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里氏9级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级大地震。对于这两场巨大的灾难而言,中日媒体都进行了及时有效翔实的报道。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日本媒体对日本地震的报道和中国媒体对汶川地震的报道,比较两个媒体在报道观念、内容、方式及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方面的异同,进而通过观察中日媒体地震新闻报道各自的优劣,为两国媒体在像地震这样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上提供相互见解和参考,使两国媒体在灾难性报道方面能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2.
周烨 《新闻爱好者》2011,(22):30-31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里氏9级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级大地震。对于这两场巨大的灾难而言,中日媒体都进行了及时有效翔实的报道。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日本媒体对日本地震的报道和中国媒体对汶川地震的报道,比较两个媒体在报道观念、内容、方式及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方面的异同,进而通过观察中日媒体地震新闻报道各自的优劣,为两国媒体在像地震这样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上提供相互见解和参考,使两国媒体在灾难性报道方面能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3.
灾难性事件因其自身的难以预见性和影响广泛等特点,对社会稳定性和行为框架构成了严重威胁。在现代社会,电视媒体作为公众媒体了解国内外重大新闻的信息平台,在紧急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就电视媒体如何做好灾难性事件报道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5,(6):57-62
《新京报》与《南方周末》对上海外滩踩踏事件遇难者杜宜骏的报道,激起了复旦学子与新闻媒体的争议,也引发了我们对于灾难性事件遇难者媒体呈现的反思:为何报道遇难者?对于遇难者,我们应该报道什么?如何报道遇难者?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终将促使媒体理性、克制地报道逝者,促进媒体与遇难者亲属之间的体谅与沟通,使报道获得遇难者亲属的理解与公众的认同,并在实践层面完善并发展灾难性事件遇难者的报道。  相似文献   

5.
灾难性事件因其突发性以及后果的不能预料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往往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热点。然而,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个别媒体存在着缺失人文关怀精神、违反新闻伦理的现象,对受灾人员造成新的伤害。本文从其发生的原因及对策等方面讨论了媒体在灾难报道中应注重人文关怀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闻价值和新闻伦理冲突的表现 资讯时代,媒体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媒体为了在竞争中获胜,个个都"削尖脑袋"去"出新".所以,对于灾难事件的报道已不满足于"正常化",而是走向挖掘灾难事件中的"非常态"和边缘新闻的极端,陷入灾难性新闻报道的误区:  相似文献   

7.
对5.12汶川震灾媒体慈善报道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支援灾区人民.在此次灾难性事件中,除充分发挥其强大的新闻传播功能,媒体还在这场涉及全民的慈善事业中充当表率,为抗震救灾工作作出了极大贡献,但同时也存在部分媒体对投身慈善事业的个人和企业报道失当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相关事件的回顾,指出媒体在进行慈善报道过程中应明确自身的慈善之责,通过正确的定位和反思谨防"舆论绑架"现象的重演.  相似文献   

8.
在大众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化、白热化的今天,突发性、灾难性新闻事件的报道显得异常重要。而媒体对灾难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无疑也是检验媒体专业素质、体现媒  相似文献   

9.
随着当代新传播科技与弹性劳动就业趋势的兴起以及"自媒体"的盛行,媒体从业者的职业图像正面临剧烈冲击。传统上受雇于媒体机构的"组织人"职业图像,正逐渐往"创业者"的图像进行转向。本文呼应上述职业图像转型的潮流,尝试通过对"过往媒体创业现象"的梳理、"媒体创业者"意涵的讨论,以及"媒体创业者的分类"等内容的论述,协助媒体从业者认识"创业者"之职业图像的意涵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中国新闻界关于"三鹿事件"(2008-2019)的报道文章为经验材料,通过泽利泽"阐释社群"概念考察中国新闻界的媒体记忆实践。研究发现,国内新闻界围绕"三鹿事件"所展开的两种媒体记忆实践路径均表现出相当的复杂性。首先,"三鹿事件"中的媒体记忆实践,主要围绕中国新闻界在此次事件中的媒介失语和职业荣耀展开,看似相悖的同行评议使得新闻权威的消解与建构共存于这场讨论中,在此事件中,国内新闻界就新闻权威来源问题的讨论表现出不同于专业主义规范的另类表述。其次,媒体记忆实践中的"三鹿事件",有关该事件的社会创伤话语被持续建构,它成为中国媒体在不同语境中援引"三鹿事件"时的重要范例,借此中国新闻界对该事件的叙事权威得以确立。但与此同时,媒体对"三鹿事件"边缘记忆的开掘以及去语境化处理,使得"三鹿事件"的社会创伤话语在行业内遭遇不同程度的离散与弱化。  相似文献   

