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同志们: 我们这次会议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会议,它特殊就特殊在——全国在2007年就已经基本实现“普九”,而我们青海还有9个县没有完成“普九”任务。我们对国家的承诺是,到2010年必须完成“普九”的任务。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我们的“普九”工作是否达到了国家的要求,要接受国家的检查。所以说,我们今天的会议,既是一个攻坚的会议,也是一个整体上提升教育工作的会议,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2007年5月10日到11日,由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庄西真博士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科学)2006年度国家青年基金课题“学做技术工人——从职业技术学校到工厂过渡的实证研究”开题会议在宜兴丁蜀镇上海宾馆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办、江苏省宜兴市丁蜀职业高级中学承办。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项目主管王小明,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张家勇,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米如群、科技处处长戴国洪,以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  相似文献   

3.
论“说”的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说”是我们的生存方式 ,人与“说”本质性地相关联 ,教育亦与“说”本质性地相关联。古典时代的教育就是活生生的“说”的教育。现代教育越来越多地变成了读、写、算的教育 ,“说”在教育中的地位和意义下降 ,这在我们的教育中更加突出。我们的教育应更多地创造“说”的机会 ,尊重“说”的权利 ,培植“说”的勇气 ,锻炼“说”的智慧 ,真正使学生成为“说”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对“教育学理解”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鸣迪 《学科教育》2002,(11):10-15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授马克思&;#183;范梅南认为,“教育学理解”是一种敏感的聆听和观察,具有情境性、应用性、规范性的特点,其结构包括非判断性理解、发展性理解、分析性理解、教育性理解和形成性理解,是“信任的同情心”促成了“教育学理解”。据此反思可以出发,当今学校日常教育实践中存在着的许多问题都与“教育学理解”的结构性缺失有关。给予学生全方位的、真正的“教育学理解”,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而只有指向学生主体性形成的理解,才能真正的“教育学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就是对成长历程的一种守望。  相似文献   

5.
王懋功 《上海教育》2014,(19):65-65
6月13日,上海市“史坦默”国际科学教育研究中心第一个实验区在徐汇正式启动。徐汇区8所小学和4所幼儿园作为徐汇实验区的第一批实验学校,率先参与国际科学教育的实验研究。明年,实验区工作将拓展到初中和高中。  相似文献   

6.
《上海教育》2007,(10A):10-12
在十七大开幕前夕,全国各地的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陆续出台。细读一省一市的规划,我们可以看出这一区域未来五年教育发展的特点和重点所在;而把很多省市的规划放在一起,我们可以读出的内容就愈加丰富起来—— 从这些规划中,我们可以读出一种趋势。在我们辑录的五个省市的“十一五”教育规划中,几乎都会出现基础教育阶段的改革升学制度、职业教育阶段的培养“双师型”教师、加强实训基地建设,高等教育阶段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创新科研团队培养的相关内容和具体措施。除此之外,以扩大留学生规模和尝试境外办学为主要抓手的教育国际化,以区域内中小学教师交流为主要形式的教育均衡化,以教师梯队建设为主要方法的师资队伍建设也是各省市的共同选择。这充分表明了,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也较为趋同,在圆满完成“十五”计划的基础上,下一个五年,各地教育发展已经从外延的硬件建设转向内涵的“软件”建设,而新一轮建设的重心,紧密围绕“人”——通过“人”,培养“人”。 从这些规划中,我们可以读出一种个性。在目标大体相当的大背景下,各省市为实现目标采取的方法又是多样的,如同样是为了提升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质量,浙江省提出建立教师学术休假制,让教师获得带薪进修机会江苏省提出发展五年制专科教师教育,为小学、幼儿园培养合格教师并建立区域内中小学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同样为了扩大教育的对外开放,增加国际视野,江苏省提出“十一五”期间,引进6~8所国际一流大学与省内高校合作举办新型高等教育机构,重点引进10所以上国外知名大学来江苏合作创办教育机构;浙江省则提出力争实现省内高校到境外办学零的突破,并大力引进国际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为开展国际劳务输出服务。这种局面是各地研究自身优势和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政策的研究和制定的结果。[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倡导全纳教育的社会实践热潮正在我国掀起,但人们对全纳教育的理解和认识还有待深入。因此,从国际范围出发来深入探讨它的“定义”、“理念”、“关系”和“对我国的启示”等,对于尽可能走向理解的完善和认识的成熟而言,无疑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8.
在任职苏州电教馆馆长之前,我在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做了10年教导主任、3年副校长、10年一把手校长,亲手“建立”了一所特殊教育的数字化学校。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学校教育中,为我们的教育所服务,促使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产生变革,让校长能从烦琐的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让教师的负担减轻,让学生的成绩能够有所提升。这就是我以一名普通教师的身份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也是朝着这样的目标去做的。  相似文献   

