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午餐这一环节上,针对幼儿吃饭速度、数量上的差异,我们进行了"分人定组"实验. "分人"即班上两位老师一位保育员明确分工,两位老师分别负责一半幼儿的菜和汤,保育员负责全体幼儿的主食;"定组"即按吃饭速度把幼儿分为四组,每位老师负责两组.餐前准备时,吃饭较慢的幼儿可先洗手用餐.  相似文献   

2.
幸代萍 《贵州教育》2009,(19):18-19
一、问题与现状 当今幼儿园对幼儿的管理大多实行的是“两教一保”的管理模式,即一个班级由两个教师、一个保育员进行管理。教师主要负责对幼儿进行五大领域的教育、家长工作、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保育员则主要负责幼儿日常生活的管理、环境的清洁与消毒、配合本班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工作。由此可见,教师的工作重心在“教”,  相似文献   

3.
随着幼教师资培养数量的不断增加,幼师毕业生分配已趋饱和状态。但是,当前大部分幼儿园的保育员队伍素质偏低。针对这种情况,为贯彻“保教并重”的原则,我园自1998年9月开始实施“一主两副”制度,即在幼儿园一个班中配备三位教师,不配保育员。其中一位教师担任班主任(主),其他两位教师配班(副)。三位教师共同承担本班的教育和保育工作。也就是说,三位教师既是教师又是保育员,全面负责幼儿的一日生活和学习。在人员安排上,我们的原则是每班配备一位有三年以上教龄的有良好管理素质和教育能力的教师担任班主任,  相似文献   

4.
最近,班上出现个别幼儿对保育员张老师、高老师不礼貌的表现。两位老师带班时,孩子们浮躁不安,并流露出不喜欢的情绪。看来,两位老师管理幼儿生活的时间多,和孩子们感情交流的机会少,孩子们还不了解她们工作的重要性。于是,我组  相似文献   

5.
魏龑  朱蕊 《学前教育》2004,(2):32-32
盥洗室是保育员的主战场,如何在这方天地里为孩子营造快乐、提供便利,不仅需要保育员具备出色的统筹能力,而且需要保育员有精湛的专业理论。这样,洁净、温馨、错落有序的后勤“大本营”,才能像一株庭边幽兰,给予离家在外的孩子们以更含蓄、更细腻的情感教育与关怀。从以下这组随笔里,我们不难体察出保育员老师在养成教育中的良苦用心。无论是饮水桶边的记录条,香色各异的小皂盒,还是水龙头上的旋转记号,便坑两侧的小脚印,所有这些既源于保育员对幼儿的观察了解,更源于他们对工作的潜心研究。在与幼儿的朝夕相处中,保育员想方设法为孩子的自主成长搭建了舞台。我们深信:当每一位保育员都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时候,幼儿园才是欢笑永驻的乐园。  相似文献   

6.
镜头一:小1班中午,在幼儿用餐前,老师提醒幼儿用餐时要注意保持桌面干净,告诉幼儿将骨头等放入盘中。然后组织幼儿用餐。保育员等幼儿用完餐后,再将桌子擦干净。老师多次提醒幼儿要注意保持桌面整洁,对吃饭干净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对个别不注意卫生的幼儿给予了批评。一段时间后,这个班的幼儿用餐卫生习惯却不尽如人意。幼儿的桌面有米粒、菜汤等,吃完的骨头盘中、桌上都有,地面也很脏。镜头二:小2班中午,在幼儿用餐前,老师提醒幼儿用餐时要注意保持桌面干净,告诉幼儿将骨头等放入盘中。然后组织幼儿用餐。在幼儿用餐过程中,保育员只要发现…  相似文献   

7.
2008年6月30日,市府大楼幼儿园召开了“共筑和谐、走进童心”研讨会。由教师张文革、保育员贾庆芬两位老师分别从以身作则、班级管理、家长工作、保教工作等方面进行经验汇报,班级老师、负责亲子班的老师、保教主任及家长代表从不同的视角介绍了两位老师的情况。她们所取得的成绩正是幼儿园近几年来一直倡导的“团结协作,做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的一种精神体现,弘扬的是一种“和谐的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保育员配合教师指导区域活动的水平,我们组织她们学习了有关幼儿游戏的特点,游戏与幼儿发展的关系,教师指导的艺术等理论性文章。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这样做对保育员帮助不大,造成理论和实践两张皮,区域游戏仍然存在盲目指导、表面化指导的问题。于是,我们改变了方法,采取“倒挂式”学习,即先观摩活动,后讲评,最后有针对性地学习理论。一次组织保育员外出观摩回来后讨论,有位保育员认为,所观摩班  相似文献   

9.
在一次托班体育活动中,老师请保育员给每一个小朋友都戴上一个头饰。孩子们高兴得手舞足蹈。可不一会就有四五个小朋友摘下了头饰,边看边说,根本不听老师讲。有的小朋友是老师刚给他戴上,他随手就摘下来。我走过去问:“你怎么不戴呀!”她小嘴一撅:“太疼了!”在以往的3~4岁幼儿活动过程中,老师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总是把直观形象的头饰戴在幼儿头上。今天托班的老师也采取这种办法,我感到不适合。其一,2~3岁的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还不能理解头饰与自己的关系,因此在活动中尤其是在分角色  相似文献   

10.
一天下午离园活动时,我们班的保育员王老师给一些小朋友讲了一个故事。阳阳小朋友听了故事后。用胖乎乎的小手摸摸王老师的脸颊说:“王老师,你真有本领,没想到你还会讲故事!”听了这个4岁孩子煞有介事地说的话,我和王老师都禁不住笑了。阳阳的这番话,引起了我的思索。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以前我们确实忽视了向幼儿较为全面地介绍保育员的工作,致使幼儿只知  相似文献   

