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据分析法研究弹力带抗阻练习对4-6年级学生位移速度的影响,经过8周的弹力带练习对比试验,得出数据。最后通过总结、整理、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弹力带抗阻练习对4-6年级学生的位移速度有显著影响。2.使用弹力带抗阻练习的学生的位移速度显著高于未使用弹力带阻力训练的学生。3.较单一的弹力带抗阻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位移速度。  相似文献   

2.
张士坤  顾美玲 《健与美》2023,(2):138-140
“双减”政策出台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要求进一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优化体育锻炼方法,提高学生运动能力。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探讨弹力带训练对小学高年段学生握力、掷实心球成绩的影响。研究中抽取某小学高年段学生4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名;实验组采用弹力带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训练方法,进行为期8周、每周3次、每次40分钟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弹力带练习能有效改善实验对象握力、掷实心球成绩。因此在小学高年段体育课中可以加入弹力带抗阻训练,同时应制订上肢力量训练计划,确保弹力带练习动作正确、安全。  相似文献   

3.
健身10分钟     
王新凤 《健与美》2020,(5):15-15
弹力带硬拉本期介绍的动作是弹力带直腿硬拉,如果没有弹力带也可以用小哑铃替代,甚至徒手练习也是可以的。这个动作对臀部有很好的美化效果,臀部会变得紧致而上翘,不仅会凸显身型的S曲线,还会更好地保护下背,防止下背部酸痛和疲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长期弹力带运动改善高龄老年人工作记忆的效果,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探究可能的脑机制。方法 将60名高龄老年人随机分为弹力带组与对照组,弹力带组接受16周、每周3次、每次40 min的弹力带干预,对照组保持原有生活状态;采集实验前后受试者完成工作记忆任务期间的前额叶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反应时的时间×组别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正确率的时间×记忆负荷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正确反应率的时间×组别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氧合血红蛋白结果显示,9条通道组别×时间×记忆负荷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规律性中低强度弹力带抗阻运动能改善高龄老年人的工作记忆表现;在低记忆负荷时前额叶激活不明显,中、高记忆负荷时双侧腹外侧前额叶、左背外侧前额叶、左额极区显著激活,这种前额叶激活优化模式可能是弹力带抗阻运动改善工作记忆的脑机制。  相似文献   

5.
李玉龄 《新体育》2023,(20):49-51
文章将弹力带应用于中学排球教学,通过对照实验分析了弹力带的应用对学生排球专项体能和技能发展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后,应用了弹力带的实验班学生排球专项体能和技能水平更高,两班的排球专项体能和技能测试数据出现了显著差异(P<0.05)。可知,弹力带在中学排球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排球专项体能和技能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是非常值得尝试和推广的一种体育教学辅助器材。  相似文献   

6.
健身10分钟     
王新凤 《健与美》2020,(2):15-15
紧致美背背部与臀部的关系非常密切。背部收紧而有力,可以更加凸显臀部的曲线。反之,背部松弛而无力,则臀部无法表现得更加完美。那么,本期向大家介绍一个可以紧致整个后背的、简单易行的动作一双臂弹力带俯身划船。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国内外可变阻力训练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发现:可变阻力训练在医疗康复、运动康复、力量训练、神经肌肉协调等方面都有不错的效果;可变阻力训练是一种符合人体运动方式、能够较好地刺激肌肉发展的训练方法;在3种主要的可变阻力训练方法中,铁链阻力和弹力带阻力具有设备简易、操作性强、项目契合、简单便捷等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董琪 《体育教学》2022,(4):75-76
<正>立定跳远是初高中及大学阶段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项目之一,也是浙江省体育高考四项术科测试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立定跳远分为预摆、起跳、腾空和落地缓冲四个阶段,在平时上课训练中常会进行原地纵跳、收腹跳等一些徒手练习,这些方法枯燥乏味且效果不佳。弹力带具有质量轻、便于携带、可调节阻力大小、安全性高、趣味性强等优点,本文利用弹力带结合立定跳远的专项技术设计了八种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9.
主要采用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通过将弹力带作为一种辅助练习应用于标枪教学与训练中,并验证弹力带辅助练习可有效改善技术动作以及提高标枪运动成绩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学校体育》2020,(11):38-39
<正>弹力带具有安全、便携的特点,被广泛用于教学中,深受广大运动人士的喜爱。在日常教学中,利用弹力带进行体育项目的辅助教学,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对平时教学中常用的弹力带使用方法进行总结,希望抛砖引玉。一、弹力带在跳绳练习中的应用1."捆绑"双臂跳绳练习目的:解决学生在跳绳过程中上臂远离身体而造成摇绳路线过长,浪费体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实心球是初中体育教学的一部分,对发展初中生的力量尤其是上肢力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心球教学中,运用弹力带开展辅助教学及训练时应考虑实心球项目特点和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遵循动作精简、易学、易练原则。弹力带在实心球技能教学辅助与纠错中的使用,主要为小阻力的模拟投掷及小强度、短间歇的局部动作强化练习。针对实心球项目特点与初中学生水平,总结出适合初中学生的弹力带上肢、下肢、核心力量抗阻训练组合,有效提升学生实心球专项力量素质。  相似文献   

