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也许是孤陋寡闻,"新闻发现学"这个词,我还是第一次从《怎样发现新闻》这本书里看到。这本书冠名《新闻发现学》未尝不可,也许这样就可能多了一些中国式教科书的气息,但不太通俗的学术概念包装起来的书让人难读。这本书的作者潘堂林是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他从一个新角度为传统应用新  相似文献   

2.
看见。认识。呈现。2013年,我读的第一本书,是柴静的《看见》。我坦言这本书我读了好些天,一篇一字地都看了。我也坦言这篇文章我放下书后好几天都不知该如何下手,即便是现在,我仍有"思绪万千,不着一缕"的感觉。这一切,都是因了《看见》这本书给我的触点太过博杂的缘故。柴静在书中让我看到一些我曾见过却并未  相似文献   

3.
在读《为权利而斗争》这本书之前只觉得“为权利而斗争”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虽令人振奋,但终究是理想主义的,只能存在于纸张上。后经一位老师推荐,细细读完之后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为权利而斗争”是怎样令人激动而又沉甸甸的六个字。  相似文献   

4.
今年春暖花开季节,我去日本探亲,随身带的一本书是《中国青年报》原驻日记者苏海河送我的《回眸东京》,苏海河也是这本书的编者之一。在日本读这本书,有一种亲切感。为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20周年、中日两国互派常驻记者35周年而编辑的这本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于1998年8月出版。全书分《追昔篇》、《渊源篇》、《专访篇》、《经济篇》、《社会篇》、《人情篇》、《揽胜篇》、《史览篇》,55篇文章出自48位记者之手,共26万字。第一批中国记者7人,是根据中日双方在北京和东京两地互设廖承志、高碕贸易办事处和互换…  相似文献   

5.
偶尔去领导办公室取送文件,有幸得到一本书《母亲》,这本书的作者是陇南市委书记王义。如获至宝,闲暇之余,我用心认真地品读和学习。《母亲》一书分篇章描写了陇南大山深处的多位母亲,其中有不辞劳苦50多年喂养两个痴呆儿子的母亲,有为顶替儿子而挥舞钢钎、炸石修路的60多岁的母亲,  相似文献   

6.
周泽新 《青年记者》2009,(19):90-90
也许是孤陋寡闻,"新闻发现学"这个词,我还是第一次从《怎样发现新闻》这本书里看到。这本书冠名《新闻发现学》未尝不可,也许这样就可能多了一些中国式教科书的气息,但不太通俗的学术概念包装起来的书让人难读。这本书的作者潘堂林是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他从一个新角度为传统应用新闻学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是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张维为先生在他的新著《中国超越——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2014年8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回答了一个类似的问题,即:中国从哪里来?走什么路?往何处去?《中国超越》与之前的《中国触动》《中国震撼》一起构成了张维为先生的"思考中国三部曲"。在《中国超越》这本书中,作者结合其在西方国家生活20多年、走访100多个国家的经历,提出了一  相似文献   

8.
何静 《大观周刊》2012,(30):41-41
笛卡尔在《谈谈方法》这本书中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概念,强调不能随意信任感官,主张对每一件事情进行怀疑。本文从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的性格根源、“我思故我在”的内涵以及笛卡尔这一命题的局限性等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表达本人读完《谈谈方法》的些许感想。  相似文献   

9.
1993年,我幸运地在工人出版社出版了处女作——长篇小说《惜楼烟云》,并且通过这本书结识了一位忘年交——南京大学的青年学者、书评家徐雁。那时,我已年届古稀,而他才达而立之年。《惜楼烟云》是我对人生旅程的回眸。它通过旧中国一个特殊家庭的盛衰,反映了我所经历的时代和我所走过的路。虽然这本书是我的心酝酿了几十年,于退休后以“十年磨一剑”之力而写成的,也曾敝帚自珍地自诩为“老蚌奉献出的一颗五彩缤纷的珍珠”,但作者毕竟是无名“老”卒,虽说也曾得到一些好评,但并未  相似文献   

10.
时间过去了四十七年,直到如今,我才第一次看到《徐州突围》这本书。这本书是一九三八年徐州突围以后不久,范长江同志主持编辑出版的。打开扉页,看到编委名单,如今健在而我又熟识的,怕只有陆诒同志一人了。将近四十位作者中,我所认识的同志,许多已经故去。特别是这本书的主编兼作者,我所尊敬的范长江同  相似文献   

11.
正学者托尼·朱特被称为人文学术界的"霍金"。这篇文章从他的著作《乡土式微》中摘取。这本书是作者身在病榻时于《纽约书评》连续刊载的回忆文章所集结成的作品。他说这本书是为大西洋和两岸的年轻人而写。这位已故历史学家饱含激情与愤慨地呼吁集体行动。他认为,当下社会人们太过沉溺于追求物质财  相似文献   

