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里出现了两个让人头痛的倾向:第一.将科学按照“硬科学”(物理学)、“中硬科学”(生物学)和“软科学”(社会科学)的次序进行排列;第二,将科学著作分成技术型和普及型两类.按照这种排序和分类,硬科学和技术类著作获得了最多的尊崇,而软科学和科学普及类作品则遭到轻视.然而.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一种偏见.  相似文献   

2.
科学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古代社会人类对它的认识比较简单;演变至今,其涵蕴日趋繁富,它是由认识主体、认识过程和认识成果合成的辨证统一体。就其内涵而言,它有三个要义:一是指科学知识系统,二是指科学研究活动及其方法,三是指科学组织建制。就其外延而言,它的涵盖甚广,可对其作多种界分,但通常将其分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两大类。中世纪以后,自然科学率先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尔后,人文社会科学又从自然科学中独立出来,从而形成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一分为二或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鼎足三分之势。  相似文献   

3.
要使后勤服务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首先要使后勤工作者成为学校教育的内行,其次要制定出有激励作用的制度,同时还必须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4.
那杰  高飞 《现代教学》2010,(7):159-160
近年来,脑科学从基础研究向应用研究展开,已有了惊人的进展。自从人脑的高级机能活动可以安全地用脑图像表示以来,脑科学跨越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界线与许多不同的科学领域融合,使之应用于现实社会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纵观人类科学传播的历史,从前科学时代的自然传承到自发的科学传播,从科学普及到公众理解科学,人类科学传播的发展进程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公众对科学的认知、理解的深入过程是一致的。科学传播的本质在于构建科学与公众"共通的意义空间",架设科学与公众对话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实现科学与公众的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6.
<正>背景搜索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10卷大部头的书,更是一个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分值、题量、题型、测试材料、考查内容以及命题角度等方面对2006年高考语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作全面分析,重点考查了此部分选文特点以及试题设计,从中归纳命题特征与趋势。选文上,社会科学类文章成为考查重点,取材上注重人文性和地域性,语言在严谨中不乏生动与形象。试题设计上,信息的加工与处理仍是共同的命题立意,题目设置在兼顾各考点的基础上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同时,分省命题也凸现了不同的命题理念。  相似文献   

8.
"杜诗学"是王辉斌教授将文学史研究打通关中的重要一环。王辉斌教授对"杜诗学"的研究,不仅以"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为其学术准则,而且创获甚丰,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本文作者与王辉斌教授就其"杜诗学"深刻的对话,有利于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特别是"杜诗学"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尝试将提出问题的能力分解为情境、变量、表达3个要素,以SOLO分类理论为依据,划分为能力逐步提高的4个水平,并运用提出问题能力的要素水平细化分解表解析、诊断案例,旨在为评价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水平提供简易操作的标准,最终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相似文献   

10.
苏军 《上海教育》2014,(31):60-60
邻国又出新闻了,前不久,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学家中村修二共同获得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三人同时获此项奖,多少有些出乎人的意料,但一张统计数据,倒也很能说明这种现象的必然性。据悉,自1949年汤川秀树获得物理学奖以来,包括日裔学者在内,已有22名日本人获得诺贝尔奖,其中自2000年来多达14人。  相似文献   

11.
在我看来,作为目的的“人”包括“人文”、“人格”、“人生”三个方面,因而人的教育应该是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格养成的教育和人生发展的教育。入文是相对于科学而言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经济和管理都是社会科学,而人文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等。我们说人文学科,但不说人文科学,因为人文不是科学,而是价值、是判断、是解读。人类文明的进步从来都是科学进步与人文进步并举。如果说科学是为了做事,那么人文是为了做人,做有品位的人。科学告诉你什么是真理,人文告诉你说真话的价值。人文在清华有着深厚的底蕴和传统。在清华大礼堂中悬挂着一块匾,是清华1926级毕业生送给母校的礼物,上书“人文日新”四个字,就是一例证。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平等主义和社会分层”等五个范畴的矛盾的梳理,分析社会主义内部作为核心矛盾的“现代性问题”带来的危机,以及对应的包括“文革”期间“新思潮”在内的克服危机的努力。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对于1980年代的“知识转型”的讨论,指出1980年代并不是一个偶然的时代,它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的危机以及克服这一危机的思想和实践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从1981年黄典诚的固始寻根,到信阳学人的文化自觉,直到近年根亲文化概念的提出,历三十年。由此形成了中原寻根中的"信阳现象"。认真研究这一现象,对于深化中原寻根,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4.
真正的"起跑线",不在幼儿园,不在小学、中学,而在家庭。把各方教育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教育"格局。近年来,有一个观点大家耳熟能详,那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口号被很多家长奉为真理,也被不少培训机构拿来忽悠。笔者赞同一种看法:择校风的推高、奥数热的泛滥、学校承载的期待,莫不与"起跑线"论有很大关系。现在,我们有必要正本清源,搞清楚真正的"起跑线"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15.
刘鹏 《现代教育》2011,(8):59-59
会计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如果仅仅记住一些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学会应用,还要会活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于理论教学,将理论知识灌给学生,学生理解需要很长时间,严重影响了会计专业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完美结合,达到更好的效果,必须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依马克思恩格斯“人的科学”的有关论述 ,“人的科学”的深刻内涵在于 ,它是人以人性化的自然科学为基础 ,在实践中自我实现的产物 ,其核心是“人的本质” ,它的外在展现即“人的存在” ,其历史发展的理想状态即“人的整全”。  相似文献   

17.
唐先生是个退休工人,军人出身,不赌钱不好色不抽烟不喝酒,也从不惹是生非,是一个活得很安分的男人;但他绝不是那种活得很面的老实疙瘩,惹恼了他,也会充老子骂娘,训得人脸上冒黑气。这样一个男人,回家竟然没了脾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再是"圈养式"课程,不再是教师一成不变地上演"教案剧",要求教师对文本进行静态的硬性预设的同时,更要追求课堂现场的软性生成。本文以生命哲学研究理念为依据,对语文课堂教学不能仅停留在通用性上,而是向个性化、主体化转化进行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几年,在以电视为媒介的大众传媒中,逐渐形成了两种关于“建国六十周年”和“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叙述策略。前者通过把50-70年代叙述为“激情燃烧的岁月”,使得革命历史不被作为异质性的存在,而缝合了七八十年代之交的历史断裂;后者则把90年代中期的下岗事件书写为一种个人的创伤体验,通过成功地治愈伤口而完成对当下社会的认同。这样两种策略不仅使得七八十年之交的“伤痕”获得修复,而且对于90年代中期出现的“改革共识”的破裂也做出了适当的响应。也就是说,一种日渐显影的主流意识形态不仅使得50-70年代的革命历史和80年代以来的现代化历史被顺畅地组接在一起,而且使得改革开放内部的裂痕也获得某种程度上的修复。因此,缝合断裂和治愈伤口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确立文化领导权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20.
《狂人日记》这部小说的开篇鲁迅以黑夜和月亮为切入口直入狂人的内心世界。以狂人口吻发现黑夜,重新发现月光,扣问了现代社会中个体生命的情感状态和精神结构,完成了狂人与常人的对话。而在这场审美顿悟中,鲁迅以一种中年的眼光来判断人事,以一种新文学的文化身份去关照社会异己的存活、人际关系、繁衍教育等社会问题,探讨现代社会的运行机制。月光也是狂人发现"真美",以"美"育人的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