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您会批评孩子吗?您掌握了批评的艺术吗?您的批评是不是有效?家长朋友可以根据自己平日批评孩子的情况来进行以下的测试。1.我批评过孩子后一般会:A.观察孩子的反应,做好善后工作。B.余怒未消,继续"找错误"再批评。C.事过境迁,抛诸脑后。2.我批评孩子时如果他顶嘴,分辩,我会:A.暂缓批评,冷静下来考虑分析批评的方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2.
黄沙如海,找不到两颗完全相同的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两片完全一样的叶片;孩子如花,见不着两片完全相同的花瓣.花开有时,是自然生长的规律.教师欣然接受并耐心等待着各种花儿的开放,不会强行掰开一个含苞未放的花蕾.可是,当面对孩子时,是否尊重了孩子的成长规律?是否做到了耐心地等待他(她)的"绽放"?在传统班级授课情况下,有多少可爱的孩子因为学习不好而被教师贴上了"差生"的标签?又有多少孩子因此过早地被削了"死刑"?教师应怎样面对孩子的个体差异?经过思考,笔者决定在生物学教学中实施"盆栽艺术式教学",即分层走班教学.  相似文献   

3.
引子:2021年3月,我参与徐州市鼓楼区华康幼教中心的教研活动。活动最后的互动环节,一位教师抛给我一个问题:"李老师,我现在带中班,我们班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幼儿园教育质量很好,但是为了孩子入小学做准备,还是有升大班时转到学前班的计划。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怎样做?"教研活动应该基于问题、解决问题,面对这位教师抛出的"老生常谈"的问题,要不要研究?要怎样研究?和谁一起研究?  相似文献   

4.
意大利瑞吉欧人在谈到教师角色时有一句隐喻:"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Catching the ball that the children throwus)。这句话是指教师要倾听、关注孩子,并以十分真诚、愉悦的态  相似文献   

5.
刘婧 《现代教学》2012,(10):31-32
作为艺术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的成长?如何在时代的变迁中寻找到作为教师的自我价值?我认为最为关键的是艺术教师要坚持"三身艺术",即"献身艺术""浑身艺术"与"终身艺术"。  相似文献   

6.
有位邻居曾向我诉说:“我孩子的老师总是说我的孩子调皮捣蛋,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一身的缺点。难道我的孩子就没有一点好的地方吗 ?”看着她愤愤不平的样子,我想,作为一名教师掌握与家长交流的艺术是多么重要。那么教师应掌握哪些与家长交流的艺术呢 ?笔者想就这个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首先,教师应掌握与家长交流的一般技巧。孩子入园后,家长就会不时听到教师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孩子有时表现好,有时会犯一点小错误。有的教师在向家长汇报孩子的情况时,看不到孩子的优点,总是说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行。这往往使家长难以接受…  相似文献   

7.
提问的艺术     
一位教师精心选择了多幅表现维纳斯的绘画作品给大班幼儿欣赏。活动中,教师问孩子:"你最喜欢哪一幅?"一名幼儿选择了《出水的阿弗罗底忒》(画面内容为维纳斯站在贝壳上)。教师问:"为什么?"幼儿回答:"这个上面有扇贝,我最喜欢吃扇贝了。"另一次,教师组织幼儿欣赏刘海粟的《鸳鸯》,有幼儿把画面上的涟漪说成是"小鸟放的屁"。幼儿的回答让教师无所适从。从理论上讲,幼儿有艺术潜能、审美能力,可在现实中,有些幼儿似乎更关注非审美的东西,常用自己的日常经验取代审美体验。如果遭遇类似情况,您认为教师应当如何处理?如何把艺术活动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8.
问:“伞的世界”这一单元有一个活动为“降落伞”,主要目的是让孩子学会打结。在观看了教师的示范后,只有几个孩子对打结感兴趣,其他孩子有的对制伞材料感兴趣,有的对抛伞过程感兴趣。如果任由孩子这样活动,尽管气氛挺好,但孩子好像缺少了一些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教师该如何处理这种局面,切实按照课程的要求促进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9.
“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这是意大利瑞吉欧·艾米利亚喜欢的一句隐喻。而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中,教师往往不能敏锐地接住幼儿抛过来的“球”并把它很好地抛给孩子,这样,孩子抛过来的“球”就在一瞬间丢失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正>一、精准的提问——主动向幼儿抛"球"案例一:某教师组织的大班数学活动《旺旺的生日派对》中一个环节教师出示了一个大蛋糕,提问:"蛋糕上有什么?"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有奶油、花纹、小动物……",其中有一个孩子说到了"蜡烛"。此时,教师及时追问"这些‘蜡烛’告诉我们什么?几岁生日?",马上引导孩子关注到数概念上。随后,教师出示了一份自制的请柬,根据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该"请柬"上有:图、文字、数字。师问:"请柬上有什么?"(开放的问题能够让每一个幼儿通过观察"请柬",捕捉信  相似文献   

