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猹”“汲”的正确读音山东马殿荣,张玉新“猹”和“汲”,1995年使用的新编初中语文第四册分别读作“zha和“ji”,我认为这是不规范的。先说“猹”。《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规定,“猹”读“cha”,统读。再说“汲”。《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规定,汲...  相似文献   

2.
有一次,女儿读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时,问我小说中所说的那种喜欢偷吃西瓜的猹是什么动物,我无法回答,因为我也不清楚。事后查了有关资料,才有了答案。《现代汉语词典》“猹”(音茶)字条这样讲:“野兽,像獾,喜欢吃瓜(见于鲁迅小说《故乡》)。”《辞海》的解释是:“獾类的野兽。”鲁迅在1929年5月4日致舒新城的信中说:“‘猹’字是我据乡下人所说的声音生造出来的,读如‘查’。但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怎样的动物,因为这乃是闰土所说,别人不知其详。现在想起来,也许是獾罢。”鲁迅先生一向治文严谨,为什么会生造出…  相似文献   

3.
忠县新立乡一小教师孙玉如、南江县沙河乡中心小学黄永春来信询及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少年闰土》中“猹”字的注音为“chá”,与《新体字典》、《四角号码新词典》的注音(““zhá”)不符,教学时应如何处理?我们认为,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十一册中对“猹”字的注意是正确的,有根据的,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4.
问:《少年闰土》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凶猛。其中的猹到底是一种什么动物?在教学中如何给学生解释更为确切?  相似文献   

5.
现代名人中,鲁迅是造过字的。他写《故乡》一文,多次用到一个“猹”字:“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这个“猹”是啥玩意呢?鲁迅后来在致舒新城的信中,自己作了解释:“‘猹’字是我据乡下人所说的声音,生造出来的,读如‘查’,现在想起来,也许是獾吧。”鲁迅没有想到的是,“在”是个多音字,  相似文献   

6.
《少年闰土》(五年制第九册23课)逦过回忆,描述了一个知识丰富而又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作者把少年闰土夏夜月下在海边西瓜地里刺猹的生动场面,作为特写镜头安排在文章的第一段,说明闰土跟“我”讲述的“看瓜刺猹”的动人情景至今不忘,以至在若干年后,闰土看瓜刺猹的英武形象仍然深  相似文献   

7.
对《故乡》一文中“猹”字的读音,不同的书典有不同的注音,中学语文第三册注(zhā),而在小学语文第九册的课文上,注音却是(chà)。就连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和中国社会科学院  相似文献   

8.
读过鲁迅著名小说《故乡》的人们,也许不会忘记那威武英俊的少年闰土,在碧绿的西瓜地里手捏一柄亮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的动人情景吧。然而,这“猹”是作者根据“乡下人所说的声音,生造出来”的,它究为何物,至今很少有人知道。  相似文献   

9.
语文大视野     
语文大视野鲁迅造字鲁迅造的字,最有名的便是那个“猹”字了。在小说《故乡》中,闰土讲述过一种小动物偷吃西瓜的故事,关于这种小动物,章衣萍曾问过鲁迅,鲁迅说:“大约是‘獾’一类的东西。”(章衣萍《青年集》)鲁迅曾在1929年5月4日致舒新城的信中说道:“...  相似文献   

10.
宫凤华 《辽宁教育》2011,(10):31-31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是鲁迅《少年闰土》中的精彩片断。闰土快乐而浪漫的童年生活给今天的孩子带来无尽的遐想和新鲜的感受。  相似文献   

11.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这堂课我们说说细节描写.大家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细节描写吗?如果一下子想不起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提醒,想到的可以直接站起来说. 生:我记得鲁迅《故乡》中有细节描写. 师:什么内容呢? 生:少年闰土"月下刺猹"是对动作的细节描写;对中年闰土的刻画,是外貌特征的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12.
方利明老师:您来信谈及小语九册《少年闰土》一文中“猹”字的读音,《新华字典》,中小学语文课本均音“zhā”,而《辞海》、《现代汉语辞典》则音“chā”。询问这个字究竟应该怎么读。现试复如次,供参考。《少年闰土》是由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改  相似文献   

13.
特级教师高仲铭执教小学语文《少年闰土》开头一段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下面是海边的沙地 ,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项带银圈 ,手捏一柄钢叉 ,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 ,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高老师紧扣这一段环境和人物描写的特点 ,带领学生走进课文。师生展开了如下的对话 :师 :这段话写得精彩吗?生 :精彩!师 :怎样写精彩的呢?生 :(陷入深思 ,一下子说不上来)师 :(提示)作者把这么优美的环境、这么英武的少年、这么狡猾的猹 ,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你们看看作者用了…  相似文献   

14.
答师生问     
《少年闰土》二答编辑同志:小学语文第九册《少年闰土》中有这样的描述:“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此段文字中,“项带银圈”的  相似文献   

15.
鲁迅,这位高举五四新文化运动旗帜的巨匠,以其独具的慧眼,用小说这种特殊形式,高屋建瓴、全面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现实,不仅每一篇都显示出很高的艺术成就,即使是细节之处也都有其独具的深刻性。关于这一点,我想用中学课本上的《故乡》这篇小说来具体说明。鲁迅小说细节描写的深刻性,首先表现在用细节描写来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在《故乡》中,作者曾描绘出这样一幅英雄图:“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  相似文献   

16.
狗獾掘洞     
<正>鲁迅的小说《故乡》写道:"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个从闰土胯下逃走的动物,就是我们北方常见的狗獾,又称獾子,只不过与南方的叫法不同而已。狗獾属穴居动物,山麓、荒野、密林的地下是它们眷顾的场所,它们在那里打洞眠卧,有的  相似文献   

17.
一些汉字的由来,与我国一些现代名人有关,说来颇富情趣。『猹』字为鲁迅所造。鲁迅在小说《故乡》中,描写闰土讲述在海边沙滩上,小动物乘月夜偷吃西瓜的故事,这动物音  相似文献   

18.
《少年闰土》的教学正在进行中.我把闰土“看瓜刺猹”的图片映到屏幕上,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了相关的段落。这时.林卉青同学提出了异议:“老师.我认为‘手捏一柄钢叉’这一句中的‘捏’用得不妥当,应该用‘拿’!”我一怔,心想,自己教《少年闰土》已有六七遍了,这个字倒真没留意过。于是,我就对她说:“你读书很用心.善于发现问题,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那么大家认为这句话中的‘捏’字用得恰当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鲁迅在小说《故乡》中,曾写闺土讲述在海边沙滩上,一小动物乘月偷吃西瓜的故事。这小动物音“查”,但汉字没有这个字,于是,鲁迅为需要,就创造了“猹”字。  相似文献   

20.
一、怎样解释"月亮地下"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有些老师将"月亮地下"解释为"月亮底下",这是不对的。"地下"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读díxià时指"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