9.
如果我们想避免纯粹的新闻工作者的方法,我们必须从有明确和准确的定义——教育和公民身份的概念开始。在教育中,我们所谈的是获得有组织的、以事实为基础的知识的坚实主体。即使在教育被设想为提供教育的体制,而不是教学/学习过程的地方,它在语义上的差别也不太大。在公民身份方面的情况却不相同,可以用若干种方式加以理解。公民身份可以被解释为“属于一个民族”或者与公民社会相联系,可以作为国家的伙伴或者对手。但公民身份也可以指“公民品格”的概念,其含义的范围可以从普通公民到“公共”品格。教育显然是最好的促进公民身份的方式,因为它联系着个人——公民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叶青发 《物理教师》2006,27(1):25-26
1问题的提出 教师和学生的主客体说,从20世纪80年代争到90年代.“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到“双主体说”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90年代末,学生的主体地位才得以凸现.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学改革成为最迫切的任务.但另一方而,有很多教师对创新教育的理解和接受存在着两个极端化倾向:一是拒绝接受,他们有很多理由,“教无定法”,“师道尊严”,“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等.二是把创新教育理解为花样,教法越“花”,越是创新.  相似文献   

11.
2005年5月26日至28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国家重点课题“新基础教育的课程教材开发与实验”分课题“从评价角度研究小学科学教材的开发与实验”观摩研讨会于湖南株洲胜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由湖南省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株洲市芦淞区教科所承办。有来自七个省市的10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代表们观摩了课题组准备的从二年级到五年级的11节科学课。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全国第七届研讨会日前在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召开。这次会议由全国“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总课题组与赣州市章贡区党委、政府联合主办,赣州市章贡区教育局承办。来自全国二十个省市自治区上千位代表参加会议交流和研讨,800余位选手围绕课题本轮研究的“三大板块”,即“识字与阅读”、“口语交际与作文”、“语文综合实践”,分别进行“课题论坛”、“微型讲座”、“说课”、“上课”、“评课”、“创新教学设计”、“创新板书设计”、“创新课件制作”等10个项目的比赛以及研讨。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实施“科教兴州”战略,甘南州确定今年为“普九扫盲攻坚起步年”。主题是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响“普九”攻坚战役。10年来,我州教育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世纪之交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奋斗目标,与此同时,基本建立了“以县为主”的农牧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教育农民办的局面,实现了向农村教育政府办的转变。中央作出逐步取消农、牧业税的决策,对农牧村教育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强化改…  相似文献   

14.
一提到“教育爱”,我们立刻会联想到教师对幼儿“像妈妈一样的关怀”,和蔼可亲地对待幼儿。其实,教育意义上的爱不等同于一般的情感呵护,教育爱在本质上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对幼儿以母爱为起点的“投入式理解”。  相似文献   

15.
“单主体说”、“双主体说”以及“主体际说”(或者叫“主体间性说”)等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代表性观点,但都欠准确。实际上,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是一种“双重交互”的关系。这涉及到两个不同的层次:若分别从“施教”和“受教”的不同视角看,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是“互主体”的,这种“互主体性”鲜明地体现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主客体关系的转化上;即便单就“施教”而言,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互主体”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用“双重交互性”能够更加精准地概括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主客体关系。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从孔子的“仁爱”到墨子的“兼爱”都说明了爱的重要,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的思想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于丹在《论语心得》中说:爱有“度”,包括三层——“尊重、懂得、建设”,这是对爱的含义的诠释。三十年的语文教学之路,我吮吸的是爱的乳汁,飘逸的是爱的芬芳。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的别解“拔苗助长”,并不是说要违背教育规律,而恰恰是提醒人们要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助其成长。我认为“拔苗助长”的“拔”也可以理解为拔高。拔高,即是对某人或物有意识地抬高其地位。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教育工作者,有意识地抬高学生的地位,有时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一百年来,我们的教育改革从来没有停止过。从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以后,为办“新学”,我们时而学东洋,时而学西洋:解放后.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我们又全盘照搬苏联的教育模式。那么什么是我们自己的教育体制?可以说,自废除了科举制以后,我们根本就没有形成我们自己的独具特色的教育体系。从历史上说,西汉时期形成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时期形成的“科举制”都是“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这些体制在其初期.无论对于国家、社会还是个人发展,都曾经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惜到后来都被推向极端.  相似文献   

19.
骆铁柱 《教师》2008,(2):86-86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部从21世纪起,用5~10年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上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就是如何使我们学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我们的课堂教育模式,改革我们的教学过程,改革我们的育人模式,推动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因此语文在致力于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肩负起了思想教育、审美教育、人格教育等多项任务。所以说语言教育不是纯工具教育,它满载着人文内容,为学生人文知识的获得提供了前提条件。一、“活”是语言教学的灵魂曾几何时,我们的教学经历了“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