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焦国内基础教育阶段深度学习面临的主要问题,围绕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与深度学习如何关联,以及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下如何构建深度学习教学设计框架这两个基本问题。通过文献分析法,首先明确深度学习的内涵和特征,之后通过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涵特征与深度学习的内涵和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出其在教学观念层面、教学组织层面、教学技术层面的契合,最后分析已有的深度学习教学设计框架,构建出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下的深度学习教学设计框架,以期为一线教师将信息技术与深度学习的有效融合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从研究范式、研究内容和研究局限分析了学习机制与认知模型的研究现状;以多媒体学习的认知模型为基础,借鉴社会建构主义、分布式认知和生态学理论,从复合研究范式的视角构建一个网络学习过程的认知模型,促使研究者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来探讨网络学习过程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3.
从研究范式、研究内容和研究局限分析了学习机制与认知模型的研究现状;以多媒体学习的认知模型为基础,借鉴社会建构主义、分布式认知和生态学理论,从复合研究范式的视角构建一个网络学习过程的认知模型,促使研究者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来探讨网络学习过程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4.
为超越认知心理学的局限,深度学习研究从狭义走向广义成为必然.复杂科学为广义深度学习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学习科学为学习系统简化提供了合理依据,以此可重新审视深度学习的缘起、内涵、机制及过程.研究结合人工智能历史演变,指出深度学习缘起于认知心理学的重塑、课程与教学论的变革以及教育技术学的突破;基于对既有内涵的梳理,认为深度学习是学习科学视阈下对信息深度加工过程、教师深度引导过程、技术深度支持过程三者的最优整合;依托影响因素分析,点明深度学习的发生机制以知识内容为客观载体、以真实情境为客观条件、以心理机能为主观意识;从纵向优化和横向整合两个方面建立了深度学习的一般过程模型,其间三个"深度过程"和"三维机制"不断趋于最优整合,共同促进学习者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5.
为超越认知心理学的局限,深度学习研究从狭义走向广义成为必然.复杂科学为广义深度学习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学习科学为学习系统简化提供了合理依据,以此可重新审视深度学习的缘起、内涵、机制及过程.研究结合人工智能历史演变,指出深度学习缘起于认知心理学的重塑、课程与教学论的变革以及教育技术学的突破;基于对既有内涵的梳理,认为深度学习是学习科学视阈下对信息深度加工过程、教师深度引导过程、技术深度支持过程三者的最优整合;依托影响因素分析,点明深度学习的发生机制以知识内容为客观载体、以真实情境为客观条件、以心理机能为主观意识;从纵向优化和横向整合两个方面建立了深度学习的一般过程模型,其间三个"深度过程"和"三维机制"不断趋于最优整合,共同促进学习者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6.
在线学习的蓬勃发展遭遇了关于其学习深度的质疑,如何有效评价在线深度学习成为研究者广泛关注的研究主题.文章通过对关于深度学习内涵界定的三类观点的深入分析,得出深度学习具体表现在"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和"认知领域和非认知领域"两个基本方向.基于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文章提出了包含学习动机、外显在线学习行为、内在认知过程、概念转变等7个要素的在线深度学习评价模型,并对每个要素的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进入数字化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对教育活动提出了更高要求,旨在培养高阶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深度学习备受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为此,“深度学习如何发生”和“如何评估深度学习发生程度”,也成为亟待研究的两个关键学术问题。认知心理学、教育神经学和具身认知为理解深度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指引人们从人—物互动视角认识个体的认知变化过程,打开了个体学习的内隐机制“黑箱”,实现内隐机制和外显表征的桥接与理解。基于这一认识与分析,通过信息输入、深度加工和学习生成三个环节,初步构建了深度学习的发生机制模型,并设置相关的学习状态指标。而要实现对深度学习发生程度的精准评价,则应依据深度学习的多模态数据测评框架,综合性采集与分析学习者的生理数据、自我评估数据、在线学习平台数据和课堂参与数据等多模态数据。但是,在采用多模态数据测评深度学习的发生及其程度时,多模态数据仍存在异质性差距、数据建模缺乏精确度、常态化评价开展困难、数据安全和伦理道德难以得到保障等问题,亟需未来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8.
