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08年12月,我先后两次在溧水实验小学(本校)和溧阳实验小学(联谊学校)执教了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一课。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学生理解百分数意义的难点在于:既要以分数的意义、应用等知识为基础,探索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又要明确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怎样把这一概念教学课上出新意、上得深刻?怎样更好地凸显数学课的“数学味”?带着这些问题,我经历着我的磨课历程,我实践着,我思考着。现把先后两次不同的教学过程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次,听一位教师教学“分数除以分数”的研究课。在简单复习了“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后,该教师出示了“9/16-3/4”让学生思考:对于分数除以分数,你认为应该怎样计算?想法验证你的猜想,并把自己的看法在小组内交流。看来,这位教师不仅想引发学生的联想,促进知识的正迁移,而且还注意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教学中,大家经常讨论这类问题:教学《认识百分数》,这一节课中是讲百分数的意义重要呢?还是讲百分数如何产生重要?如何让数学教学有点“深度”,但没有增加“难度”呢?  相似文献   

4.
分数、百分数的知识,具有概念多、计算繁、难度大、易混淆等特点,是小学毕业总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梳理分数、百分数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分数、百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分数四则计算,分数、百分数的运用。引导学生系统整理与复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切实理解与掌握基础知识并形成应用技能,为进一步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下册第64~66页"百分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交流、整理等学习活动,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正确读写百分数,感受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6.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要想推进素质教育向前发展,就必须让课堂教学“动”起来、“活”起来,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怎样爿‘能实现这一目标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做到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7.
教学设想: “百分数的认识”是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内容,该内容的学习建立在分数意义和比的意义的基础之上。在分析教材和学生认知基础后,我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通过数形结合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认识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会读写百分数。  相似文献   

8.
一《百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起始内容。经历过这部分内容教学的老师都会有这样的共识: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尤其是体会“百分数后面不能跟带计量单位”的算理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之一。那么,怎样突破这个难点呢?是凭借生动透彻的讲解来突破?还是依靠大量强化的练习来突破?为了真正达成难点突破的既定目标,我精心预设了多种教学策略。于是,带着一种“总有一款能用上”的自信,我步入了课堂!二一开始的“百分数概念”教学非常顺利。当学生借助现实情境自主提炼出“百分数概念”后,我用小黑板予以呈…  相似文献   

9.
为了真正走进“理解教育”,还是让我们以宁静之心来听听“理解教育”发自内心深处的话语吧! 教育本来就需要理解。也是为了最终达成多方的理解。教师不理解学生,怎么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不理解教师,怎么能接受教师的教诲?  相似文献   

10.
【教材简析】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的爱心如何让孩子们真正地体会到?《“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解读教材。课文主要讲作者童年时写了一首诗后父亲和母亲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中感悟到的爱。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这同时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11.
为了真正走进“理解教育”,还是让我们以宁静之心来听听“理解教育”发自内心深处的话语吧! 教育本来就需要理解。也是为了最终达成多方的理解。教师不理解学生,怎么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不理解教师,怎么能接受教师的教诲?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目标】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与百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体验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与自学能力。【设计理念】 1.没问题就有问题,有问题就没问题。 2.“自学不一定能成才,但成才一定要自学”。 3.有文化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课堂。 (教材观:关注人的和谐发展;师生观:关注师生互动;学习观:自主探究;教学观: 关注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13.
宋方利 《成才之路》2009,(18):49-50
【遗憾的流程】在一次公开课上,我发现有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别具一格,让我深有启发。大致流程是:(1)学生任说两个分数并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2)教师写两个分数2/3和3/4,问学生: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3)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比较的方法;(4)学生汇报,展示讨论结果;(5)重点讲解通分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通分的意义;(6)学生尝试运用通分方法比较大小。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是比较模糊的,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各种问题。“三学五式”的课堂教学建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更加聚焦数学概念。“三学五式”课堂尝试多样式、多途径让学生参与实践,让学生参与知识建构的全过程,进而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一提考试,立刻让人觉得严肃、沉重。如果在试卷上做点文章,让考试充满“情”“趣”,吸引学生“乐此不疲”,岂不妙哉?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给他们一份“美丽”,会让师生都得到一份“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相似文献   

16.
章伟 《教育文汇》2008,(7):45-45
对于理科班级来说,政治课是少有人认真听。怎样一改往日死气沉沉的局面呢?我认为要让学生对学习政治知识有浓厚的兴趣,必须将科学性和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而寻找“兴奋点”则是科学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的关键之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让学生“愿学”、“乐学”。  相似文献   

17.
黄洁 《现代语文》2010,(1):141-14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错位”现象:让子女当一天家长,让闯红灯的人当一回交警,是一种“错位”。学生迷恋游戏机,商家欺骗消费者,这也是一种“错位”;在生活中,你有类似的见闻和经历吗?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呢?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它在实际中的应用,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感受百分数、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经历材料收集交流和表达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在与人互动合作中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比较,勤于分析思考的精神。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和联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师:目前,我们国…  相似文献   

19.
闵艳 《教书育人》2014,(8):32-32
当前,对于作业,学生存在很多的的问题,有的学生因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做作业的意识;有的学生对作业不“感冒”--忒枯燥乏味了;有的学生觉得作业太难,无处下手;有的学生甚至敬而远之,束之高阁。学生对作业如此的“深恶痛绝”,原因何在?教师设置怎样的作业,才能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加强理解记忆,形成技能技巧,并且不再把做作业当成一件苦差事,而是当作一种美好的享受呢?  相似文献   

20.
谢毅 《山东教育》2010,(1):94-96
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老师们常常会产生4个方面的困惑:一是怎样理解“表面”的含义,二是怎样理解“封闭图形”,三是为什么要把面积单位统一成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四是怎样帮助学生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那么,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