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如今,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学生管理是重中之重。为实现对学生更为全面的管理,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与思政教育工作,高校应当重视挖掘利用学生管理预警机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拓宽思政教育路径,丰富学生管理手段,从而达到刚柔并济的管理效果,提升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与思政教育水平。本文主要对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的思政教育功能进行分析与研究,通过介绍学生管理预警机制的概念及内涵,认知预警机制中思政教育的功能与作用,从而更好地将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预警机制进行有机融合,释放出最佳的管理效果与教育价值,推动高校学生更好、更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OBE教育理念则是推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存在思政元素的融入不够深入、学生参与度不够高等问题,学校需要将OBE教育理念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机制相结合,以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在OBE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应当基于“三个相结合”的原则,即将课程、考核及评价三个方面紧密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一是课程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到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将思政元素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二是考核方式应当更加科学合理,注重对思政教育的考察,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思政热情;三是评价机制应当更加细致周全,充分考虑学生思政方面的表现,以便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  相似文献   

3.
为了全面推动新时代高校"大思政"教育创新,新时代在探索高校大思政育人路径的过程中,要能够始终坚持基层管理以及顶层设计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引领以及院系发现相结合、思政课程以及课程思政相结合、教师发展与学生成才相结合、校园文化与育人实效相结合的基本创新理念.真正做到培根固基守正创新、同步思政协力育人、思专同心知行合一、与...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政教育是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课程,而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学生心理问题预防与治疗上,并且注重"教",而忽略了"育"的重要性,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音乐课程具有较好的灵活性与互动性,能够很好地弥补思政教育中的弊端,为此在思政教育中引入音乐教育非常有必要,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创造力,也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方式多样化,为了更好地促进思政课程与音乐课程的相互融合,可以从利用音乐教育的交互性改善思政教学品质、创建完善的思政教育体系,确保思政教育的长效实施、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思政与音乐融合教育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5.
隐性德育强调潜移默化中将思想道德、观念认知贯彻到学生头脑中,并外化于行指导日常学习与实践。国外隐性教育重视环境营造与技能应用,在促进知识性传授与价值性传递相结合、注重启发式教学与互动式研讨相结合以及推进教育生活化与现实体验感相结合等方面,值得我国高校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去深度剖析提炼和选择性借鉴。在此基础上,我国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结合国情、校情开展个性化实践探索,提升课程思政的内容体系化、形式多样化、教师专业化等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全方位育人的重要环节,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一直是高校关注的热点。文章论述了课程思政实施的必要性,以及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旨在为专业课教学中更好地融入思政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路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旨在探讨如何在高校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文章提出,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多元价值观的动态平衡的过程中,需要将“人的全面发展”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相结合,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多元价值观的动态平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课程思政教育模式”相结合,形成课程思政教育的合力;要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日常管理,在实践中实现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8.
将“四史”学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抓手,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可以使青年学子深刻领会“四史”中蕴含的时代价值,不断厚植爱党爱国情怀,牢固树立理想信念,增强使命责任担当。在实践路径上应坚持顶层设计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坚持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引导学生胸怀国之大者,在历史学习中汲取经验和智慧,以史为鉴,更好地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9.
张磊 《文教资料》2014,(35):93-94
在高校进行思政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而思政类社团则是其实践的主要阵地。怎样采取措施帮助高校社团更好的发展,是高校做好思政教育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针对研究型学习的内涵,对高校思政类社团研究型学习开展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找到思政类社团在如何更好地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策略和特征,希望帮助高校更好地做好思政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双创”教育模式下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并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创业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学生职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这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为他们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双创”教育模式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故从“双创”教育模式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实施路径两个层面展开探究,详细阐述了“双创”教育模式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以期能够为一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政课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肩负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使命。基于"慕课"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要以高校思政课的性质和目标为出发点,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结合,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相结合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高校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能够帮助思政教师更好地契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行为模态,提升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影响力、传播性。介绍了高校思政教育方法的含义与特点,阐述了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方法,分析了高校思政教育方法的问题,提出了积极加强价值观指引、提高教育方法“人本性”、优化网络思政教育方法、优化新媒体教育话语方式等策略,以期高校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  相似文献   

13.
在当下高校的思政教育的开展过程中,需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保证高校学生在相关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能够得到应有的重视,并且相关教育工作的开展也需要以学生的生存与发展为根本,进而不断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本文主要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高校思政工作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希望能够更好地帮助教育者提升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四史”教育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相融相通,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和增强大学生“四个自信”的重要途径。把握整体性和倾向性并重原则、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原则,从面—线—点做好“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教学设计、搭建“四史”融入思政课的混合式教学平台,打造“四史”教育本土教学资源实践基地,能更好地发挥四史”教育中思政课主阵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我国一直倡导要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要求新时代的高校教育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在新时代下,不仅要思考思政教育体现人文关怀的价值导向,鞭辟入里地分析当前高校思政教育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更要主动探究新时代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实现的策略和方式,实现对思想意识和生活实践的回归。从研究思政教育中体现人文关怀的理论依据入手,分析当今高校在思政教育中对人文关怀重视不够的现状,最后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以期实现人文关怀在思政教育中的更好应用。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6,(79):61-62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各地高校工作重点改变为教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加强思想教育,注重挖掘教材中隐含的辩证思维,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更好地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将哲学与数学相结合,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成为当代数学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前需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作为主要依据,从注重提高思政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科学建设、注重教育模式的创新优化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其目的主要就是使得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中能够更好的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而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创建有利条件,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率得到合理提升。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主要以高校学生思政工作过程中有效实施策略为研究重点,提出在现实的高校思政工作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高校学生思政工作过程中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增强高校思政教师的服务意识,构建和谐的参与机制;正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建立健全心理问题的宣泄与指导机制;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文化更好的服务与现实的思政教育;在现实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需要认清学生的个性,注意对不同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以更好的纠正学生在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政治水平过硬,思想素质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保卫者。  相似文献   

19.
连宸琰 《成才之路》2023,(11):13-16
当前,部分高校大学生在生活适应、学习与择业、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高校可以将思政教育作为媒介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更好地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高校思政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自我认知功能、社会适应功能、精神动力功能和人格塑造功能。高校要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入思政教育体系,运用丰富多元的教学策略,多渠道开发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有针对性地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进一步推动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20.
思政教育在高校整体教育内容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可以改变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使高校思政教育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能够将思政教育的各项理论内容应用到实践过程中,使思政教育具备更高的实际价值,从而有效提高高校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想政治水平。本文深入阐述了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价值,并详细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希望能够有助于高校思政教育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