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后勤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校后勤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高校扩招和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发展,使得高校后勤规模不断扩大,对于高校后勤党建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产业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渐进式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后勤改革势在必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我国高校后勤改革方向,但不能操之过急,需要一个缓冲期,一个载体。高校后勤产业化是我国高校后勤一种渐进式的改革,可作为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桥梁,在高校后勤深化改革进程中有其必然性、可行性,适应我国高校后勤改革当前情势。最后,文章还论述了实现我国高校后勤产业化的部分具体对策,并呼吁我国高等教育界,尤其是高校后勤人士,对高校后勤产业化给予深入的理论研讨论证和实践探索校验。  相似文献   

3.
高校后勤档案是高校后勤活动的直接记录和高校档案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助于保障高校的正常运转,也是实现高校后勤管理科学化的重要依据。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档案管理也遇到了不少新问题和新挑战。分析当前高校后勤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的放矢地提出解决办法,对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后勤档案工作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4.
高校后勤实行社会化改革,对高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提出了崭新的课题。文章试图结合高校后勤实际,针对新形势下高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究并提出加强高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高校后勤员工队伍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从高校后勤社会化到高校后勤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我国高等学校后勤改革的方向,高校后勤现代化则是我国高等学校后勤发展的目标,两者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又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之路。笔者阐述了高校后勤社会化和高校后勤现代化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高校后勤现代化是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必然结果,高校后勤社会化是高校后勤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校后勤对高校建设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高校后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迟迟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阻碍了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本文简单的分析了美国和法国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并叙述了他们对我国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的借鉴作用和启示,旨在促进我国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试论高校后勤文化的属性和历史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后勤文化建设是提升高校后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但目前在高校后勤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影响了高校后勤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认识:高校后勤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还不能称其为企业文化。高校后勤文化建设不是在近几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才开始的,而是伴随着大学文化的创建和发展,经历过历史的筛选、积淀、传承、除旧与创新的发展过程而存在的,具有宝贵的历史价值。因此,在构建先进的高校后勤文化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高校后勤文化的属性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的转轨和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原有的高校后勤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从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是高校后勤自身发展的需要和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有利于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等几个方面,分析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在阐述了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后勤系统已经完成了和学校行政体系的分离 ,高校后勤作为社会组织 ,已经由过去单纯的行政组织转变为新型的经济组织 ,这一转变为继续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也对高校的后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认为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符合高等教育特点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公益性是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本质特征 ,政府、高校和高校后勤组织必须共同坚持公益性的原则 ,共同构筑以公益性为基础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只有这样 ,高校后勤社会…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与实践10余年的历程,实际上是摸索与构建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历史进程。本文着重解读了国内外高校后勤服务管理的不同模式,并在分析英、美、法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高校后勤保障机制的基础上,研究性地剖析了我国高校后勤保障机制的概况,与此同时,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高校后勤保障机制的主要特点,粗浅地提出了对健全我国高校后勤保障机制的几.董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1.
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构建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是当前我国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后勤改革是高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分析高校后勤改革内涵和内容入手,指出了改革对于高校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关于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是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逐步深入、为适应改革求生存谋发展的需要,由高校后勤领导集体倡导和实践、经过较长时间的传播和规范而逐步形成的。本文从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构成、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特性和主要环节三方面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高校后勤承担着服务育人使命和维稳职责。从维稳视角探讨了加强高校后勤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对强化高校后勤的育人使命、维稳职责和促进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研究了加强和改进高校后勤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探索了正确处理深化高校后勤改革、维护高校稳定、促进高校发展三者关系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ISO9000系列的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0系列的环境管理体系等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体系逐步引入我国高校后勤服务系统,我国高校后勤服务的内涵、管理运作方式和服务质量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从根本上促进了高校后勤服务企业文化建设。本文就高校后勤服务企业文化的内涵,ISO质量管理体系与高校后勤文化的关系,ISO质量管理体系在构建高校后勤文化中的作用等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一、深化对高校后勤实体经济属性的认识高校后勤社会化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是优化高校后勤资源配置、适应服务市场的竞争和发展需要,改变高校后勤自身的管理和运行落后状态的必然要求。多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实践表明,这种变化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高校后勤生产力。通过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根本转变来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是否成功,一是看社会效益,看改革是否更加有力地保障了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是否有利于提高后勤服务保障水平。二是看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已经从过去单纯的行政组织转变为新型的经济组织,这一转变不仅使高校后勤的组织性质和组织形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而且也使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因此,迫切需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后勤管理服务队伍,否则高校后勤就无法实现向现代后勤管理服务的跨越。浙江大学后勤集团是在我国高校后勤  相似文献   

17.
《高校后勤研究》的诸位编委、同仁:你们好!创刊以来,《高校后勤研究》已至百期。100期是一幅绚丽丰富的画卷,凝聚了高校后勤人的心血和智慧,展现了高校后勤人风雨兼程、探索开拓的风彩;100期是一段漫长的奋斗历程,铭记着高校后勤人孜孜不倦、无怨无悔的心声,涌动着高校后勤人“文以载道”、春华秋实的渴求;100期更是一篇充满着激情的乐章,谱写着高校后勤人破土而出的欢呼雀跃,奏响了高校后勤人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的凯歌。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校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以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高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整体水平提出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9.
高校后勤是高等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必要支撑;高校后勤具有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功能,关系到校园的和谐与稳定。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多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我国也启动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总结和分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教育部明确提出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即为建立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对此,全国高校也纷纷按照教育部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和部署,加大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力度。但在具体建立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上,需要进一步理清思路,加深认识,才能真正确  相似文献   

20.
高校后勤服务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得以有序进行的基础保障。从法律视角来看,高校后勤服务主要呈现非独立法人和独立法人等类型,从而导致了高校后勤服务产生了多种法律关系。本文通过对高校后勤服务的法律定性,分析目前高校后勤服务存在的法律属性不明、经营权缺位和行政干预过多等问题,从法律的角度提出构建高校后勤服务合理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