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记载左光斗对史可法的一番话,共53字,文末作者还特意说“狱中语”乃其宗老(左光斗之女婿)“亲得之于史公”,明其无欺。查《明史》左、史之传,均无记载,倒是钱钟书先生经过考证,发现左光斗的“狱中语”还有三种说法。一是史可法《忠正集》中...  相似文献   

2.
《左忠毅公逸事》是清代文学家方苞的一篇著名散文.这篇文章记叙了明末东林党成员左光斗的生前逸事.左光斗(1575—1625),字遗直,安徽桐城人,明万历(神宗朱翊钧年号)三十年进士,曾任御史、左佥都御史.明神宗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社会矛盾激化.万历二十二年,无锡人顾宪成被革职还乡,与高攀龙、钱一本等人在东林书院讲学,议论朝政.他们的主张和见解得到部分士大夫的支持,并因此而被称为“东林党”人.左光斗是东林党重要成员之一.熹宗时,宦官魏忠贤专权,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等因弹劾魏忠贤而被捕.左天启(熹宗朱由校年号)五年死于狱中.“忠毅”是左光斗死后的谥号.这篇文章记述了左忠毅公生前的两件小事.这两件小事不见于史传,故称“逸事”.逸事同“轶事”,只记述散逸之事,对死者的世系、名字、爵里、寿年以及其他生平事迹,不作全面的记载,它是“传记”的一种变体.  相似文献   

3.
朱明同学问:《左忠毅公逸事》既然是记左光斗的逸事,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的笔墨来写史可法?这与文章的中心有什么关系? 这是以宾托主的艺术手法。文章首先正面描写主要人物左光斗。写左光斗勤于国事,不辞辛苦,发现和选拔人才,再写左光斗身陷狱中,心系国事,坚强不屈。直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细节来刻画出左光斗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为拯救国家而爱护人才的光辉形象。其次,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写史可法的逸事来衬托和突出左光斗的形象,运用了以宾托主的手法。文中写史可法有三处。一写左光斗被陷下狱,史可法冒死探视。看似写史可法的情深,实则为了显示左光斗的威武不屈、大义凛然的精神品质,也表现了左光斗平素对史可法的义重如山。二写史可法奉命守御,勤于军务。史的忠于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善于通过对人物行动的编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把人物心理的底蕴,灵魂的奥秘依附在人物的行动中显露出来。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在表现左光斗的性格特征时,就充分地运用了“以形传神”的传统手法,抓住左光斗几个有典型性的行动描写,来揭示其内心世界。左光斗的爱国精神、正直性格,正是通过“微行”选拔人才,在牢中“倚墙而坐”,训斥史可法等一系列行动来体现的。  相似文献   

5.
《左忠毅公逸事》是高中第四册的新选教材。作者方苞,是清代著名的桐城派散文作家。这篇作品记叙了明万历进士左光斗的生前逸事,赞扬了他不畏权贵,置个人生死荣辱于不顾,以浩然正气与阉党魏忠贤之流进行坚决斗争的精神和高尚情操,同时,也表现了左光斗与史可法之间的深厚情谊。突出了左光斗的知人卓识。左光斗(1575—1625)字遗直,因弹劾魏阉三十二斩罪,被陷下狱,死于牢中。忠毅是他死后的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第四册《左忠毅公逸事》有“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这样一个判断句。对于“左公甥”三字,课本没有注释,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译作:“是左公的外甥。”我们这里的语文老师也是这样给学生讲的。可是,据马其昶《左忠毅公年谱》记载,方涂山是左光斗的女婿。左光斗三十九岁至四十五岁擢御史台,候命归里,在家住了六、七年。左光斗“家居时,与农方公友善。方招饮,有子八岁侍公。问‘读何书’?对曰:‘读杜诗’。曰:‘能诵  相似文献   

7.
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全文仅五百余字,然而读完以后,左光斗的音容笑貌即清楚地呈现在眼前。文章有如此感人的艺术效果,这和作者采用了独特的刻划人物的艺术手法有很大的关系。一、选择特定的角度,撷取典型的素材,从一个侧面突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左光斗是明朝重臣,又是与阄党针锋相对作斗争的耿介忠烈之士。可写的书迹很多。但作者没有涉  相似文献   

8.
朝万历年间,左光斗蒙冤受刑,关进东厂大牢。其弟子史可法化装为清洁工人狱探望。见左光斗“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不由抱着左光斗的膝盖泣不成声。左光斗已“目不可开”,听出是史可法,“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斥道:“不中用的东西!这是什么地方?!国事  相似文献   

9.
《左忠毅公逸事》是清朝初年桐城派古文家方苞的一篇著名文章.它记述明朝末年东林党成员左光斗的生前逸事.所谓逸事,就是正史所未收所未载,世人所不大知道的事迹.但这些事迹,又很足以表现其人的性格、品德、情操和业迹的,而不是一般的平庸的无足轻重的琐事.  相似文献   

10.
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全文只有四百八十余字,但故事动人心弦,人物栩栩如生,寓意耐人寻味,确是一篇精粹的短文。这是一篇记事。记述关于左光斗的传闻。左光斗,明朝人,官至御史,是东林党重要成员,曾上书弹劾魏忠贤,被陷下狱,死于狱中。这篇文章写的故事与当时的政治斗争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马志伦 《学语文》2012,(3):23-24
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是他记事类文章中的精品。全文寓情于事,以形传神,和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的写法类似;又以左光斗和史可法师生之间的互衬,凸显人物的光辉形象,这又和韩愈《张中丞传后序》的写法相仿。  相似文献   

