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合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这话道破了读与写的紧密联系。早在古代就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等说法。显然,只有在读中探写,并且是将读与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阅读与写作更反映了一个人的思维水平.有效的读与写教学,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因此,语言教学中读与写绝不是孤立的存在,绝不能孤立的教学,作为语文教的基本规律之一,读写结合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基本的、具体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们都知道,阅读和写作各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和写作必须紧密结合起来。读写能力是学生能力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们的关系应当是相辅相成的,"读中有写,写中有读"。"读中有写"中的"写"不是目的,而是辅助迁移;"写中有读"中的"读"也不是最终目的。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这句话也形象的揭示了的阅读与写作的密切关系,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应该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以读促写,读写联姻,互惠共赢。  相似文献   

4.
阅读和写作是相对独立的,阅读过程是学生主体由外而内的吸收借鉴过程,写作过程是主体由内而外的倾吐创造过程.它们又紧密相连,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读"是吃进来,"写"是吐出去;"读"是"源","写"是"流","源"远方能"流"长.教育专家洪宗礼先生在<读写结合,相辅而行>一文中描述道:"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各自的任务、内容、要求和特点,两者是不能互相取代的.但是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始终是相辅而行、紧密结合的,他们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这是对语文读写关系的最为准确、最为本质的揭示.  相似文献   

5.
<正>多读与多写 古人有“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之说。意思是:下功夫多读书,作起文章来就不感觉费劲。这话道出了读和写的关系。如叶圣陶先生所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程度没有不提高的。”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语言的运用.怎样写好作文,一直是很多教师关注的问题.小学语文新课程要求: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由此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要我们找到两者的结合点,相信就能"双剑合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那么,如何实现阅读与习作教学的互动呢?我们做了如下探究.  相似文献   

7.
<正>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他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写作的根基,指明了阅读对于提高写作的重要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强调在课内外阅读中进行语言和习作素材的积累,而且提倡对积累的运用。可见,阅读和写作是紧密联系的。但是,从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看,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存在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花开两枝,各显一处"的读写分离状态,而造成的后果却是,读不一定读得好,而写更是写不好。所以,只有让阅读与写作和鸣,才能奏响高中作文的华章。  相似文献   

8.
一、选题背景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正如鸟儿只有展开双翼才能飞得高、飞得远一样,只有展开读与写的双翼,语文学习才会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告诉我们: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的根是阅读.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智慧地把两者结合起来,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 语文教材提供了优美而又经典的课文,课文本身是美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去看待它,又如何展示给孩子们.  相似文献   

10.
一、选题背景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正如鸟儿只有展开双翼才能飞得高、飞得远一样,只有展开读与写的双翼,语文学习才会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1.
一、创设读书氛围,让学生由阅读到"悦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叶圣陶曾把阅读与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不吸收丰富的养料,就写不出好的文章.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多读是关键所在.在激发学生读书兴趣上,我是这样做的:利用语文课或自习课的时间让学生读,有时读从网上下载的优美文章,有时读学生的精彩习作,有时读<家庭教育周刊>中的好文章.在这过程中,使学生能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要求学生手中有作文书,有时间就可以看.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真正地实现了由阅读到悦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一、选题背景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阅读与写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它准确地阐述了读与写的关系。叶圣陶先生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要追问阅读的程度。由此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水平与阅读情况密切相关。近年来,悄然兴起的一种新的阅读形式——  相似文献   

14.
诗圣杜甫有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由此可见,阅读像蜜蜂采花,写作似蜜蜂酿蜜,语文教学应该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让学生在读出韵味、写出精彩中享受丰收的喜悦和成功的甜蜜。一、指导阅读,读出韵味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  相似文献   

15.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重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更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是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这说明阅读和写作是一贯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将"读"和"写"融为一体,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和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阅读教学是学生积累语言的主要途径.老师怕上作文,怕的莫过于学生作文笼统乏味,千篇一律:学生怕写作文,怕的无非是无话可说,难以表达.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把语言文字的运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认识高度。做为语文教师,应紧跟课改跳动的脉搏。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体现学为我用的精神呢?课堂仿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一篇教材,就是一篇高质量的范文。教育家叶圣陶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将读与写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学生在不断地吸收和倾吐过程中提高读  相似文献   

18.
《成才之路》2009,(28):F0003-F0003
一、选题背景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正如鸟儿只有展开双翼才能飞得高、飞得远一样,只有展开“读”与“写”的双翼,语文学习才会卓有成效。为了有效地解决小学语文课中“读”与“写”的关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构建“读”“写”一体的桥梁,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  相似文献   

19.
读书,是教书育人的源头活水。读就是"吸收",而写就是"倾吐";要写就得先读,读与写密切结合。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吸收"与"倾吐"紧密相关。教师在教学中应着力探索"读写并重"的语文课堂,力争使学生学得快乐,学得高效。  相似文献   

20.
《成才之路》2009,(26):F0003-F0003
一、选题背景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 正如鸟儿只有展开双翼才能飞得高、飞得远一样,只有展开“读”与“写”的双翼,语文学习才会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