12.
今天,我来讲道家文化的兴起。首先我们要知道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如果不了解他,无从谈这个话题。在1910年的时候,有一位德国学者写了一本书叫《老子》,他在这本书的前言中这样说:“也许在老子的时代并没有人能够理解老子,而在我今天写书的时代也还没有真正认识老子,老子属于未来,将来会有人理解他的思想。”今天离他这本书已经将近一百年了,现在能不能说我们已经懂得老子、理解老子?我觉得我们正在向这个目标努力,当代道家文化的兴起,就是试图从新的时代去认识和理解老子。  相似文献   

13.
胡平 《全国新书目》2012,(10):69-70
生存和死亡是重大的哲学命题,也是重大的文学命题,不过,迄今为止,中国当代文学中能够以彻底的真诚和勇气直面死亡的作品还不多。现实的小说家多数是探讨生的作家,无论在都市文学还是乡土文学中,主人公都生机勃勃地生活和奋斗着,他们即使陷于悲观,愤懑也仍然指向现实。我们尊敬的作家中,恐怕只有两位曾点燃了自身,以生命为火炬,照亮了我们意识到的生死两界,一位是史铁生,一位是周大新。周大新经历过中年丧子的痛苦,三年后写出《安魂》,这部作品非同寻常,通篇由作者和英年早逝的爱子周宁之间的对话构成——可以想见,在决定写作和开始写作它时,作者流下过多少泪水。  相似文献   

14.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苦!”此情深而意浓的爱国之声,悲不能见中华统一、叶落不得归根之抱恨心声,传遍台湾全岛,引起海峡两岸强烈的反响。对于右任先生这样一位辛亥革命老人、真诚的爱国者、孙中山先生的忠实追随者、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我辈乡党学子无不为之自豪,无不为先生之拳拳报国之心感动,无不为先生之诗、书大成而崇敬仰慕。为了真实地反映于老先生风云中华大地而又坎坷曲折的一生,也为了将反映其革命思想、爱国之心的文章公诸于世、启迪后人,陕西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了李秀谭和朱凯合著的《于右任传》和刘永平编的《于右任集》两本书。两本书,一《传》一《集》,体裁不同,风格各异,然而贯穿两书的,都是历史唯物主义这条主线。无论是作《传》还是编《集》,都注重实证。  相似文献   

15.
我非常愉快地读完了乐黛云教授的《跨文化之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一书。看到这本书的书名,使我不由地想到上个世纪20年代,闻一多的第一首白话诗《西岸》。诗的主题是说那无知愚昧的河流的西岸是有光亮的,他应该献身于这愚昧河  相似文献   

16.
当我拿到《三毛不在撒哈拉》的样书时,时而颠来倒去地翻看,时而捧在手心久久凝视,心中更是百种滋味。既为这个叫嘉倩的女孩实现自己的愿望而感到开心,又为自己在这其中付出的辛苦而感慨。这本书可以说是我这个初出茅庐的编辑做得最耗心力的一本书,因为我把自己的一腔热情也带到了其中。打开电脑,看着办公桌上的《三毛不在撒哈拉》,开始回忆我的这段拾光之旅。其实当我接到《三毛不在撒哈拉》这本书的初稿时,也开启了我自己的一段拾光之旅。在这段旅程中有不快、有感动、有欢笑,但更多的是幸福。  相似文献   

17.
听说要力石一本新的图书策划学的专著将要出版,我为他高兴. 我认识力石缘于2002年我那本《汪国真新作选》的出版,这本书是朋友张宝瑞和要力石一起策划出版的,收入在由他们二位担任总策划的新华出版社"金蔷薇"丛书之中.为这本书,宝瑞、力石还陪我一起去了河北石家庄举办新书发布活动,他们细致独到的策划,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8.
我们试把廖全京这本《绿色的家园感》当作他对精神家园的一次回归,也许能更好地理解他所界定的“家园”。在“后记” 里,作者这样说:“这本小书是让乡愁给撞出来的。” 没有一种对家园的深深吸附,没有对精神家园的深切体悟,是决然写不出这本书来的。我有幸读到了廖全京的《家园的桃花》等一组散文,似乎更能透彻地理解、把握这一点。  相似文献   

19.
我在大二的时候,曾向同学借来《媒介论争:19个重大问题的正反方辩论》这本书,当时很不耐心地匆匆翻看了一下,只是觉得这本书很学术,而且很枯燥,不过是两位学者唇枪舌剑的舞台罢了。时至今日,我带着新闻与传播的观念,重新阅读了一遍,发现这是一本相当好的著作,对于认识新闻传播学的基本问题,是极佳的必读书目。  相似文献   

20.
正李怀宇这本《知识人》价值,不仅仅在于她为我们勾勒了十六位台湾"知识人"的形象,更是因为她对中国文化、知识人群体进行了一次很有意义的"补充"和"开拓"。很荣幸,2012年我读的第一本书,是这本《知识人:台湾文化十六家》(以下简称《知识人》)。对于"知识人"这一说,我不知道有没有官方或坊间的定义,宽泛一点来说,有文化有知识的人都应该算是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