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英文简写为EPO,是人体中肾皮质肾小管周围间质细胞和肝脏分泌的物质,能够促进红细胞生成。是一种糖蛋白激素类内源性生理物质,重组人促红素(RhEPO)是利用基因重组方法在体外产生的此种蛋白。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重组人促红素已经成为治疗肾功能衰竭所导致的贫血不可或缺的药物之一,重组人促红素的副作用日益凸显也成为其临床应用的障碍,但是由于重组人促红素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其在疾病治疗方面做起的作用仍然十分重要。本文综述了重组人促红素的生物学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适应症、副作用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氨甲酰化促红细胞生成素(carbamylated erythropoietin,CEPO)具有组织保护作用,又不具有促红细胞生成作用。本研究以促红细胞生成素为材料,用氰酸钾使之甲基化,获得CEPO,并通过SDS-聚丙烯胺凝胶电泳胶(sodium dodecly sulfate polyacrylami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鉴定,证实促红素已被氨甲酰化为氨甲酰基促红素,并且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分析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脂多糖诱导的人脐静脉血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机制。方法:取人脐静脉血内皮细胞,将其分为四组,分别命名为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及对照组。实验1组使用脂多糖处理,实验2组先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孵育后再使用脂多糖处理,实验3组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血管生成素处理,对照组则使用不含有血清的M199进行培养,对四组细胞的凋亡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实验1组细胞的DNA亚二倍体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实验2组细胞的DNA亚二倍体含量高于对照组而低于实验1组,组间均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实验3组的DNA亚二倍体含量与对照组相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由脂多糖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具有较大的抑制作用,其体现为一种保护性的效果,这样的作用机制可能促使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于内皮细胞的生长及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主要探讨采用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来生产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该类细胞株的稳定性好并且有较高的表达效率,rhEPO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与人尿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没有差别;其在临床应用上对治疗肾性贫血有较好的疗效,同时其对非肾性贫血的治疗也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长效促红细胞生成素(LL-EPO)的放射性标记和分离纯化的方法,同时对标记的LL-EPO进行鉴定。方法:分别采用氯胺-T法和改良的双相氯胺-T法对长效促红细胞生成素(LL-EPO)进行I125的标记,比较两种放射性标记的标记率。应用柱层析法和超速离心法纯化LL-EPO,并对纯化后的放化纯度以酸沉淀的方法进行鉴定,比较两种纯化方法的效果。结果:改良的双相氯胺-T法的放射性标记的标记率为89.2%,明显高于氯胺-T法的放射性标记的标记率31.0%,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被放射性标记的LL-EPO在纯化后,超速离心法纯化与柱层析纯化后的放化纯度均99.0%,超速离心法纯化法的蛋白回收率为94.4%,明显高于柱层析纯化的蛋白回收率23.6%,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改良的双相氯胺-T法对长效促红细胞生成素(LL-EPO)进行放射性标记的标记率高,蛋白在放射性标记和分离纯化后的放化纯度较高,超速离心的纯化方法回收率更高,对长效促红细胞生成素(LL-EPO)放射性标记和分离纯化可为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血管生成素应用于临床治疗的范围日益增多,有关其研究报道相继增加,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是第一个被确定的来源于人肿瘤组织具有促血管生成作用的细胞因子.目前已知该家族包括Ang1,2,3,4四个成员,其中Ang1、2与血管生成关系最为密切,并且有关该家族成员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研究正日益增多.现就Ang1和Ang2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进行叙述分析.  相似文献   