11.
又到家长接孩子的时间了,每到这时,也是我们老师最忙的时候。一位老师守在门口看着幼儿离国,另一位老师和保育员则忙着给幼儿找衣服,不停地问家长有没有孩子落下的衣服。真是忙得团团转。一个家长问:’“老师,孩子的蓝色牛仔衣呢?”我赶忙帮她找,可找遍了整个教室都没有发现,只好向家长道歉:“真对不起,不知被哪位幼儿拿错了,明天一定给你找回来,”这类事情时常发生.使我的工作很被动。小班幼儿穿脱衣服的闭力差,家长又怕孩子着凉,经常给幼儿穿很多衣服来园。结果,小朋友每次户外活动玩起游戏来就满身大汗,老师就把他们的…  相似文献   

12.
每周一次的卫生大检查(剪指甲)是我园的一项老制度了。尽管老师每周五都要下通知强调:“双休日请家长协助我们给孩子搞好个人卫生”。但是,周一检查指甲时,总有个别幼儿不剪,理由是“忘了”,“妈妈没时间”等。剪指甲对幼儿来说有两大优点:第一,有利于孩子的卫生。第二,避免抓伤别人。面对没剪指甲的幼儿,我忽然想到,如果班上的老师和保育员每人都随身带一把  相似文献   

13.
提起幼儿园的保育员,人们的脑海中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一位勤劳的阿姨正在幼儿的寝室中忙来忙去,一会儿为这个幼儿掖掖被子,一会儿去提醒那个幼儿起床小便。事实上,多年来,幼儿园的保育员就是被定位于负责幼儿生活的事务性的阿姨。  相似文献   

14.
盥洗室是保育员的主战场,如何在这方天地里为孩子营造快乐、提供便利,不仅需要保育员具备出色的统筹能力,而且需要保育员有精湛的专业理论。这样,洁净、温馨、错落有序的后勤"大本营",才能像一株庭边幽兰,给予离家在外的孩子们以更含蓄、更细腻的情感教育与关怀。 从以下这组随笔里,我们不难体察出保育员老师在养成教育中的良苦用心。无论是饮水桶边的记录条,香色各异的小皂盒,还是水龙头上的旋转记号,便坑两侧的小脚印,所有这些既源于保育员对幼儿的观察了解,更源于他们对 工作的潜心研究。在与幼儿的朝夕相处中,保育员想方设法为孩子的自主成长搭建了舞台。我们深信:当每一位保育员都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时候,幼儿园才是欢笑永驻的乐园。  相似文献   

15.
幼儿吃饭,司空见惯。如何才能使幼儿吃好饭,却大有讲究。人们往往注重幼儿饮食的质量,而忽视他们进餐时的情绪。比如幼儿园里有这种情况:一个幼儿举起小手要添饭时,教师说话了:“上课回答老师的问题,能这样积极就好了。”幼儿愉快的吃饭情绪和旺盛的食欲,经老师这么一说,几乎减了一半。还有一个幼儿在吃饭时做了一些小动作,老师  相似文献   

16.
小班的孩子饭量小,吃饭慢,有的甚至还要老师喂。我们尝试了以下的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两位老师分工负责,一位负责盛饭、添饭,一位负责盛菜、添菜。先由盛饭的老师视孩子饭量和进餐速度,盛上半勺或一勺饭,盛菜的老师跟着盛上半勺或一勺菜。由于量小,孩子很快吃完,我们马上又循环一次,并不  相似文献   

17.
一、教师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感染幼儿幼儿接受学习事物的能力非常强,模仿是他们重要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要在潜移默化中为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根据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的道理,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处处以身作则,做孩子学习的榜样,因为榜样有着巨大的感染力、说服力,它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记得有一次,班上一位小朋友自己动手画了两张小卡片来送给两位班主任老师,可是班上还有一位保育员老师,怎么办呢?我便利用晨间谈话时间,有目的地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有两所设备和食品质量都完全相同的幼儿园。但是,当调查人员对这两所幼儿园的幼儿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时却发现,甲园的幼儿身心都很健康,情绪也很愉快,而乙园的幼儿却身心健康状况较差。迥异的结果使调查人员十分困惑,他们经过认真的调查分析之后,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甲园管理幼儿吃饭的保育员态度和蔼,富有爱心,在幼儿吃饭时总是以微笑、鼓励对待和帮助幼儿,而乙园的保育员则对幼儿缺乏耐心与爱心,每逢进食就训斥幼儿,致使幼儿一到进食时就害怕、流泪,甚至小便失禁,进餐时情绪低落…  相似文献   

19.
今天,照例是学校“七色花”评比日(关于学生行为习惯的评比)。班队课上,由十位负责的班干部向大家宣布每人的得分情况。当报到就餐分数时,陶同学举起手,表示有疑问。我请他站起来。他说:“我应该是加5分,怎么给我扣了2分。”记分的陈同学站起来说:“因为你上两次吃饭说话,所以要给你扣2分。”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赋予了保育员明确的角色定位,“保育员也是教育工作者,其行为同样对幼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保育员应结合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实施教育,与教师密切配合,引导幼儿健康发展。”尽管有些幼儿园开始取消保育员岗位,通过两教一助、三教轮换等方式让教师承担起保育工作,聘请保洁员完成环境卫生工作,但对于大多数仍在使用保育员的幼儿园来说,如何提高保育员的素质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这组文章反映了目前研究人员和幼儿园业务管理者在保育员培养上的定位和思路。研究人员对于保育员的角色期待更多,关于培养途径的论述有部分理想化的成分,但也有助于一线教师和管理者看清问题。事实上,一线的做法也能给予研究者更多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