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莉君 《新高考》2006,(7):107-110
生物曲线图是应用数学坐标图形的原理,用曲线的形式表示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或生物的数量与其相关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类图形,根据生物曲线图编制的试题已成为近年来高考中常见的题型。2005年生物高考江苏卷有5道、上海卷有8道曲线题。这类题型涉及到数学等学科知识和生物学知识的综合,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不仅要理解图形所表达的意义,而且要用生物学语言准确地描述生物学的现象。因此曲线图形题历来在高考中的得分率相对较低,也是平时复习的难点。  相似文献   

2.
"平移和旋转"是小学数学新增加的内容,《新课标》规定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并会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的知识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图形的旋转"是在学生已经对平移进行了系统地学习,并对旋转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进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用语言表达清楚旋转的概念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但是让学生准确地理解旋转的概念又是必要的。从数学的意义上讲,旋转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图形的旋转对于帮助学  相似文献   

3.
建立在数学坐标系中的曲线图形 ,是表述、概括、补充、拓展和深化生物学知识的重要形式 ,曲线信息题也是生物学试卷中的常见题型。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挖掘曲线图形中的信息 ,正确回答相关问题以及运用坐标曲线准确表述生物学知识的能力 ,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生物学概念、事实、原理的深入理解 ,而且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模型的建立以及分析、概括、迁移和发散等思维能力的训练。下面是我们在培养学生处理曲线信息能力方面的几点做法。1 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曲线信息的能力1.1 分析曲线中知识点 ,把握知识背景 曲线是知识的载体 ,理解曲线信息的知…  相似文献   

4.
“正投影法”是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理论基础。所以掌握正投影理论,是学生提高看图和绘图能力的关键。为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直观,让学生容易接受,可用硬纸盒子做两个“三投影面体系”。学生通过对三视图的形成过程的观察,很快就总结出了正投影规律。由于直观教学法方便快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模型和挂图的作用。先让学生通过对模型、立体图和实际零件的观察,让他们了解机件的结构特点和形状特征,再经过讲授,就很容易在学生脑海里形成影像,学生在看图和画图时就容易理解图形所要表达的内容。让学生大量观察模型和实际零件,就会促进学生立体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正一、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1.多媒体把抽象的东西转化为直观。初中数学中有许多较为抽象的概念,如学生对图形平移的概念理解往往是较为困难的,我们在设计图形平移概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用几何的形式将图形平移的过程展现出来,以便让学生直观理解图形平移的性质及概念。2.多媒体教学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由于多媒体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形式,正确地应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可以更有力地提  相似文献   

6.
轴对称图形是在学生学习了“对称现象”,认识了对称物体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课力求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经历轴对称图形概念的形成过程,从而正确理解、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感受轴对称美,产生动手创造美的欲望。执教者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出发,为学生创设了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主动观察、想象、猜测、操作、验证、交流中理解认识轴对称图形,体现出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7.
杨文霞 《生物学教学》2008,33(10):22-24
本文尝试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把数学中的坐标曲线图运用到各个章节的教学内容中去,列举了曲线教学四大优势,如将文字描述转化为曲线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将微观变化过程借助曲线让其具体形象化,将实验与曲线结合揭示事物变化规律,直观表现多种因素对生命过程的相互影响关系等。  相似文献   

8.
在一次公开课活动中听了一节“图形的放大与缩小”颇有感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一册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图形与变换”方面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为下节课教学“比例”打好了基础,在教学时,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先让学生直观感受,再动手测量、画图,理解意义后又组织练习,学生对什么是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认识较深,可其中一个环节由于教师对学生缺乏足够的了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造成一定障碍。影响了学生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实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总评】这节课有如下几个特点:1.在知识的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在教学“搭正方体”时,执教者通过两次数学教学活动即根据指令拼搭立体图形和提问、判断并拼搭出立体图形,让学生真正学会了观察立体图形的方法。学生对游戏规则是经历了逐步理解的多个阶段,最后掌握观察立体图形的方法。如果撇开这些过程的探索,没有学生在自己探索中的情感投入与体验,就不会体验到方法的弥足珍贵,很难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更难从心中自发产生精益求精的进取心。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多年断裂力学的教学经验,提出以实验观察纠正认识偏差、以工程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以科研成果提升课堂效果,既讲好理论基础又培养实践思维的教学方法。从断裂力学机理开始讲授,充分利用动态实验过程和数值模拟技术、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把断裂过程及断裂的应力场、变形场实时生动展现出来,帮助学生对断裂过程有直观的理解。结合采矿中的岩体破断、地表塌陷等实际问题讲解,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开展数学实验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很难提供学生自主探索的实验环境。“超级画板”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探索的环境。因为学生可以任意拖动图形,观察图形;同时也可以改变变量值,来观察图形的变化过程,增加对各种图形的感性认识,形成丰富的数学经验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证明。  相似文献   