7.
渔游蛇(Xenochrophis)隶属于游蛇科(Coluhridae),在我国数量南方较北方要多,中医认为其具有非常重要的药用价值,这也体现了渔游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为了了解渔游蛇现阶段的研究进展,现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发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肾性节的组织化学、肌肉纤维组织化学、促红细胞生成素、睾酮、红细胞生成甲状腺素等领域。本文旨在系统全面地对渔游蛇生化方面进行分析,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锌元素对高强度运动肾促红细胞生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某体育学院60名男性运动员,将运动员随机分为对照组20人,运动组40人,进行长跑运动训练1周后,根据肾促红细胞血象参数、体重以及运动能力将运动组运动员,划分为运动组20人和补锌运动组20人,持续进行长跑运动和锌元素的补充,观察补充锌元素对高强度运动肾促红细胞血象以及血清肾促红细胞EPO水平的影响。结果:5周长跑运动训练后的运动组运动员与对照组肾促血细胞指标比较,运动组的Hb、RBC和Hc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比补锌运动组和对照组可以看出,补锌运动组的肾促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肾促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以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尤其两组的MCHC指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但两组间剩余肾促红细胞相关参数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补锌运动组的Hb、RBC、Hct水平明显高于运动组(P0.01或P0.05)。补锌运动组运动员的血清肾促EP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运动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充锌元素能够促进运动员肾促红细胞的生成,锌元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血小板增多症进行病因学分析。方法:对医院内663名1至16岁患有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计数500 109/L)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病因分析。结果:病因依次为感染(30.6%)、溶血性贫血(19.3%)、组织损伤(15.2%)、反弹性血小板增多症(14.8%)、慢性炎症(4.1%)、肾脏疾病(4.1%)及恶性肿瘤(2%),3.3%的患者有多重病因。结论:在所有感染的患者中,骨髓炎和化脓性关节炎与高血小板的相关性更大(P0.0001)。继发于感染后的血小板增多更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而慢性炎症、恶性肿瘤和肾脏疾病更多见于5岁以上的儿童。在儿童中没有观察到与血小板增多相关的并发症,也不需要特殊的治疗。血小板增多症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在儿童患者中常见,通常是由感染,组织损伤,失血,贫血引起的急性期现象。  相似文献   

10.
血常规检验是实验室检查中最基本的一项化验项目。血常规检验报告单内包括有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小板(PLT)。血常规报告内容较多。看报告时可分为三大块,即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通常感染性疾病会使白细胞的数值和分类发生变化;贫血时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的检验值会降低;血小板数大量减少会导致易出血或出血后不易止住,而血小板数增多会增加血栓发生的可能性。有些肿瘤、变态反应性疾病也可以引起血常规检验部分数值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你知道吗?     
《科学与文化》2007,(8):16-17
奥运会如何检测兴奋剂?20世纪90年代,运动员开始尝试使用高科技背景下的兴奋剂。例如用基因生产技术生产的产品EPO(促红细胞生成素)就是个典型代表,有运动员通过摄入这种物质来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2.
《生物学》课本上讲到血小板时,都离不开“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形成凝血块堵塞伤口而止血”的描述。其实,血小板并没有这样的简单,它同人体的许多重要生理功能相关,而且是对付入侵病毒的主要防线。奇特的细胞结构在人的3种血细胞中,红细胞运输氧气带走二氧化碳,白细胞消灭病原体,功能显赫,好像就血小板的功能次要。但科学研究说明,血小板并不简单,只是以前人们对它的研究不够。首先,血小板的形状不是不规则,而是很特殊。在血液中,血小板是扁球形的,但当附着在血管壁上时,它们就铺张开来,从扁圆形变成星状,伸出的一条条射线,一下子使表面积增大到5~10倍! 它虽然同红细胞一样没有细胞核,但结构十分复杂。在血小板的中央,有许多像发芽的树枝状突起,细胞质中有大量星星点点的黑色颗粒。这些都是血小板的细胞器,它们是在血小板生成时,由骨髓中的母细胞分配给予的。按生物学规则,一个完整的细胞是不能没有细胞核的,因为核是细胞的指挥中心,里边有遗传物质。没有核细胞就会死亡,但血小板却活着并工作着,这全靠从母细胞带入的指  相似文献   

