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深化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开学后,学校悄然兴起了一股“随堂听课”的风潮。所谓“随堂听课”就是事先不通知,上课后学校管理人员直接进班,随堂听课。校长率先垂范,主任、教研组长等学校管理人员紧紧跟上,很快汇成了一支随堂听课的大军。这一举措就初衷来说,应该是非常好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管理者深入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第一线,一方面发现教师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交流探讨中解决  相似文献   

2.
所谓常规听课,是指学校行政或业务部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调研或指导的教学管理活动。在传统的教学管理中,常规听课常常被作为了解教师个体教学状况,“约束”、“监督”、“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这种以“督导”为指向的常规听课与新课程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的理念已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3.
实践证明,听课是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其实,有教学活动,便有听课活动,可追溯到古代。《礼记》中记载的“天子视学”,即包含听课之意;《学记》中“相关而善之谓摩”的记载,便是听课最早的论证。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发挥听课的重要作用。听课,有教师的个人听课,学校领导  相似文献   

4.
蹲点听课。抓住常态课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为解决随堂听课中部分教师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学校实行骨干教师蹲点听课制度及薄弱教师蹲点听课制度。骨干教师是学校的高端教学资源,总结和推广他们的经验,可以推动全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开拓进取,也是学校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为充分发挥这些骨干教师的作用,学校实行骨干教师蹲点听课制度,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基层教学研究人员,工作的立足点当然是在基层学校,去学校听课是我们的工作任务之一。最近一直在学校搞调研,随堂听课我选择了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1课《陈涉世家》,  相似文献   

6.
随堂听课,顾名思义就是不与任课教师事先打招呼,临时进教室听“原始课”,随时了解教学动态的一种教研活动。进行随堂听课,是推动每一位教师构筑理想课堂的手段,是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更是推进学校“以师为本”的实现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让随堂听课真正成为促进常态课质量提高的有效方法呢?  相似文献   

7.
陆亚青 《教育》2014,(12):77-77
平常教学中,都会碰到随堂听课的情况,人人都不例外.一次随堂听课中,一位学生的一句话,使笔者对儿童天真的智慧有了更深的感悟与了解.那是一堂必须要上好的音乐课.尽管是毫无准备的“家常课”,但因为有听课老师的随堂听课而分外重要,而这节公开课是一年级的音乐课一所在班级学生调皮,他们还没走出“人来疯”的年龄.面对陌生人来听课,他们会配合默契吗?笔者尽管已是“老教师”了,但还是担心,在忐忑不安中走进了课堂.  相似文献   

8.
学校日常组织的随堂听课活动具有监控性和发展性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达成随堂听课发展性价值的关键在于随堂听课操作过程的组织与实施。统一随堂听课思想认识、组织好随堂听课协调机构、规范随堂听课操作过程、合理运用随堂听课结果是发展型随堂听课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学校日常组织的随堂听课活动具有监控性和发展性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达成随堂听课发展性价值的关键在于随堂听课操作过程的组织与实施。统一随堂听课思想认识、组织好随堂听课协调机构、规范随堂听课操作过程、合理运用随堂听课结果是发展型随堂听课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学校日常组织的随堂听课活动具有监控性和发展性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达成随堂听课发展性价值的关键在于随堂听课操作过程的组织与实施。统一随堂听课思想认识、组织好随堂听课协调机构、规范随堂听课操作过程、合理运用随堂听课结果是发展型随堂听课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听课指学校行政或者教育行政负责人或其它有关人员深入教学第一线,观察了解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组织听课是检查、指导教学工作、进行教学管理活动的主要方式,也是学校负责人和教师进行业务进修的有效途径。但是如果组织不好,就会增加教师的心理负担,打乱教学秩序,影响教学进程,妨碍提高教学质量。究竟怎样组织听课活动呢?  相似文献   

12.
学校日常组织的随堂听课活动具有监控性和发展性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达成随堂听课发展性价值的关键在于随堂听课操作过程的组织与实施.统一随堂听课思想认识、组织好随堂听课协调机构、规范随堂听课操作过程、合理运用随堂听课结果是发展型随堂听课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听课活动 ,是教学管理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是强化教学管理的有力措施。有教学活动便有听课 ,追溯到上古时代 ,《礼记》中的天子视学 ,《学记》中的“相观而善之谓摩”是听课的最早记载。随着教学的个体模式向集体模式的转化 ,随着科学的管理成果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 ,听课这一有益于教学的活动 ,其功能也在加强和发展。因此 ,深入细致地揭示其本质 ,探求其规律 ,促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 ,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一、听课的监督检查作用教学管理者、研究者、实践者都要听课 ,尽管听课的具体目的有差异 ,但都有监督检查作用。深…  相似文献   

14.
学校日常组织的随堂听课活动具有监控性和发展性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达成随堂听课发展性价值的关键在于随堂听课操作过程的组织与实施.统一随堂听课思想认识、组织好随堂听课协调机构、规范随堂听课操作过程、合理运用随堂听课结果是发展型随堂听课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几年来,我局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三结合”活动多引导我们多年坚持组织教研员到学校开展听课、上课、评课的“三结合”教研活动,引导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首先教研员通过随堂听课。翻阅备课笔  相似文献   

16.
重视教学管理,创造优良环境,是提高教育质量,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教学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学校领导的主导作用和全体教师的主体作用,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功能,强化、改进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加强教学组织领导要自上而下地建立健全教学管理系统。一是建立健全领导班子的教学指挥系统。主要领导干部按校长目标责任制要求,各自深入一个学年组和几个教研组,了解和指导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工作,检查教学计划执行情况,组织座谈,随堂听课,调查研究,从中获取反馈信息,帮助解决一些具…  相似文献   

17.
听课的作用     
听课这种活动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礼记》中有天子视学的记载。"天子视学",今天看来就是听课。《学记》中有"相观而善之谓摩"的记载,这大概是把听课叫"观摩课"的源头,也应该是关于听课的最早论证。由此可见,听课自古有之。听课是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强化教学管理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大部分学校在教学管理中把教研组仅作为教学行政管理与教师之间的“纽带”与“桥梁”,而大部分的教研组长给自己的定位也只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联络员”,以及教学常规行政管理的“助手”。这种管理思路及自我定位,导致的最直接最严重的后果是教研组长依赖性与惰性的形成,隐藏着极大的教学管理的风险。必须变教研组长的“中间”力量为真正的“中坚”力量,学校教学管理的效度及质量的提升,才有基础与保障。  相似文献   

19.
正常规听课是教学管理中课堂管理的基本方式,它是中小学、幼儿园行政或业务部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调研或指导的教学管理活动,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教学管理中,由于教学管理的功能重"督查",突出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与考查,致使许多学校常常将常规听课作为了解教师个体教学状况的方法,也成为"约束""监督""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幼儿园也不例外。显然,这种以"督查"为目的的常规听课方式已  相似文献   

20.
听课评价法是一种常用的了解教师教育、教学情况的评价手段,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回归热中,目前越来越多地被一些学校所运用。“推门课、随堂课、考核课”常作为教学管理“创新”的手段,见诸于一些经验总结或理论研究成果中。笔者并非否定“听课评价法”在教育管理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是对传统“听课评价法”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作一些反思,以求达到更好地运用“听课评价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的。最近,笔者读到过这么一则报道:A省S县教委对全县部分教师进行教师评价活动。事先没跟校长和教师打招呼,由教研员直接进入教室听课,并将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