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正 《武当》2014,(3):14-15
一、内劲及其表现形式 道家在修炼中把“能量”和“精神”的结合称之为“燕”-也就是“内劲”。内劲有以下四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一、练习太极拳的四个阶段1 塑形 塑造正确的形体,即规范,是“形正”.此为初级阶段。“重意不重形”不够全面.应加上“先重形后求意”。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听一位拳友谈到:“太极拳高手都是想象力丰富、善于形象思维的人。”还说:“翻阅拳经拳论,形象类比之词比比皆是,诸如‘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形如搏免之鹄,神如捕鼠之猫’,‘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等等,就连术极拳每个式子的名称,像揽雀尾、手挥琵琶、白鹤亮翅、玉女穿梭、弯弓射虎、如封似闭、金鸡独立、也大多是生动具体形象类比的例证。”  相似文献   

4.
刘治良 《精武》2010,(8):38-41
一、李氏形意太极拳的修炼要领 1.虎项虚灵 虎项才有顶劲,但不要过度,又要顶头悬丝,松下来,找虚灵,这是开玉枕,通三关的要领,也是修六合整劲的要领。此外,舌要顶上腭,如婴儿先天未开之时,双唇微闭,上下齿轻扣,这是搭鹊桥的要领。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极拳这门古老的武术,也逐渐从一种实战技能转化为健身、养生和心灵修炼的方法,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其缓慢流畅、阴阳互补的动作蕴藏着道家的“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的深厚哲思,体现了天地人和的理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深,太极拳逐渐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尤其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人们更加追求身心的平衡与和谐,太极拳于现代社会的应用潜力也将得到释放。在这样的背景下,塑造太极拳的文化品牌不仅是为了推广武术,还是为了推广一种文化、一种哲学,以及一种生活态度,使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太极文化的魅力并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6.
简化太极拳教学法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简化太极拳的特点,从培养兴趣入手,采用分解法、完整法、口诀教学法等教学手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范洪 《武当》2013,(2):6-9
一、渊源 武当神功太极拳,又名武当玄武式神功太极拳.三丰祖师在武当山修炼时,受蛇鹊相斗的启发,在继承张云庵道长、火龙真人、邱长春长老的太乙柔拳、金丹仙功的基础上,又汲取少林及民间多派武术之精华,借以鸟蛇龟猫猴等动物的仿生创势,以道教所传太极阴阳为体,五行八卦为用,“河图”与“洛书”为经,  相似文献   

8.
一悟  金诚子  雷鸣 《武当》2013,(11):20-23
太极拳修炼的法门即坐、卧、站、行、用。 坐功 坐功乃道家修炼太极必修之功法。坐功,道日打坐,儒日静坐,佛日坐禅。打坐,人人皆知有其益,小则可以养身,大则可入修士之门。然打坐至相当程度后,则内须静中求动,并非只静而不动也。此与太极拳之动中求静,意味相似。  相似文献   

9.
谈赵堡太极拳之形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玮 《武当》2009,(8):16-17
修炼赵堡太极拳讲究“五知”,即:从形知、理知、法知、心知、身知入手,经主宰自己,控制形意运化修炼,明身了性,出真心真意及真知之功,达见真用真之能。  相似文献   

10.
王三甫 《精武》2009,(3):35-35
四时之秋季主收,阴气始生,阳气渐衰,是草木自然成熟的季节。天气劲急,地气清朗。应当早卧早起,练习太极功夫,“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使意志保持安定,精神内收不急不躁,在动中修炼太极功夫,阴阳相抱。使秋天肃杀之气得以平和,使肺气匀整,不使意志外驰。练功时,动静结合,阴阳有度,练功时间以酉时(下午5至7时)为宜。练功环境选择在宽阔舒适、有阳光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简化太极拳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在调查研究和分析学生对教师评教的基础上,通过走访有关专家,参考大量的文献资料,结合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及教学经验,对常规太极拳教学法进行了改革。经过对比实验,新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太极拳技能的掌握,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归纳总结出更为切实可行的太极拳教学方法和手段,旨在通过提高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使太极拳在高校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3.
文章将直观训练运用于普通高校太极拳教学中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直观训练可促进动作表象的形成,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学得快、记得牢的目的,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是思想拳、是哲拳,向来有"三分练,七分悟"之说。学太极拳必先明太极之理,通修炼之路,理清路明,方有所得。文章从什么是真正的太极拳,太极拳到底练什么,太极拳为什么要稳静、缓慢,松与紧的辨证关系,太极拳运动如何放松,太极拳与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目的在于与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结合简化太极拳教学特点,对在教学中讲解、演练动作攻防含义的教学效果作了比较性研究,并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探讨了其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作用,得出结论:讲解、演练攻防动作在简化太极拳教学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太极拳教学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太极拳的热情,掌握教学规律进行了探讨,以提高太极拳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是我国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具有十分深厚的文化内涵及强大的健身功效,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健身活动.但是,当前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太极拳已经慢慢的被贴上了“老年人运动”的标签,这样的情况严重阻碍了太极拳教学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太极拳教学,我们就必须要对当前太极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根据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来提高太极拳的教学质量,并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对比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对太极拳操化教学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操化教学有利于少年儿童快速掌握太极拳套路,符合少年儿童思维、生理发展阶段特点,新方法的教学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的古典美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运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古典美学的熏陶,展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很高的审美价值。易学思想、天人合一思想以及"和"、"气"等范畴在太极拳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而使太极拳具备了不同于其他运动形式的古典美。  相似文献   

20.
表象训练方法对太极拳教学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杨敏 《体育学刊》2002,9(5):68-69
把表象训练的理论及方法运用在“简化太极拳”的教学中,这是符合教学的巩固性和实践实效性原则和现代自控式教学原则的。实验结果表明,它能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巩固正确动作的动力定型,加深动作记忆。在简化太极拳教学中,用表象训练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