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兰州读书的时候,常听当地的人说“贼可爱、贼聪明、贼讨人喜欢、贼漂亮”之类的话,还以为当地文明到连“贼”都可爱、都讨人喜欢了,直到有人说我刚剪的刘海“贼可爱”时,才知道“贼可爱”并非主谓结构,“贼”是副词。“很;非常”的意思。而且随着读书的南下,发现远不止兰州人这样说,其他如吴语区的上海、北京官话区的北京、冀鲁官话区的天津和山东的一些县市、东北官话的长春、沈阳等也都用“贼”来修饰形容词以示强调。闻“贼”色变的“贼”字给人的不仅仅是一种厌恶、害怕的感觉和心理,同时也有着极为丰富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史书中有“席父宠”一词,如:“(严)世蕃短项肥体,眇一目。由父任入仕,以筑京师外城。……剽悍险贼,席父宠,招权利无厌。”(《明史》卷308《奸臣传》)  相似文献   

3.
《论积贮疏》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1) 这个“以”是结构助词,用在状语和形容词谓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结构助词“地”。相同的用法如《古诗十九首》有“相去日以远,衣带日以缓”。2) “是”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词,因为这是汉人的文章,魏晋以后“是”才逐渐孳生了作为判断词的用法。3) “贼”在甲骨文象人臂怀抱儿童被外来的戈所伤害之状,本义是“害”,这里正是这个  相似文献   

4.
最近,学校里来了一个新同学是东北人,说话带着浓浓的“东北腔”,闹了一些小笑话。就说昨天吧,朋朋告诉我:“那个东北来的同学说我们学校的学生‘贼’很多。”我很惊讶地问他别人的原话是怎么说的。朋朋绘声绘色地说:“你。们学校的学生贼多!”哈哈,原来是这样。这里的“贼”字并不代表“小偷”,“贼”有时并不坏!为什么这么说?且听我慢慢道来。  相似文献   

5.
这又是一个关于贼的故事。是一个贼和三个画家或者说三个醉鬼的故事,是一个老人和三个青年的故事。故事的情节很简单:三个喝醉的画家逮到了一个贼,醉酒时“判处”贼死刑,继而和贼觥筹交错,最后和贼依依而别。所以,篇名叫做《一个幸运的贼》。  相似文献   

6.
寓言 贼和驴     
某贼姓毛。为了偷,他甚至把猫狗言、鼠雀语都学得惟妙惟肖。因偷技高超,每次作案都从未失过手。一天,贼在一殷实富户家收获甚丰,就又顺手牵走了一头驴。驴很听话,驮着主人失窃的东西,贼让它朝东,决不朝西。贼心甚喜,就把驴留下做了自己的脚力。  相似文献   

7.
1.你喜欢的电子游戏是:如选“角色扮演”,请继续做③题如选“冒险类”,请继续做②题2.想去哪里旅行:如选“印度”,请做④题如选“巴黎”,请做⑤题3.天气预报说会有雨,可是还没有下,着伞外出吗?如选“是”,请做⑦题如选“不是”,请做⑨题4.喜欢体育运动,但更喜欢观看:如选“是”,请做⑤题如选“不是”,请做⑥题5.不喜欢穿制服:如选“是”,请做⑧题如选“不是”,请做③题6.说“山”你会想起:如选“河”,请做⑤题如选“海”,请做⑨题7.暑假作业通常是到最后一天才做:如选“是”,请做⑧题如选“不是”,请…  相似文献   

8.
语法学界,有的把“努力”看作动词,有的把“努力”看作形容词。众说不一的原因,当然是“公”有“公理”,“姿”有“姜理”。形容词论者,认为“努力”具有和动词语法特征相对立的形容词的如下语法特征:(一)可以受“很”、“非常”、“极其”等程度副词的修饰构成偏正结构。例如:很努力排常努力极其努力相类似的形容词性偏正结构如:很美丽排常高兴极其聪明而动词一般不能构成类似结构。如:金很劳动械非常锻炼热极其奔跑(二)可以带“一些”、“一点儿”等补语构成补充结构。例如:努力一些奋力一点儿相类似的形容词性补充结构如:…  相似文献   

9.
古文今解     
文力 《初中生》2007,(4):1-1,14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以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相似文献   

10.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玩代汉语以双音词、多音词为主,随着汉语的发展,一些古代汉语的两个单音词已经凝固成为现代汉语的一个词了,其中有些词的使用频率又较高,这样,在古文翻译中容易将一些古代汉语的两个单音词误从为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使用频率愈高愈容易产生误解,如: 杜甫的《兵车行》:“禾生垅亩无东西。”这里的“东西”是现代汉语的常用词,当“物品”讲。按此理解,很容易将杜甫的诗句误译成“田地里什么都不长,一片荒芜”。实际上,杜甫诗句的“东西”是两个单音词,即表示方位的“东”与“西”。杜甫诗句的意思是禾苗…  相似文献   

11.
君云 《教师博览》2006,(3):49-49
“卿卿”一词,常用来表示对心爱之人亲呢的称呼。多用于夫妻之间。成语中的“卿卿我我”,在特定语境中也含有对被称呼人戏谑、嘲弄之意味。如《红楼梦》中有“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之语。  相似文献   

