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不再出现“应用题”名称,而代之以“解决问题”。强调通过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脱离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活动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难发展的。因此,落实“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目标是做好“解决问题”教学的关键之一。人教版教材从二年级开始设立“数学广角”单元,苏教版教材从四年级开始设立“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重点落实“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目标。而北师大版教材将“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融入到各章节中,井未设立固定的单元。这几种版本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部分的素材选择、策略呈现都显得比较零散、孤立,缺少系统性、层次性,因此部分教师教学时感到比较吃力。我们希望通过这个专辑,梳理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经验,并结合一些典型内容展示如何落实教学目标,让更多的教师在教学时能关注策略的形成过程、策略的价值、策略背后的思想,而不是把策略当结论性知识或程序性技能传授给学生。  相似文献   

2.
小学“解决问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培养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及发展智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低年级学生解答简单“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对后面“解决问题”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自己平时的“解决问题”教学实践,就培养小学低段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解决问题”与传统的“应用题”教学意义不同.应用题是一种“现成”的问题,而“解决问题”则是一种“现实”的问题.可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在“解决问题”教学中依然沿袭的是“应用题”教学的思路.老师们津津乐道于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和各种巧妙的解法。而对“解决问题”本身的意义却弃之不顾,久而久之,“解决问题”就不再跟“实际应用”相接轨,而成了单纯意义上的“应用题”了.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背景下,原有的“应用题”教学典型模式与现在的“解决问题”教学典型模式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联系与区别?辩证地分析、比照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的优势与不足,能帮助教师更快、更好地完成从“应用题”教学到“解决问题”教学的转变,能为“解决问题”教学提供启示、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传统的“应用题”到“解决问题”是新课标引领下教材内容编排改变最大的部分之一。“解决问题”替代“应用题”是“穿新鞋走老路”吗?“应用题”与“解决问题”,究竟有何变化呢?教师在用着“解决问题”的课本,是否仍进行着传统的“应用题”教学呢?抑或抛弃应用题教学,重新摸着“石头”过河呢?  相似文献   

6.
“解决问题”教学的目标为体验过程、形成策略、提高能力、发展思想。而策略的形成过程也是体验的过程,形成策略是提高能力、发展思想的载体,因此我们以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为着眼点探讨“解决问题”的教学。2008年“暑假备课·数学”专辑梳理了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分析了学习解决问题策略的三个阶段,即潜意识阶段、明朗化阶段、深刻化阶段,并提供了部分典型内容的9篇教学设计。2009年“寒假备课·数学”蒋继续围绕做好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组织教学设计.本期以人教版“数学广角”典型内容的教学设计为主,下期将以苏教版和北师版的内容为主。我们希望通过“解决问题”的典型内容的教学设计,以点带面,引导教师思考如何在实践层面有效落实“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数学新课程标准》把传统教材中的“应用题”改为“解决问题”,这样使新教材充满生命活力.作为一线数学教师的我们,要想做好新课程下的“解决问题”教学,就应该大胆在教学中实践,借此提高“解决问题”教学的技艺.  相似文献   

8.
“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而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又是关键,它既是学生对所学概念、计算知识的实际应用,又是学生以后学习复合解决问题的基础,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还存在许多困难。  相似文献   

9.
1.1调查目的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解决问题”的教学理念逐步融人到了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然而在现实的课堂上.仍然存在很多令人担忧的现象。为了了解当前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现状.找到培养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起点和切入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解决问题”的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解决问题”是这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中变化较大的内容之一,给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也带来较大的挑战。淡化类型后,教材按怎样的线索编排“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如何与运算的意义密切结合?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的重心如何把握?如何处理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和思考。一些专家和一线教师来稿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在实践中的经验与思考,特别是浙江省特级教师、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组成员朱德江老师的一组文章(本期起连载),阐述了新课程下“解决问题”的基本理念、教材编排特点、教学策略、教学案例与问题思考等,对大家如何进行“解决问题”教学改革有进一步的帮助,希望这个“‘解决问题’教学研究专辑”对您的教学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一、有关“解决问题”教学中的问题(一)“解决问题”教学目标如何把握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中没有了以往教材中“应用题”的编排,而安排了若干“解决问题”的单元,很多教师对如何把握这部分的教学要求,以及它和以前的“应用题”教学有何区别等存在疑惑,所以在这里首先说明一下。  相似文献   

12.
匡正“解决问题”中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材的变化引发出教师诸多的困惑.其中体现在“解决问题”这方面的最多。很多老师感到迷茫:解决问题,路在何方?还有不少老师难以割舍传统应用题教学的情结.发出了“不要让‘解决问题’成‘问题'”的呼声。笔者认为.要探索新课程下的“解决问题”的出路.让“解决问题”的路越走越宽.我们有必要认真反思、辨析一下“解决问题”教学中大家普遍关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有关“解决问题”教学中的问题(一)“解决问题”教学目标如何把握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中没有了以往教材中“应用题”的编排,而安排了若干“解决问题”的单元,很多教师对如何把握这部分的教学要求,以及它和以前的“应用题”教学有何区别等存在疑惑,所以在这里首先说明一下。  相似文献   

14.
一、教材分析 随着数与计算内容的延伸,解决问题的范围也随之扩大。在“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和“小数的初步认识”中,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巩固以前所学过的一步计算解决问题和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在“统计”中介绍了平均数的概念及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在“面积”中学习有关长方形、  相似文献   

15.
解决问题教学是一个非常时髦和富有研究价值的话题.“解决问题”是人教版教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融入了人性化、生活化的理念.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天真的心.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在传统应用题的“扬弃”中让新课程“解决问题”教学一路走得更好?学校曾经开展了关于解决问题教学的专题研讨。  相似文献   

16.
让云娟 《考试周刊》2011,(86):76-77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是《数学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解决问题”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将数学问题置于对话式的语言、生活化的生动情境之中.融人了人性化、生活化的理念,使应用题充满生命活力。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教学一线的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好“扬弃”,让“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更好地完成呢?下面我结合二下“解决问题”的教学谈谈困惑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目标中将“解决问题”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和“情感与态度”并列起来,不再单独设置“应用题”教学,这是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与原大纲下的最大不同。“解决问题”是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的桥梁,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基于笔者的教学实践.对“解决问题”目标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8.
“解决问题”对我国数学教育工作者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解决问题”又赋予了新的涵义。为了防止将“解决问题”异化为传统意义上的解题活动,有必要对课程标准中的“解决问题”教学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解决问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有别于传统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同时也体现了数学学习的应用价值。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总是无法有效突破“解决问题”内容的教学,未能真正达成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始终未能得到有效提高。显然,“解决问题”成了师生的一个“大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现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此谈一些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下,“解决问题”的教学不再是以例教题、分类教学的方式,而是与各领域的学习内容紧密结合,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动手实践的时空,变“教解法”为“策略指导”,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思考的过程,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淀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基于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又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的整理和复习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