12.
陈志淮 《健与美》2023,(1):44-49
<正>弹力带已经成为许多家庭训练场景和商业健身房的主打训练工具之一。它们材质轻盈,便于携带,也不需要很大的存储空间。如果你能熟练掌握弹力带的用法,就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肌肉锻炼,而且强度绝不缩水。如果你认为所有的弹力带都是相同的,那就错了。弹力带有不同的材质、功能和价位,总有一款适合。弹力带主要分为两类:单片式弹力带和复合弹力带系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高龄老年人在完成工作记忆任务时前额叶的激活模式,并结合行为学表现评价急性弹力带运动对其工作记忆的改善效果。方法:招募20位高龄老年人,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采集N-back任务和前额叶皮层的激活情况。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实验条件、记忆负荷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以及简单效应。结果:运动条件的正确比例分数显著高于控制条件(P=0.01),正确率显著高于控制条件(P=0.02),7条通道的激活水平均表现为运动条件显著高于控制条件。结论:中低强度的急性弹力带运动可改善高龄老年人的工作记忆表现,对中、高记忆负荷影响具有选择性,可通过提高背外侧前额叶和额极区的激活水平改善工作记忆。  相似文献   

14.
姚瑞 《中华武术》2022,(2):41+44-45
健美操作为一项备受欢迎的运动,在学校中发展迅速,尤其是竞技健美操对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本研究将弹力带训练法应用于健美操训练,以信阳师范学院健美操班学生为例,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训练8周后,测量实验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弹力带训练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力量素质,也对身体姿势控制能力有一定作用,从而也增加了训练方法多样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湖北体育科技》2019,(6):509-513
目的探讨健步走、弹力带和哑铃练习不同运动方式对蒙古族中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蒙古族中年原发性高血压男性患者21名,随机分为3组,每组7人,分别进行为期13周健步走、弹力带和哑铃练习、健步走+弹力带和哑铃练习等不同运动方式的干预,并测试受试者的相关指标变化。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各组受试者身高均无显著性差异,体重及BMI虽有所下降,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干预前相比,各组受试者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并以收缩压下降最为明显,随着运动干预时间的延长,MSO组受试者血压下降最为显著(p<0.01)。结论采用13周的中低强度的健身走、弹力带和哑铃练习、健身走+弹力带和哑铃练习3种不同的运动干预方式,对蒙古族中年高血压患者的身高、体重和BMI影响不大,但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以收缩压下降最明显,并且健身走+弹力带和哑铃练习这种综合运动干预方式的降压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中国学校体育》2021,(9):65-66
<正>一、上肢力量练习主要锻炼肌肉:肱二头肌、三角肌、胸大肌、斜方肌等。动作方法:学生双脚开立与肩同宽,将弹力带踩在双脚下,双手分别握住弹力带两端,拳心相对,屈臂提拉,然后回到起始位置,反复练习。也可以采用直臂前平举提拉、直臂侧平举提拉、弹力带交叉提拉等方式(图1-1~图1-3)。10次/组,练习2~4组,组间休息15s。  相似文献   

17.
严蓓  ;陈建德 《游泳》2014,(5):70-75
蝶泳池边练习的设计更重视多关节和多肌群的协同传导发力。这些练习专门为完善蝶泳技术和提高效率而设计,只需要使用一些简单的器械(弹力带、哑铃、拉力器、瑞士球等),而且可以在池边练习,不受场地条件的限制。通过这些练习可以有效发展蝶泳所需的专门力量(上肢、躯干和下肢),提高运动员蝶泳技术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弹力带作为一种新的阻力训练器材出现,因其使用简单方便、效果明显受到人们的喜爱。纵观我们的雨天室内课,一方面是体育器材亟待开发,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力量素质有待提高。考虑经济实惠、器材易得、学生力量承受度等因素,笔者选用了宽松紧带代替弹力带的方式在室内课进行教学,以松紧带操的形式进行小力量练习。通过松紧带的阻抗与伸拉运动,发展学生肩、腰、背和四肢肌肉力  相似文献   

19.
方杰 《体育师友》2017,(3):31-32
随着现代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科学化、专业化,各个运动项目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学生的力量素质是各个运动项目的基础,在学校课余训练中力量素质的高低和训练水平决定着学生运动员成绩的好坏。针对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经过多次的实践练习摸索出一些适合学生练习的弹力带练习方法,用来提升学生力量,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探究铁链、弹力带与恒定阻力结合的可变阻力训练方式对爆发力的影响。研究方法:检索铁链、弹力带与恒定阻力结合的可变阻力训练相关研究文献,将最大力量、动作速度和功率输出3个指标与恒定阻力训练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较多的研究显示,铁链、弹力带与恒定阻力结合的可变阻力训练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恒定阻力训练,在最大力量、动作速度和功率输出方面让训练者获得更大的效益。也有部分实验显示,可变阻力训练虽然取得了效果,但未见明显的优势。结论:铁链、弹力带与恒定阻力结合的可变阻力训练对爆发力影响总体是正向的,但内在机制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