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三农”问题能否得到很好地解决至关重要,而要解决“三农”问题,培养具有现代农业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的农业人才是关键,这就必然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教育。本文通过对现代农业教育基本特征的阐述,分析了发展现代农业教育面临的困难,进而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教育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2.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基础产业,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发展全局。我国农业改革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决定了我们必须更加重视解决好“三农“问题。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党的“三个代表”,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才能实现农民的第三次解放,才能实现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目标,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4.
贵阳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城镇化步伐、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等。  相似文献   

5.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于解决"三农"问题.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一书不仅是人类学发展史上的示范之作,也是社会学研究领域新的实践.它在理论层面上分析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基本主题,为研究中国农村的经济社会生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这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政治文化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民族和其他社会团体,以及这个国家中的成员,在一定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于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关于国家政治生活的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价值取向的总合。“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是全面的、系统的、有机的。从发展的角度看,二者存在着相关性和相互作用。首先,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包含着政治文化它的建成有利于政治文化先进性的发挥;其次,先进的政治文化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在贯彻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精神中,一定要响应党中央“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针对县城经济目前存在的文化性障碍,制度性障碍、经济性障碍和社会性障碍,紧紧围绕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加快县城经济发展步伐,最终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复合型"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体育院系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但高校体育院系毕业生就业状况却与社会上巨大的体育人才需求形成了鲜明反差。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目前我国体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结合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复合型”体育人才(是指既能胜任体育教师、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医疗保健医生诸职业的体育全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小康社会不只是经济概念,它还包括着政治和文化内容。作为长期从事新闻宣传的党务工作者,要从贯彻十六大精神、学习实践“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新闻宣传在发展社会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一些突出的成就和成功的经验。总结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6个方面的辉煌成就和12个方面的成功经验,目的是坚定今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决心,推广和利用这些成功经验,促进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