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以4所多民族混合学校的855名中学生为被试,探讨了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类型、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划分为3种类型:认知动力型、退缩型和完美型。(2)多民族混合学校中,汉族学生与东乡族学生在问题解决和求助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汉族学生比东乡族学生表现出更多的使用问题解决和求助策略;汉族学生与回族学生在使用求助和发泄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汉族学生比回族学生表现出更多的使用求助和发泄策略。(3)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完美型学生使用问题解决、求助、发泄、幻想和忍耐的策略显著高于认知动力型和退宿型学生;认知动力型学生使用退避策略显著高于退缩型和完美型学生。  相似文献   

2.
高中生人际交往发展特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选取广西桂平市第三中学的231名从高一到高三的中学生作为被试对象,以成都玉林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中心的人际交往测量表中的<人际交往能力自测>、<人际交往类型自测>以及人际交往有关的问卷为测试工具.在交往特点、交往范围、交往形式、交往类型三方面,对普通高中学生人际交往发展特点做了测查.研究结果表明(1)在交友面上由一般性的普遍交友演变为个别性的交友,出现了所谓的"挚友",高中学生的友谊是以感情的共鸣和体验的分享为基础的,通常选择性情相投的同伴作为朋友.随着年级的升高,高中生对友谊的要求水平提高;(2)在校内人际交往中,外班的好朋友比本班多;(3)在校外人际交往中,高中生和原来初中的同学往来随着年级的上升而降低,高一到高二降辐较大,高二高三相对稳定;(4)高中学生交际范围大多数在自己年龄段之内,与比自己年龄段高的同学来到往较少,并且爱广泛结交朋友;(5)高中生在交往上有四种类型分别是主动型、被动型、开放型、闭锁型.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选取广西桂平市第三中学的231名从高一到高三的中学生作为被试对象,以成都玉林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中心的人际交往测量表中的《人际交往能力自测》、《人际交往类型自测》以及人际交往有关的问卷为测试工具。在交往特点、交往范围、交往形式、交往类型三方面,对普通高中学生人际交往发展特点做了测查。研究结果表明(1)在交友面上由一般性的普遍交友演变为个别性的交友,出现了所谓的“挚友”,高中学生的友谊是以感情的共鸣和体验的分享为基础的,通常选择性情相投的同伴作为朋友。随着年级的升高,高中生对友谊的要求水平提高;(2)在校内人际交往中,外班的好朋友比本班多;(3)在校外人际交往中,高中生和原来初中的同学往来随着年级的上升而降低,高一到高二降辐较大,高二高三相对稳定;(4)高中学生交际范围大多数在自己年龄段之内,与比自己年龄段高的同学来到往较少,并且爱广泛结交朋友;(5)高中生在交往上有四种类型分别是主动型、被动型、开放型、闭锁型。  相似文献   

4.
以北京市4所打工子弟学校和3所接收流动儿童的公立混合学校的1146名流动儿童为被试,采用问题行为问卷、师生关系问卷、学业行为问卷考察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特点,并比较打工校与公立校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状况的差异.结果发现:(1)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在外化问题行为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师生关系、学业行为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女生.(2)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存在年级与学校类型的交互作用.(3)聚类分析发现,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分为三种类型:和谐型、一般型、高危型,分别占27.9%、48.1%、24.0%.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类型校际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法对大连市965名大学本科生进行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以了解不同群体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健康的特点及其关系,为大学生健康成长、高校教育等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心理依据.结果表明(1)大学生人际交往综合能力在一年级和二年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一年级高于二年级;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显著高于男生.但在专业上、生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在年级、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专业、生源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大连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与全国常模相比差异极其显著.(4)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能够预测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同伴侵害与青少年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以及孤独感和线下/线上友谊质量在上述关系中起到的作用,采用儿童欺负问卷、儿童孤独感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及友谊质量量表,对陕西省西安市245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同伴侵害能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的抑郁情绪;(2)孤独感在同伴侵害和青少年抑郁情绪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线下友谊质量和线上友谊质量均在上述中介机制中起调节作用,当青少年感知到的线上友谊和线下友谊质量水平较高时,孤独感对抑郁情绪的正向预测作用变弱。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交往变得日益重要,而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也更加突出。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208名大学生的成人依恋与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的现状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总体水平较高,但在城乡来源、有无恋爱经历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具体的依恋类型上,害怕型依恋比例最高占58.66%,冷漠型和倾注型占15.38%,安全型比例最低占10.58%;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对于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具有一定的反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考察共情能力在人际信任与友谊质量关系间所起到的调节效应,促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本研究采用人际信任量表、大学生共情能力问卷和大学生友谊质量量表对60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进行调节效应检验。研究结果发现,人际信任、共情能力与友谊质量三者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共情能力在人际信任与友谊质量之间存在着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共情能力对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友谊质量之间的关系有着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9.
探讨家庭亲密度、友谊质量和青少年社会信任之间的关系,可为社会信任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文章选用家庭亲密度量表、友谊质量问卷、社会信任量表对2328名在校中学生进行施测。结果发现:(1)家庭亲密度与社会信任(r=0.31, p <0.001)和友谊质量(r=0.39, p <0.001)呈显著正相关,社会信任与友谊质量呈显著正相关(r=0.41, p <0.001);(2)友谊质量在家庭亲密度和青少年社会信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2.10%,家庭亲密度、友谊质量、社会信任三者之间关系密切,且友谊质量在家庭亲密度和青少年社会信任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直接影响中学生学习效率、生活质量、人格形成和心理健康水平的诸因素中 ,人际交往状况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人际交往能力是衡量现代人整体素质及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中学生的素质和心态也直接关系着未来社会的品质和呈现出的人文面貌。为此 ,我们曾对唐山市四所中学的高中生进行抽样调查 ,共发放当代中学生人际交往调查问卷1000份 ,收回有效问卷924份 ,其中男生477人 ,女生447人。从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 ,绝大多数同学都“比较喜欢与人交友”。选择此项的人 ,21 %为“获得信息” ,87 %为“交流情感” ,73 %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