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卢峰  罗曙光 《学苑教育》2012,(18):32-33
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信息技术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整合是一条学习语文的捷径。它能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中,自由地遨游语文世界,把握语文的精髓。  相似文献   

2.
刘淑萍 《新疆教育》2013,(15):32-32
作文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自由表达”作文内容,“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了实现这个培养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应采取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3.
如何教学生学好语文,语文新课标给以启发——多给学生一些学语文的“自由”。哪些自由呢?笔者有几点实践与思索。一、独到的思索与质疑的“自由”。依据语文新课标的精神,语文教学要摆脱师问生答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开展师生平等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有师生之异,无尊卑之别,营造民主、自由的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由地思索、大胆地质疑。如教《范进中举》一文,我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文,  相似文献   

4.
正初三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不仅要顺利地完成语文教学内容,还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学生进行全面复习。很多教师在复习阶段缺少一定的学科指导,最终导致语文复习过程突显出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分析方法层出不穷、丰富多样。例如,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逐一复习;脱离教材按照语文知识分类进行复习;教师放手把复习的自由完全交给学生,放羊式地让学生自由去看书,使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掌握语文知识;或是教师让学生反复做一些练习,通过题海战术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等等。在这些复习方法中,每一种都具有它的闪光点。教师在实际复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和  相似文献   

5.
朱宏颢 《考试周刊》2010,(26):50-50
舞蹈是自由的,是身体的自由,更是心灵的自由。戴着镣铐跳舞,自由便被剥夺,更无赏心悦目的观感。语文教学如同舞蹈,而教材教参对于很多语文教师而言就是舞者的镣铐。教师要张扬教学个性,发挥语文教学的自由与教学之美,真正形成大语文的教学观,就要打破桎梏,放下教材与教参。  相似文献   

6.
内隐学习是人们无意识获得刺激环境中复杂知识的过程。内隐学习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是语文课程改革中一条全新的思路,其目的是通过研究教学过程中缄默知识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传递和转化,找到一条适合汉语阅读、表达、思考的有效途径。文章从内隐学习的特征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从阅读、表达和思考三个方面来探索将内隐学习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在阅读方面,着重强调语法规则的抽象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在表达方面,着重强调自由表达、产生式表达和迫选式表达三种方法;在思考方面,着重强调自由扩散和逐层深入两种思考模式。内隐学习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既丰富了内隐学习的研究内容,也为语文教学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不管是在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质上还是提高应试成绩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一文中谈到了这种情况:“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看书。”而很多知名的学者作家,他们的成功也得益于大量的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8.
当老师难,当语文老师更难,能当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更是难上加难!当看到有网友用"因果报应"的观点戏谑"上辈子杀猪,这辈子教书;上辈子杀人,这辈子教语文"时,我想很多语文老师把自己关在了地狱。人类的智慧是可以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也可以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很多时候,是语文老师自己把自己逼上了绝路,在自己内心设置了种种不自由,束缚了自己,也束缚了学生。回首自己走过的不长不短的十四年教书路,虽然不敢夸口自己多么优秀,但可以自信地说自己一直是一个颇受学生欢迎的语文老师,是一个教学业绩一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基础课程的中学语文,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语文老师要有强烈的创新意念,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说"不",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心灵自由,激励学生迸发出创新能力,让其终生受益不尽。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的根本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努力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可以说,有效教学是语文课堂的生命。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努力追寻教学中目标的有效定位与达成。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师的阅读现状 语文教师当然要读书。教育家蔡元培谈读书时说:“从浅近方面说,是要增加个人的知识能力,预备在社会上做一个有用人才;从远大方面说,是要精研学理,对于社会、国家和人类作最有价值的贡献。”事理至明,无须赘言。在所有的中学教师中,语文教师还是属于喜欢读书的一类人。语文教师阅读的动力来自于拓宽知识面,更新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艺术;而只是为休闲,满足兴趣爱好的不多。  相似文献   

12.
马进 《中国教师》2009,(Z1):165-166
自由作为人的类本性,具有不可剥夺的绝对性。从存在论角度看,这种人自身的绝对自由就意味着选择和责任。自由教育,作为唤醒人的潜能的灵魂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魅力之花。语文教师所面对的不是机械之物,而是一个个活的灵魂,是以理解存在的方式而存在的特殊存在者。因此,要实现语文自由教育,其途径必建立在爱与生存的交往之上。而引导人向善的生存则成为语文自由教育的价值所归。  相似文献   

13.
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再是语文教育的“点缀”,更不是可无可有的“软任务”。吕淑湘先生曾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这说明语文学习不能局限在小课堂里,只有树立大语文观,构建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进行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要追求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尽管各种电教手段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但创设教学艺术中教师情感的投入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这样说:没有情感的语文课绝不会是一堂好的语文课。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与作者一道去热爱,去憎恨,去感觉,用艺术去感动学生,去点燃学生,去鼓励学生。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地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但是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自由创造力方面收效甚微,对于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造成了极大的阻碍。本文主要围绕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由创造力来进行阐述,并且提出了有效的策略,希望对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带来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与常识同行     
春燕衔泥,莺飞草长、落木萧萧、冰封万里……活在自然中,要懂自然的规律与常识。人人生而平等、人人有追求自由与幸福的权利……活在人类社会中,要懂社会的规则与常识。常识看似朴素简单,但没有驻扎在每个人心中。我们呼唤常识,我们要与常识同行。  相似文献   

17.
郭志明 《江苏教育》2008,(14):56-57
语文是富含灵气的学科,老师要带着学生一起去充分领略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所承载的丰富和厚重,更要善于经营生机勃勃的课堂,以自己的聪颖伴着学生徜徉在语文的海洋中,汲取语文之灵气,自由翱翔灵动的思维。通州实验小学王笑梅老师以自己独特的语文素养和机智让语文教学充满灵气。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中等职业学校中语文课的课时量相对其他职业技能培训专业来说较为要少。但并不是说语文教学对于中职生不重要,语文知识对未来中职生的发展,甚至要比专业知识还要重要。由此,在中职学校教学中语文教学同等重要,这就需要中职学校的语文老师对教学方法不断的进行探索与研究。本文首先对中职语文教学的性质分析介绍,随后又指出了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在对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不断探索与思考中,最终实现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保障中职语文教学的不断前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语文到底有哪些性质 ?根据这些性质 ,在语文教育中又应该采用哪些相应的操作策略 ?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一、语文的“工具性”与“实践”的教育策略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 ,工具性是语文的重要性质。为什么说语文具有工具性 ?因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课程标准》)。试想 ,如果离开了“语”和“文”,“交际”如何进行得了 ?既然语文是交际的工具 ,那么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就应该是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只有当言语能力发展了 ,“交际”方可成为可能。因为要“交际”,所以就一定要有“言语能力”。言语能力如何形成 ?靠“实践”…  相似文献   

20.
吴旭 《农村教育》2002,(8):45-45
创新教育工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必须以人为本要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的创新潜能充分释放出来,就必须给学生以自由思考、自由想象的时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