11.
卢新亮  赵蓓  于海洋 《传媒》2021,(21):80-81,83
2021年3月,海星大量入侵青岛胶州湾,对近海养殖业带来灾难性影响.事件暴发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不同媒体共同发力,通过记者调查、短视频、深度集纳等传播形式,全媒体、全方位持续关注这一事件.本文通过回顾该事件的传播和演变发酵过程,探析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全媒体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尤其是剖析了央视财经等新型主流媒体全面更新表达方式、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做法,使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2.
灾难性事件以其"破坏性""突发性"和"多变性"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有着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灾难性事件的发生往往伴随着谣言和恐慌的产生,这就需要具有公信力的社会媒体通过发布一些及时的消息来满足公众的"求知欲"和"知情权",以实事求是为准则,并在报道中注入相应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3.
重大突发事件直播:电视媒体的态度与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电视台对"5·12"汶川特大地震的直播报道是新闻媒体应对重大交发事件的典范,写下了中国电视新闻直播史上感天动地、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央电视台以一种我们从未经历过的快速及时、大信息量、大量现场、长时间的突时的电视直播报道,将汶川地震的情况迅速传遍国内及世界各地.这是一次媒体对重大灾难性突发事件的有效应对,不仅体现了电视媒体在灾难时刻与灾区人民携手并肩的态度.也展示出危机时刻不辱使命的媒体责任.  相似文献   

14.
灾难性事件由于其突发的特别性质,发展速度之快,影响之大往往超出人们的预料,媒体如何把握突发事件、尤其是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面对灾难,广东媒体无不以最快捷的速度传递信息、报道事件真相,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成为党和人民得力的救灾助手;同时,媒体自身的工作也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变得更多元、更丰富、更平民化,从而更加能经受得住时代和社会的考验。  相似文献   

15.
试论灾难新闻报道中的审美愉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晶  郎爽 《现代传播》2003,(4):31-33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发生了一系列的灾难性事件.媒体的报道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从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不仅了解事实的真相,而且也关注起媒体在报道灾难性新闻时的角度与方法.灾难性新闻报道中的"审美愉悦性",是一个令人诧异的话题,却又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它与通常意义上的"愉悦"不同,它更为深刻,更能突出人性的光辉.它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也是对生命力的追求.本文以近几年来具有代表性的灾难新闻为例,提炼出灾难性新闻的美学要素,希望用这种美学的方法来为灾难性新闻报道提供可借鉴的方式,使新闻报道更加富有魅力.  相似文献   

16.
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里,灾难总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灾难发生时,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是人们主要的信息来源,因而媒体在灾难性事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媒体的舆论监督被视为继立法监督、司法监督以及行政监督之外的第四种监督,它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媒体的权利,也是每一家有良知的媒体所应具有的基本职业操守。正确地行使媒体的舆论监督权,可以有效地弥补其他三种监督的不足,从而更好地保障民众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舆论监督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题中之义,也是公民基本权利,当家作主地位的延伸。然而,近年来,恶意阻挠媒体监督的事件却屡次曝光。这当中既有当事者民主法治意识淡薄的原因,也有媒体自身报道失实、职业理想偏离等方面的原因。笔者以近日的"记者黑名单事件"为例,以期对我国的媒体舆论监督做一较为全面的"把脉"。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北京电视台一名记者杜撰的"纸馅包子事件"令新闻界为之蒙羞,其恶劣影响严重伤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假新闻始终与媒体如影随形,"纸馅包子作为有良知的新闻人,我们在为此  相似文献   

19.
"5.12"汶川地震那黑色的日子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经过40天的沉淀,时间距离生成了冷静与沉思,呈现了更多元的观照,为我们今天端详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以及重庆其他媒体在"5.12"地震中的相关新闻报道,提供了更多的视角和发现。实践和效果证明,汶川抗震救灾新闻报道是我市灾难性事件新闻报道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6,(21):33-35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党中央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战略举措。在这个过程中,清晰方向的非常重要。要按照中央关于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目标,聚焦"新型",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聚焦"主流",始终将主流内容建设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聚焦"媒体",不断巩固和扩大新闻舆论主阵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