12.
作为有近二十年教龄的教师,对文言文的经典篇目(沪版高一册)《左忠毅公逸事》(以下简称《左》文)的教学似乎驾轻就熟,非常顺利地完成了基本教学内容,按照习惯,总是要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随意谈谈学习课文后的感想。多数学生皆表示为左光斗的“忠毅”品质所感动,也对作为左光斗学生的史可法表示出极大敬意。可是,一位学生却对别人的发言似乎很不以为然,不停地摇头、嗤笑。我用目光询问他,示意他谈谈想法。没想到他的一番话使我无法顺利结束这篇课文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第四册《左忠毅公逸事》:“左忠毅公视学京畿。”课本注:“视学京畿:任京城地区的学政。”笔者以为此注疑点有二:一是这里讲的是左光斗做什么事情,而不是讲他担任什么职务;二是“学政”这个职官,明代没有设置,直到清代时才设置。《辞源》上讲得明明白白:“学政,清代提督学政的简称,也称督学使者、学政使,俗称大宗师,学  相似文献   

14.
课文《左忠毅公逸事》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微行”,课本注解为:“隐藏自己的身份改装出行。”这一解释是正确的。而《语文月刊》1997年第3期《“微行”注商》一文认为:“左光斗作为主管教育考试的官员外出视察,乃例行公事,为何要隐藏身份?既要隐藏身份,何必要‘从数骑出’,带上随从?以貂裘做外衣,此装束何微贱之有?若要隐藏身份,又怎可能在有别人在场的情况下‘解貂覆生,为掩户’,对素昧平生的  相似文献   

15.
在古代给人物作传时 ,常以“谥”或“谥号”称代 ,如“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其中“忠毅”是明代左光斗的谥号。崔铣的《记王忠肃公事》一文中 ,“忠肃”则是明臣王翱的谥号。为作品命名时 ,也常用“谥号”。如王安石 ,谥号“文” ,作品集为《王文公文集》 ;范仲淹 ,谥号“文正” ,其作品集名为《范文正公文集》。了解“谥号”的相关知识 ,有助于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何谓“谥号”呢 ?关于谥号有哪些规定呢 ?谥号 ,是古代的一种特殊称号。在我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 ,帝王、诸侯、卿大夫、大臣等死后 ,为避…  相似文献   

16.
明神宗后期,有个官员名叫顾宪成,因正直敢谏,得罪了明神宗,被撤了职。他回到无锡老家后,约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东门外东林书院讲学。顾宪成痛恨朝廷黑暗,讲学时免不了议论起朝政,还批评一些当权的大臣。听过讲学的人都说顾宪成议论得对,连京城里的大臣也有人支持他。东林书院名声越来越大。朝廷奸臣却对顾宪成恨得要命,把支持东林书院的人称做“东林党人”。明熹宗刚即位时,有一些支持东林党的大臣掌了权,其中最有名望的是杨涟和左光斗。出于爱才,负责科举考试的左光斗把应考的书生史可法评为第一名。从此左光斗和史可法建立了亲密的师生关系。史可法家贫,左光斗要他住进官府,亲自指点他读  相似文献   

17.
“左右”本为一个方位概念,是无所谓好坏高低正误之分的,但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国度里,却是一个极敏感的词儿。“文革”中,以“左”为时尚,甚至有提议将汽车靠右行驶改为靠左者,几乎闹出天大笑话。有将自己名字加上或改为“左”者,倘若汉之李左车、明之左光斗有幸活到“文革”时,必是最酷的名字。 同是方位,因何有了尊卑正误之分?几十年来因何“左祸”不断?为何邓小平反复强调“防右,更要反左”?在教育界,还有哪些“反左”的大任未完成?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左右”在老祖宗那里就摇摆不定。有时是尊左,有时又尊…  相似文献   

18.
<正>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是一篇写人记事,虽然着墨不多,却能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方苞的这篇散文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写作范例和学习经验。疏疏几笔显其特征。方苞在散文创作上认为:"刘子厚称太史公书曰"洁"非谓辞无芜累也,明于体要,而所载之事不杂。"(《书萧相国世家后》)所谓"体要"就是要抓住特点"所载之事不杂",就是不要杂乱无章,在这一点上《左忠毅公逸事》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笔墨经济画形象。这篇散文着力塑造了左光斗这  相似文献   

19.
明末东林党的成员左光斗是位具有知人卓识的学者。在他任御史的时候,有次在京都视察,遇到大风雪,只好走进一座古寺去避雪。在寺里左光斗发现一个书生正伏在书桌上睡  相似文献   

20.
高二语文新教材《左忠毅公逸事》,选自《方望溪先生全集》,是清初桐城派鼻祖方苞的作品。左忠毅公(1575-1625),名光斗,字遗直,明安庆桐城人。忠毅是他的谥号,公是对他的尊称。万历中与杨涟同举进士。任御史时,“巡视中城,捕治吏部豪恶吏”,“辇下(京城)震悚”。(见《明史》)后又办理屯田,在北方兴修水利,提倡种稻。天启四年(1624年),任左佥都御史。杨涟弹劾魏忠贤,他参与其事,又亲劾魏忠贤三十二斩罪。次年与杨涟同遭诬陷,死于狱中。弘光帝时追谥为“忠毅”。逸事,是指散失而没有流传的事迹。一般地说,记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