12.
仿拟,是为了使语言生动幽默、诗文别出新意而故意仿照既成格式的一种语言形式。仿拟在形式上是“旧瓶装新酒”,仿拟方法一般有仿词、仿句、仿文几种。巧妙地运用仿拟,能匠心独运地突出人和事物的本质,给人—种似曾相识而又出人意料的感觉,令读者耳目一新。1.仿词:比照现成词语,临时巧妙地仿造出新词语。仿词一般分为:(1)反义连用:以反义联想为基础,临时仿造出意义相反的词语。如:①读者定会觉得这是一条“新闻”,其实却是一条“旧闻”。(2)近义类仿:以近义、同义的形式,临时仿造出意义相近的词语。如:②过去,不识字…  相似文献   

13.
【欢音】     
又称“花音”。戏曲音乐名词。“哭音”的对称。欢音唱腔多用于表现抒情、明朗、活泼、欢快一类的情绪。地方戏曲“眉户”中的花音小调,如《割韭菜》、《采花》、《山茶花》、《太平年》、贼秋千》等均属于这一类。  相似文献   

14.
程度副词可分为“绝对程度副词”和“相对程度副词”两类。本文对辽宁省黑山县方言中几个“很”类(绝对程度)副词的用法进行了分析讨论,内容包括:副词的语法特征,如句法功能、组合能力与重叠形式等;副词所表程度义的等级性及其对所修饰成分的选择性;该副词与其他方言中相关、相类词的用法的异同辨折。  相似文献   

15.
序的别称     
《阅读与鉴赏》2002,(4):15-15
“序”是用于一部作品之首,它还有许多别称: ①“前序”:说明书籍速或出版旨意、作情况的多称“前序”。也称“开篇的话”、“写在前面”、“出版说明”等。②“引”:在叙事抒情学作品中,特别是长篇小说。在矛盾冲突展开之前,对人物的历史,所处的时代背景覆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先作的交代或提示的字一般叫“引”,也称“引子”或“楔子”。③“入话”:在古代话本里把“引子”称为“入话”。④“序曲”与“序幕”:歌剧、清唱剧等开场音乐称“序曲”;多幕剧的第一幕前用以介绍剧中人物的历史、剧情发生的原因。预示全剧主题的字称“序幕”。⑤“垫话”:曲艺节目中,相声演员演正式段子之前的开场白叫“垫活”。⑥“开词”:评话演员说正书前先诵的一段词称“开词”。⑦“开篇”:浙江一带的评弹,在演出前附加的唱段称“开篇”。⑧“书帽”:快书、大鼓在正式节目前加演的小段叫“书帽”。  相似文献   

16.
陈光新 《学语文》2000,(3):36-36
《世说新语》中有一则笔记,记的是: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之人。歆曰:“本所以疑,王为此耳。既已纳其所托,宁可以急相弃耶?”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程度副词“贼”和“超”分别进行了“社会调查”和“网上语料考察”,根据所得数据对比分析了“贼”和“超”的使用情况,探讨二者的使用差异及相关问题,诠释了问卷调查与网络考察结果有出入的原因。发现“贼”由方言词渗透进普通话词“;超”由书面语词转化为口语词。这两个词使用率已超过了一些常用的程度副词。  相似文献   

18.
上一期,我们给大家讲了一回“暑期抓贼100”的故事,本期咱们──最新消息:于岩和马辉的“暑期抓贼100”计划的最终结果出来了,一共抓了11个贼。这个“成绩”距离计划的100个差得真是太远了!这个结果说明了什么?或许是于岩和马辉哥俩儿还不大“专业”?比不上经过正规职业教育和专门训练出来的正牌警察那般“火眼金睛”,能一叨一个准,一抓一个着。或许也说明如今北京城里的贼毕竟没有那么多,加之正牌公安天天忙着“沉重打击”,贼们早已急急如丧家之犬,惶惶如漏网之鱼?话说回来,如果堂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善之地,贼…  相似文献   

19.
<正> 一般说来,英语拟声词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用来摹仿事物的声音而不代表发声物本身的词,如:click,bang,tick-tock,clip-clop等。第二类是既摹仿事物的声音又代表发声物本身的词,如:cuckoo,ping-pong,meow,moo等。第三类是指声音象征(sound symbolism)的词,即某一字母本身的发音能象征某种概念、意境或气氛等,使人引起联想的词。如snake中的s音,会使人联想到许多事物的相类似的声音,比如风的“嗖嗖”声、水的“沙沙”声、蛇的“嘶嘶”声等等;如m是低沉的鼻音,可象征蚊子的“嗡嗡”声、昆虫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篇不乏幽默和滑稽的小小说。小说一开篇就说“开始,他不是一个贼”,是啊,谁生下来就是贼呢?贼,不都是后天滋生的吗?这个开头看来简单,其实极具椰揄、诙谐的因素。紧接着作者设计了“他(贼)”四次上楼找“张贵”的情节,每次上楼时,要么没碰到人,要么碰到了,却都是些连“眼皮都没抬一下”的人,这足见楼里的人是老死不相往来的,是互相毫不搭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