13.
肿瘤干细胞(Tumor Stem Cells,TSCs)理论自其被提出以来,就一直是恶性肿瘤研究领域内的大热门.研究人员认为,肿瘤干细胞一方面可以自我复制保持"干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分化成肿瘤细胞而促进肿瘤的生长.这一理论为人们重新认识肿瘤的起源和本质,肿瘤的临床诊断、治疗以及新药研发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视角.从2007年开始,苏州大学陈坚教授就通过小白鼠实验研究得出:有一群细胞对放化疗都耐受,是癌症复发转移的祸害,这群硬骨头可以看作肿瘤干细胞.每个肿瘤细胞都有自己的生存寿命,这些细胞都会面临凋亡,但癌症干细胞不会,如果我们能找出并杀死癌症干细胞,其他肿瘤细胞也会慢慢凋亡.  相似文献   

14.
黄为军  王军 《科学中国人》2011,(6):38-41,F0004
1956年,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奠基人、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专家多纳尔·托马斯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骨髓移植手术.也是世界上首例干细胞移植手术。1967年他又发表了一篇关于干细胞研究的论文,详细的阐述了骨髓中干细胞的造血原理、骨髓移植过程、干细胞对造血功能障碍患者的作用,为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遗传性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展示了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5.
自由基的氧化损伤作用是导致机体衰老的一个重要因素。机体中的红细胞是对氧化损伤十分敏感的细胞之一,由于其数量多,取材容易,因此是研究其氧化损伤与老化关系的理想的对象。通过这项研究,不但可阐明红细胞老化的过程及某些对氧化损伤敏感的溶血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病、镰刀状红细胞贫血、阵发性睡眠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住院血小板减少的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为综合防治HAPC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并明确诊断为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103例,根据血小板数量分为血小板正常和血小板减少组,比较两组间的年龄、性别、血糖、血脂、AST、ALT、有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情况,观察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大型血小板比率及血小板压积的变化特点。结果在103例住院患者中33例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占32.04%,血小板减少组血小板分布宽度较正常组增高(P0.01),平均血小板体积较正常组增大(P=0.01),大型血小板比率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平均血小板压积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在住院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中出现血小板减少患者约占1/3,并且表现为血小板分布宽度增高、平均血小板体积增大、大型血小板比率增加、平均血小板压积下降的特点改变。  相似文献   

17.
生血汤是河南省卫辉市康复医院内部制剂。根据我国近代名老中医施今墨高徒——中医血液病专家孙一民主任医师60年临床实践认真总结,是治疗贫血、血小板偏低的特效医方,其主要作用对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肿瘤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造血不良原因引起的贫血,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液检查对肺结核患者临床诊治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度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期间确诊为肺结核的185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应用血液常规计数仪器检测外周血血小板,同时送检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沉(ESR),记录、观察并分析相关检验结果。结果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及单纯肺结核组两组中C反应蛋白(t=2.546,P0.05)、红细胞沉降率(t=2.461,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血小板(t=1.812,P0.05),组间无统计学差异。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mg/L)与红细胞沉降率ESR/(mm/h)的相关性最高;血小板Platelet/(×109/L)与红细胞沉降率ESR/(mm/h)呈正相关,但较ESR与CRP的相关性低;而CRP与血小板无正相关性。结论 CRP、ESR可作为临床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诊疗参考指标,而血小板在西藏高原地区是否对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诊疗有一定意义还需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及地中海贫血血液检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4至2021年6月内所接诊的贫血患者90例,依照血液检验结果选取45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缺铁性贫血组,选取45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作为地中海贫血组,分析两组病人的血液检验指标。结果在Hb、MCV、MCHC、MCH以及血常规指标中,缺铁性贫血组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数据指标则较地中海贫血组显著增高(P0.05),血红蛋白浓度(HGB)数据指标则较地中海贫血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在缺铁性贫血以及地中海贫血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操作简便、快捷,价位较低廉、准确率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达娃 《西藏科技》2012,(7):50+57
目的探讨分析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t? AltitudePolycythemia,HAPC)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相关因素,便于指导高海拔地区医务工作者临床工作。方法纳入在我科门诊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50例,其中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占18例,将患者分成血小板减少组和血小板正常组,观察所有患者的年龄、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临床有无出血倾向等情况,对比两组间的数据。结果血小板减少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显著升高(P〈0.0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之间在凝血功能、年龄及有无出血倾向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易致外周血液中血小板破坏增多,可能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相关,但临床出血倾向无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