11.
意大利教育家瑞吉欧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并抛还给孩子。”这句话看似简单,却把教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恰到好处地置于一个生动的游戏互动场景中,诠释着一种教育理念:尊重、平等、互动。这种理念内化到教师的教育行为便是对孩子活动中抛出的有价值的“球”给予恰当、及时的抛回,  相似文献   

12.
批评的艺术     
正每个孩子都会犯错,家长在其犯错时就要批评。你知道如何批评孩子,在什么样的场合批评孩子,批评需要起到什么样的效果,孩子"挨批"后如何应对其情绪上的起伏吗?批评,是每个家长都该学会的一门艺术。批评要照顾面子,也要照顾"里子"事例一:"考虑孩子的面子,我不在外面批评她。"苏苏和妈妈受邀参加同班小朋友文文的  相似文献   

13.
爱的艺术     
刘飞 《快乐阅读》2013,(12):125
教育杠杆的支点在"爱"字上,关爱学生是每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正象高尔基所说:"不爱孩子,就不配教育孩子。"人们赞美教师,是因为除了他们的奉献精神外,还能毫无保留地关爱自己的学生。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民族的未来,一代代人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的继承者。爱学生,就是教师对祖国之爱,对未来之爱、对民族之爱的高度体现。  相似文献   

14.
卢星辰 《教育》2012,(36):60
现如今我国已有了数目庞大的独生子女家庭,可由于部分家长对孩子过分纵容溺爱,造就了许多的任性、傲慢、唯我独尊的"小皇帝"和"小公主"。当这些孩子步入校门以后,不听话、懒惰、缺乏责任心等各种问题接踵而来。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引导、教育,使他们正确认识错误,乐意接受批评教育,及时改过自新呢?笔者认为,教育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批评教育学生要因人而异,既需要教育机智,又要讲究策略;既要注重方式,又要注意因材施教,这样方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而在对农村低段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如此重要的风与帆热爱它的孩子却是如此之少,扬起它的更是少之又少。低中段是孩子阅读的关键期,为什么农村孩子会缺乏阅读的兴趣呢?是否有一盏灯照亮农村孩子童年的阅读呢?作为农村的一线教师,我们如何成为孩子阅读的点灯人呢?  相似文献   

16.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呀呀学语开始,父母的言传身教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未来。要让孩子成才,教师应该把孩子的教育当成一门艺术工程。这项工程应由孩子作为主体,家长和教师互相配合、互动协作,三方共同努力,才会使这项艺术工程完满成功。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啊!于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最开始的教学大多数是学习和模仿得来,到处听课学习,一些出自名师之口的"课堂  相似文献   

18.
<正>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立足孩子,小嘴巴也能问出大智慧,在问中学习能真发生。教学,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教师的"给予",且对于很多教师而言,送的都是教师想"给"的,但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孩子们是否买账?即使买账,接受程度如何?当然,教师的"给"必不可少,那么如何真正地想孩子所想,给孩子所需,从而让学习真正发生呢?我觉得,孩子的"问"很重要。  相似文献   

19.
美国幼教专家凯茨认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表现为在教育工作中能运用缜密的知识作为判断和行事的标准,具有这种素质的教师能抓住孩子抛过来的“球”,以适当的方式去接,并以适当的方式把  相似文献   

20.
姜博士: 您好! 近几年时常看到有关师幼对话的文章,在参加讲座、听课时也总听到一些专家说起教师在师幼交往中要具有"对话"精神,要"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