12.
开展数学实验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很难提供学生自主探索的实验环境。“超级画板”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探索的环境。因为学生可以任意拖动图形,观察图形;同时也可以改变变量值,来观察图形的变化过程,增加对各种图形的感性认识,形成丰富的数学经验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证明。  相似文献   

13.
因式分解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初一学生缺乏思维能力的严格训练,因此在因式分解教学中应注意下列问题。一、认清因式分解在运算,变形中的作用讲完整式的乘除法后,接着讲因式分解,学生往往对这种乘法的逆变形的作用不理解。“因式分解运算有什么意义?”这是学生经常提出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使学生明确学习因式分解的目的,以及因式分解对学习其它数学知识的作用,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重要。当然,对因式分解作用的理解有一个认识过程,随着知识的不断增加,这种认识将不断加深。  相似文献   

14.
结合观察图、式指导阅读小学数学教材有图文结合、图式结合的特点,学生要会看教材,必须学会对照图形,对照算式看书的方法。教学有关几何概念,我经常指导学生结合认真观察图形,抓住教材中的关键词、句阅读,理解概念的意义。如教学扇形时,先让学生对图形进行观察、比较,并抓住“顶点在圆心的角”认识圆心角,抓住“圆心角的  相似文献   

15.
《立体几何》中的定义、定理、公式较多,学生难以理解,空间观念较难建立.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体会.1直觉观察,导入概念直觉观察导入概念,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实物或图形等,经过思考,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某种特性的认识,从而导入这类事物的概念.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敏税的观察事物的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周密的空间想象和审题的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充方利用典型的实物或图形让学生细心观察,揭示其特点,用来导入概念.如在讲“空间两直线位置关系”时,以教室为范型,让学生观察横梁…  相似文献   

16.
<正>在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图形的识别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对曲线图的识别。识别曲线图时要分清曲线的走势,即随着自变量的变化曲线是上升还是下降,还要明白曲线的起点、交点、拐点和终点的含义。在很多光合作用曲线中都有一个表示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的点。现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1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曲线(图1)  相似文献   

17.
《金属工艺学》是一门技术基础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该课程的工艺性、实践性较强且涉及的专业门类较多,教学中,必须注意应用基础知识,针对不同专业确定不同侧重点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应用基础课知识, 金工课程显著的特点是公式计算少,曲线图表多。对曲线、图表的理解掌握,是从事技术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金工课程中的拉伸曲线、冷却、结晶曲线及C曲线,合金状态图等是本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在于它的实用性根据,而难点是学生基础知识的欠缺,难以灵活应用数学概念解析坐标系中各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每当讲到这些问题时,先对数学中抽象概念作以复习和补充,再进行各种曲线的分析比较,找出其共性和个性。例如:拉伸曲线、冷却曲线及合金状态图都是以直角坐标系为基础的,尽管它们的形状不同,但分析方法却基本相同。它们都是用实验的方法,测定描点而建立的,我们要抓住曲线、状态图的实验依据、图示过程及其最终简化成以二维坐标系内的曲线图形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6,(59):75-76
本节课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物体和图形大小的过程,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空间观念,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0,(97):79-80
数学学习是一个探索知识和发现规律的探究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在观察和比较中理解物体面积的意义,指导学生通过数图形中的正方形个数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含义,即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每行摆的格子数×行数(长×宽),使学生明白求图形的面积就是求图形中包含多少个这样的面积单位,并会运用于生活实践中,解决问题,在这个观察、比较、分析、运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圆的周长》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的内容,是小学阶段学生认识的最后一个平面图形。与学生已经认识的直线图形相比,作为曲线图形的圆,不仅与直线图形有着迥然不同的特性,而且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与方法方面亦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因此,在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挖掘本单元知识具备的特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