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出版企业来说,公关关系与企业品牌塑造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公共关系理论来看,出版企业需要不断改善与员工、消费者、媒介和同业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是企业品牌形成与提升的重要因素,需要企业付出相当多的成本和精力来维护。此外,出版企业还需要采取更为积极的公关传播策略,在政治、文化、公益等领域运用公关手段进行品牌塑造。  相似文献   

2.
王静 《现代传播》2007,(5):157-159
2005年骤然爆发的品牌危机迅速波及了许多国内知名企业与跨国公司,如亨氏、宜家、杜邦、沃尔玛、麦当劳、肯德基、宝洁、强生、戴尔、索尼、SKⅡ……每一个都是大名鼎鼎、颇具影响力的企业.无论市场环境几多变幻,我们不难发现,所有的企业危机或重大事件无不与媒体有着密不可分且极其微妙的关系.所谓"成也媒体,败也媒体",媒体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摇旗呐喊进行品牌传播,另一方面也会追踪、披露并放大企业的隐私与丑闻.因此,媒体公关,特别是媒体危机公关,就成为企业塑造和维护良好品牌形象的关键,其成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是企业公共关系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直播是一种塑造出版品牌形象的有效方式.文章结合公关文化的情境、仪式、修辞三大特征,诠释直播浪潮下出版行业新动向.从情境分析层面看,出版与直播的有机融合,有助于构建具有亲民意蕴的文化空间;从仪式分析层面看,"直播+出版"营销模式创建的集体记忆,可以帮助出版社完成从受众情感培养向出版品牌树立的跃迁;从修辞分析层面看,出版行业跨界直播,能够促使受众对出版社形成情感归属与品牌认同.  相似文献   

4.
公共关系是指社会组织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公共关系理念的指导下,运用合理的原则和方法,通过传播信息、协调和改善组织内外部关系,以取得相关公众的理解、支持、合作,从而达到塑造组织自身良好的品牌形象为终极价值的管理过程。妇女组织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构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通过自身形象的塑造并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形象的传播是妇女组织需要深度挖掘的议题。本文从公共关系的视角阐述了妇女组织形象塑造的意义,对妇女组织形象塑造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公关意识和公关理念指导妇女组织的工作、做好内部公关与传播、拓展可持续发展的外部资源、合理利用公关传播手段、以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塑造良好形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推广中公关营销模式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房地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公关营销日益得到运用。在房地产推广中,公关营销可以分为迎合消费者心理的公关营销、塑造企业价值形象的公关营销和突出企业市场创新性的公关营销等三种不同模式。  相似文献   

6.
曹建  霍赵杨 《中国出版》2023,(10):44-48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融合业态的发展,建设传播自身品牌,创新与读者行为变化、行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出版品牌传播模式,成为当下出版企业的紧要任务。为探索这一背景下出版企业的品牌传播建设路径,提升企业品牌传播能力,以“消费者浸合”理论为基础,聚焦于“浸合培养”的观察、参与和共同创造三个核心阶段,重新审视出版品牌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从定位、产品、运营等层面入手,构建适合当下读者与市场的出版品牌传播建设的基本路径。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出版行业存在问题与一些成功的品牌案例,从出版品牌的读者赋权、新型渠道开拓、读者需求反馈、情感纽带建设、触角延伸与人才队伍强化等层面入手,为出版品牌未来高质量的传播建设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建设和谐品牌关系是品牌管理实践中的重要工作,也是品牌理论研究中的前沿课题.本文借鉴生态学的思维,运用生态品牌关系理论,对出版企业品牌关系中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类研究,重点对出版企业品牌关系的框架进行了建构,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出版企业品牌关系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基于品牌战略的出版经营机制创新是塑造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从人才、分配、文化等方面入手,对基于品牌战略的出版人才机制、激励机制、发展机制及经营机制创新进行了深入论述。  相似文献   

9.
一、何谓“超越广告的时代”?所谓超越广告时代,就是全面超越传统广告时代的广告和营销理念。在传统广告时代,品牌的塑造单纯依靠广告手段。随着市场发展的变化,很多企业对广告或营销沟通的效果提出了更加精确的要求。传统的品牌传播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复杂多元的市场和品牌竞争。2002年,定位理论创建者之一艾尔·赖兹的《广告衰落,公关崛起》(TheFallofAdvertising&TheRiseofPR)一书给营销界扔了一枚重磅炸弹,在全球性的讨论中,广告作为传统的塑造品牌的手段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他认为“公共关系正在取代广告成为主要的品牌塑造工具”…  相似文献   

