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教学背景1.1教材内容分析《有序数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节的内容,是本章的起始,它是学习全章的基础,也为以后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研究函数的运动变化奠定知识基础。虽是初始内容,但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用"数对"表示点或事物的位置的意识已接触过,只是谈到"有序"感到陌生.这些知识的积淀,为完成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做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本节内容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符号  相似文献   

2.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初中数学的传统内容,与传统的教材及其他版本的教材相比,人教版教材对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内容的安排进行了新的整合,在编排方式上打破了传统的做法,提前安排在七年级下册,并且单独成一章,使平面直角坐标系这种能反映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充分体现数形结合思想的工具可以更多地得到使用,更早地让学生体会;在编写思路上改变了传统教材从数学的角度引出坐标系等概念的做法,而是从学生相对熟悉的情境——电影院找位置出发引出坐标系,并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实例丰富学生的感受,逐步让学生认识坐标系的有关概念,领悟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方法以及利用坐标系解决生活中确定地理位置的问题,让学生经历一个从“具体-抽象-具体”的认识过程;在内容安排上,增加了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安排了“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和“用坐标表示平移”,从坐标的角度对平移变换做描述,让学生感受图形的平移与点的坐标的变化,体会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的平移,加强数形结合思提的渗透.体现各部分知识间的横向联系.  相似文献   

3.
一、怎样把握“图形与位置”的学习目标。有关图形与位置的内容分布于两个学段,梳理其学习目标,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其一,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包括物体相对于观察者的位置、物体与物体的相互位置以及物体在某一参照系下的位置。这方面,第一学段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观察、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第二学段要求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或根据数对借助方格纸确定位置。有必要指出:这里的数对,应理解为两个数组成的有序数对,旨在渗透平面直角坐标的思想方法,为第三学段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作好铺垫,而不是正式教学平面直角坐标,也不宜拓展为…  相似文献   

4.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设计是:先确定学校的位置,通过方位图形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分析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  相似文献   

5.
1 教材分析1.1 教学内容"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第十八章的教学内容.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的方法;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及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图形变换与坐标的变化;初步感受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空间与位置的相关知识,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  相似文献   

6.
本单元内容是在第一学段“用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物体位置;认识东、西、南、北等八个方向;认识简单的路线图”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第一学段“方向与位置”学习内容的延续,也为第三学段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等内容奠定基础。此部分知识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具有重要意义。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快乐足球--比例尺"单元信息窗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学期所学的知识点有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平面直角坐标系、三角形、二元一次方程组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这些内容是后继学习的基础,是学习其他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中考的重要的内容.下面就这部分的内容的知识要点作如下回顾,供复习参考.  相似文献   

8.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板块,这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接触过的数轴问题有一定的相似性,也是数轴的一种延伸与深化.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数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工具,也是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数形结合思想的开端.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背景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位置"."位置"这一内容初步渗透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思想,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上下、前后和左右等方位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两个数表示一个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即从两个维度来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是初中数学知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两大部分内容.二者都是有关数形结合的知识,是从实际生活中提炼出的数学模型.其中坐标表示平移与函数图象平移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坐标表示平移与函数图象的平移都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进行的变换,函数图象的平移其本质是点的坐标的平移.不同的是,在平移过程中,二者上下左右平移变换规律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课时)说课设计□锦州铁路一中学张艳红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初中代数第十三章“函数及其图象”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数轴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函数、三角所必需的基础知识,时时与几...  相似文献   

12.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学习函数知识的基础,它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就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来解决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学数学月刊》2011,(8):36-42,63
【本章概述】 我们身边的事物是瞬息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的眼光去审视它们,本章主要从数量和位置两个方面描述事物的变化,涉及到怎样记录数量的变化、如何确定平面内物体的位置以及什么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等内容,通过学习会用表格、图形或数学式子记录、描绘或表示变化的数量,探索数量变化.的某些联系;能领会实际模型中确定位置的方法,会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根据点的坐标描出点的位置,会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能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探索位置变化与数量变化的关系、图形位置的变化与点的坐标变化的关系,能建立适当直角坐标系,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并会用直角坐标系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田兴贵 《考试周刊》2014,(42):65-65
<正>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7.1.2《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节主要介绍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组成和有关概念,有关概念很多,有横轴(x轴),纵轴(y轴),原点,坐标,象限等.教学时,紧密结合坐标系,从教材的内容来看,只要让学生对这些概念有初步的认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理解有关概念就可以了.一、新课引入(1)复习数轴知识,用简单的话语迅速让学生回忆学过的数轴知识,让学生知道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在数轴上确定点用一个实数表示就可以了.(2)复习数对,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背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位置”。“位置”这一内容初步渗透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思想,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上下、前后和左右等方位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两个数表示一个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即从两个维度来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沟通几何与代数的桥梁,是研究和探索数学的重要工具,不仅在初中阶段学习函数有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其作用更加广泛.怎样学好平面直角坐标系呢?学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学习函数知识的基础,它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就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来解决数学问题.一、确定点的位置例1如图1是李华家周边地区的平面示意图.  相似文献   

18.
[教材简析]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位置》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教学用数对表示位置;例2教学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用“数对”表示位置、确定位置,是新课标教材新增的教学内容,这部分知识是后续第三学段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1 教材分析 1.1教学内容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第十八章的教学内容.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的方法;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及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图形变换与坐标的变化;初步感受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张敏 《贵州教育》2013,(8):31-34
《用数对确定位置》是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5页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在一年级学习了用"第几"来描述物体在直线上的位置,二年级的时候又学习了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初步具备了用有序数来表示物体位置的经验。本课时的教学正是基于前面学生已有认识基础和活动经验上的进一步提升,引导学生学会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同时也为学生奠定第三学段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笔者执教这一课时,通过具体情境中多样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