纵观学界对成人终身学习能力的研究,多从国家层面的一种政策性工具角度探讨,忽视从微观层面深挖其架构的理论基础并据此演绎出能力项的研究,没有真正找到研究的逻辑起点,导致对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缺少全景式认识。成人终身学习能力是成人的众多学习能力中最关键、最核心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建构研究需要从成人的学习实质、内在机制及其相互关系中重新审视,要避免仅从个体认知视角研究的传统立场,应秉承个体认知视角与实践取向视角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因此,研究成人终身学习能力形成的内在机制的实质,需探讨认知、调节、互动三种学习机制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三种机制与学习过程存在的关系,从而奠定成人终身学习能力体系架构的逻辑基础,确定其能力项划分的质的基本维度,在基本维度中对能力项进行量的细分,由此探寻一种具有普适性的成人终身学习关键能力项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9.
矿冶类诗歌因借用了大量采矿、冶炼术语,导致缺乏该类语境信息的读者易出现认知偏差。文章以认知框架理论为研究基础,从词义、语义、语篇层面,探讨了以认知框架概念隐喻体系为构建新信息关联支点的可能性,为解读矿冶诗歌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0.
深度学习提倡主动性、批判性的有意义学习,表达了一种对学习本质的认识,深度学习要求学习者在真实社会情景和复杂技术环境中更加注重批判性地学习和反思,通过深度加工知识信息、深度理解复杂概念、深度掌握内在含义,主动建构个人知识体系并有效迁移应用到真实情境中以解决复杂问题,最终促进全面学习目标的达成和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深度学习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悠久的思想渊源和丰厚的理论基础。本文在阐述深度学习概念内涵并比较其与浅层学习的差异基础上提出深度学习的若干重要特征,并着重分析了建构主义、情境认知理论对深度学习的解释和影响,以及分布式认知理论和元认知理论对深度学习引导与调节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和国外的学术英语写作研究发展迅速,国外的研究面主要表现在界定重要概念,创建新的并修正分析旧框架;考察的对象范围趋向完整;研究视角从宏观到微观。相比之下,国内的研究多数注重关注学术文本特征,缺少关注写作者的认知过程。本文研究该领域当前面临研究范式的接口问题、如何运用理论阐释数据的问题及国内缺乏人本研究和跨学科创新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存在,对于信息本质及其影响的研究逐渐从香农范式走向更为广阔的视域,传统的学习框架研究少有关注信息视角及其不同层面,在实践上难以支持e-Learning系统分析与架构。本文从信息这一基本概念出发,以广阔的学科视角重新审视信息化条件下学习发生的可能性及其机制;从统一信息理论的视角提出协同进化学习模型,以期为e-Learning提供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3.
深度学习理念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框架为我们深入理解"读写结合"提供了学理支撑。作者与读者在读写一体中成为意义的探索者、发现者与创造者;阅读和写作的共同要素越多,学习迁移越易发生;阅读是写作的源泉性起点,写作是阅读的形成性起点,互为起点的言语信息加工心理模型决定了读写之间的迭兴交替。"读写结合"教学的核心在于:从宏观层面拓展"读写结合"内涵,确立"意义建构者身份"价值取向;从中观层面共建"读写策略知识",多元开发读写结合教学内容;从微观层面遵循"言语图式"发展阶段,整体设计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设计思维作为一套包括理念、过程和工具的系统性方法,可为教育教学变革和未来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本研究针对教学创新实践中设计思维融入系统性和深入度不够问题,提出设计思维深度融入教学创新需要转变理念、升级目标、重组内容、再造流程、变革评价等。本研究建构了设计思维指导的项目化学习设计模型和和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框架,系统阐述了设计思维如何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帮助教师实现课程—教学—学习的一体化设计。在宏观层面,教师要围绕课程学习目标和设计思维的特性,按照定义问题—汇聚灵感、构思方案—设计原型、迭代修订—输出制品、使用改进—演化发展四个阶段,设计围绕复杂问题的创新项目、系统化学习活动链、多模态学习资源、融合性学习环境和全过程学习评价。在微观层面,教师要创设目标导向的复杂情境,设计融合内容的活动、开发操作性活动指南、实施深度交互活动、优化支持性多维评价与方案,将特定课程的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落到实处,期间要重点关注各阶段的操作重点、关键性设计思维工具、方法与核心特征的融入。本研究旨在为教师开展设计思维指导的教学创新提供理念、过程和方法的深度融入支架,落实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当下,认知学习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是理解教师学习重要的视角。然而,两大视角在理解教师学习现象、解释教师学习过程方面均存在局限。统整两大视角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分析框架,这对深化教师学习的理解不无裨益。整合两大视角的分析框架将反思、共同体、行动、概念引入,并将学生反馈作为理解教师学习、促进教师学习的关键因素予以强调,由此勾勒出教师学习的本真图景。  相似文献   

16.