10.
出版品牌日益成为出版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出版企业对社会公众的现实影响力,在行业发展中的竞争力以及获取行业资源的优势地位。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出版品牌塑造与传播在内容提供、受众构成和传播过程等方面分别表现出从提供产品到营造体验、从产品客户到网络用户、从"一个大喇叭"到"人人麦克风"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孙宇 《声屏世界》2013,(10):145+144
为了更好地的帮助安徽等二三线市场的客户了解到最新的广告网络市场动态以及新技术、新资源的更新。金鹃聚力互动传播机构斥巨资打造舆情监测系统,为客户解决如何及时发现消费者对自身品牌及竞争品牌的各种意见反馈,并及时把握和引领消费者评价。舆情监测是通过互联网传播公众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有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的一种监视和预测行为。金鹃和梅花网一起为客户打造了舆情监测产品,成为公关监测和情报搜集的第一工具,该产品主要用于监控自身企业和品牌的新闻报道,了解竞争对手的事件和行为,搜集和分析与企业战略相关的市场信息和负面新闻及时预警及追踪。同时该监测产品主要面向市场公关和各类信息研究职能,可以为企业市场部门例如公关、传播、媒体关系以及广告公关公司,为其服  相似文献   

12.
辛朕伟 《声屏世界》2013,(7):173-175
艺术追求真实与自然,技术追求难度与专攻。相对于对企业气质的塑造,公关的艺术是忽略公关的存在,公关不再是一份工作,它体现着企业的经营价值。把技术运用到娴熟于心而非常人所及的境界,就可以称之为艺术。在营销传播领域,公关的艺术就是塑造一个企业由内而外散发的气质,何以言之呢?艺术和技术首先存在应用态度的区别,可以说,技术是解决已经存在的问题,使得损失最小化,而艺术的优越在于它对完美有一种近乎顽固的追求,从一开始就杜绝了常规问题的发生。艺术追求真实与自然,技术追求难度与专攻。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少儿图书出版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童书出版从原来的专业出版演变为大众出版,越来越多的出版企业参与童书的市场竞争,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突出重围,出版企业必须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少儿图书品牌.文章以接力出版社为例,围绕品质,从树立理念、凝聚力量、创新机制、规范管理、打磨细节、塑造情感六个方面论述少儿图书品牌打造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4.
品牌公关危机危害巨大,不仅直接危害到品牌形象,而且会引发消费者的抵制、甚至社会公众的围攻。因此,品牌需要采取积极的危机公关活动,即基于品牌行为的网络议程设置,从而化解品牌公关危机,重构良好的公共关系。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个世纪末起,中国媒体的管理模式开始进行调整。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和生存压力,媒体形象的塑造逐渐被重视,部分媒体开始仿效企业进行品牌建设的尝试。于是,一向被人“公关”,“为他人作嫁衣”的媒体开始反客为主,尝试运用公共关系手段,树立媒体自身形象,宣传媒体品牌特征,“为自己做嫁衣”。  相似文献   

16.
网络公关本是以维护和改善组织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为目的,但如今却出现了异化现象,一些非法网络公关严重破坏了网络公关的秩序和环境。国家四部委联合开展整治非法网络公关专项行动,打击非法网络公关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参与,建立治理非法网络公关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出版品牌的传播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品牌是在出版营销或传播过程中形成的,自身具有特定的名称和标志。用以将产品或服务与读者等关系利益团体联系起来.并能为出版企业带来新价值的出版媒介。它既可以是人,如作者、编辑品牌等,也可以是物,如图书、出版社、发行单位品牌等。”  相似文献   

18.
出版品牌塑造与培育对于出版机构优化出版结构、提升出版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社科类出版品牌场域形成相对结构化和固定化的合作网络,遵循特有的场域惯习。但整体场域中技术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等多方资本因素的动态变化,使得出版品牌生成路径面临着惯习重构与调试。文章在对我国社科类出版品牌场域中品牌生成路径和合作结构分析的基础上,从原生性符号资本的差异性生成、内生性符号资本的持续性培育、代表性符号资本的延伸性嫁接三个层面提出出版品牌培育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9.
公关需要广告作为宣传方式,广告需要渗透公关理念,只有它们相辅相成、融会贯通,才能给企业带来商机。如果广告远离公关主题,轻视公关作用,淡漠公关意识,藐视公关策略,忽视公关载体风险,滥用明星代言,则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杜嘉班纳事件折射出了其企业危机公关的诸多问题:企业价值观的混乱、传播路径选择的无序和危机公关策略的不当,以及由此导致的危机公关传播效果欠佳及品牌信任修复失败。本文拟从杜嘉班纳案例切入,以网络民族志参与式观察及焦点小组访谈等质化研究方法,从社会学、传播学、市场营销学及心理学等学科角度探讨公众视角下影响企业危机公关传播效果的各个要素,以期为企业危机公关过程中的策略使用提供可行性建议。本文创新性主要在于以公众为核心,从公众视角进行探究,因为所有企业危机公关传播归根结底都是与公众的"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