权贸易、出版科研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出版参考》2012,(24):9
正本刊讯(记者褚鹏)金秋送爽,硕果累累。8月18日,第十一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评审会在京举行。新闻出版总署办公厅主任范卫平、法规司司长王自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司副司长赵秀玲,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建国,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以及副院长魏玉山、范军,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常振国等18位出版、版权贸易、出版科研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参加了会议。出版管理  相似文献   

13.
钟敏 《出版广角》2011,(9):30-32
对外版权贸易既是我国图书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与世界图书出版接轨的重要体现。引进世界范围的优秀图书,把国外最优秀的文化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介绍给国内读者,对丰富我国图书市场品种,提升我国图书市场的国际魅力,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联合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结分析近年关于引进版图书的各种数据,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刘禹 《出版参考》2007,(10S):27-27
作为现代出版的发源地和出版行业的百年老店,商务印书馆向来十分重视版权工作。版权贸易是版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后,商务印书馆的版权贸易从引进版权起步,进而与重要出版机构建立起长期、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迄今已形成引进、输出、合作开发新选题并重的良好局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借船出海,实现国际化——清华社版权贸易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国际合作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十年间先后与海外上百家出版公司和科技教育机构进行版权贸易、合作出版等。迄今为止,共引进海外版权超过2000项。其中,2001年版权引进400多种,2002年版权引进约700种,连续两年位居北京市版权引进量首位。版权贸易领域涉及到我社出版的所有学科领域和不同的出版层次。因此,开展版权贸易,引进海外的出版资源一直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国际化的重要战略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9月的第一个周末,初秋的北京突然下起了大雨,但第1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以下简称"BIBF")的现场却丝毫没有因此而降温。经初步统计,本届BIBF共达成中外版权贸易协议3298项,比2011年增长11.68%。其中,达成各类版权输出与合作出版协议1867项,比2011年同期增长13%,达成引进协议1431项,引进与输出之比为1︰1.3。从以前的"出去走"学习国外先进理念,到如今的文化"走出去"实践,我国出版的国际化水平正在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刘莉 《出版经济》2004,(9):30-33
中国图书出版市场面临的,首先是来自国际图书市场风云变幻的影响以及具有国际水准的高密度竞争,其次是同网络时代之下数字化的、快餐文化式的网络信息消费理念展开争夺眼球的拉锯战。事实上,在过去网络飞速发展、颠覆重构人类信息接触方式的十几年中,图书出版还是成绩斐然。发达国家的图书版权出版和贸易更是直接运用因特网的信息高速传递,升级工作效率、提高竞争力。面临挑战,中国版权书出版和贸易唯一的出路就是熟谙国际版权贸易的游戏规则,拿起数字化之刀、国际化之叉,分割国际版权贸易的蛋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将国际化作为四大发展战略之一,专门设置版权与国际合作部,致力于专业化、同步化、系统化做好版权贸易与国际合作工作,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专业出版"走出去"之路。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走向“地球村”(global village)的今天,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各个领域都在不断加快“全球化”的步伐。中国出版也不例外,近年来一直在积极地寻求出版国际化。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的版权意识比较薄弱,直到1980年8月,中方组团访美,签订了合作编译出版中版《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协议,首次以向外国支付咨询费的方式承认了版权。随着中国加入WTO,从2004年12月1日起,外商可以进入中国出版行业的发行领域,开始抢占国内化市场。与西方百年来形成的成熟的市场化运作经验相比,中国化产业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版权贸易可以说是任重道远:近十年来版权引进与输出之比一直在10:1左右,版权逆差超过10倍,且版权引进和输出的地域、品种都较为单一。  相似文献   

20.
2009年以来,中央一系列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为版权经济带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出版走出去"战略则为我国版权影响力提升创造了有利的发展条件。伴随网络的勃兴和新闻出版业的改制,版权贸易逐渐向多元化、市场化、数字化方向发展,版权商品化和版权资本化将迎来最重要的发展期。实物贸易与版权转让量将不断扩大,版权贸易也将由单向输出向深度合作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