校际协作学习被认为是提升教育质量和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校际协作学习活动设计是校际协作学习开展的核心,目前校际协作学习活动设计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论指导.校际协作环境下的资源共享增加了学习者认知的广度,但在认知深度方面作用不力.因此,文章从促进深度学习视角出发,运用文献研究、质性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采用“现状分析→理论建构→区域检验→反馈完善”的技术路线,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促进深度学习的校际协作学习活动设计理论框架,并介绍了省城内高校间协作的研究个案.  相似文献   

17.
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外语教育教学面临深刻变革。在此背景下,外语教师不仅应该成为“教”的专家,还应该成为“学”的专家,而且只有通过“深度”的“学”才能实现“有效”的“教”,才能满足教育信息化对外语教师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文本首先分析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师深度学习的内涵、特征及意义,回顾了深度学习路径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以生态系统理论为视角,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师深度学习的环境、内容、过程、结果四个维度建构教师深度学习的分析框架。基于该系统框架,从如何优化深度学习环境、丰富深度学习内容、深化深度学习过程、追踪深度学习效果、促进高校外语教师深度学习各生态子系统的互联互通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新形势下高校外语教师的深度学习路径。  相似文献   

18.
校园劳动是高校劳动实践的主要形式之一,构建校园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是保障高校劳动教育质量、提升劳动教育成效的必然要求。同济大学以“五育并举”方针为指导,针对高校劳动教育在思想认识、管理体系、活动载体、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情境学习理论为支撑,依托后勤集团构建劳动教育共同体,开发了具有情境学习范式的体验类、执勤类、活动类、技能类校园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在劳动教育课程的内涵认知、管理制度、实践基地、实施方法等方面开展深入探索。研究表明,高校校园劳动教育课程要立足校园、就近取材,把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在课程目标层面,要强化组织机制建设,确立劳动教育共同体的核心思想;在内容组织层面,要分类分层细化实践内容,通过边缘性参与增加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机会;在教育方法层面,要创设学习情境,依托劳动教育共同体推行学徒制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三种学习理论对复杂学习的解释及其整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校教育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人类所面对的生活与实战问题以及人类认知与问题解决过程的复杂性。与之相应而生的是“复杂学习”的提出。本文分别介绍了三种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对复杂学习的解释,以及一种综合的复杂学习教学设计模式-4C/ID教学模式的提出。通过分析使我们对什么是复杂学习有了深度的理解.从而为下一步设计复杂学习的教学环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影响人的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不同的教学理论对此给出了大相径庭的答案,这是因为它们各自对学习本身持有不同的视界,有的看重预期的学习结果,有的聚焦影响学习过程的各种方法,还有一些则抓住了学习发生的条件.有八种对教育传播与技术领域的理论发展一直产生影响,并且仍在产生强烈影响的最流行研究范式,它们分别是完形心理学、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发展心理学、文化—历史学派、信息加工理论、认知符号理论、认知资源理论和社会建构主义.一般来说,研究总是在某个特定的范式框架内进行的,但是研究者应该认识到,范式本身会对研究方法和结果产生很深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研究者应该对各种不同的理论与范式持开放的心态,因为新的发现总是出现在不同范式之间的交叠磨合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