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9年,教育部开展了打造"金课"、认定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工作,相关文件中指出,要"推动教师全员参与课程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模式创新,形成打造‘金课’、淘汰‘水课’的教学改革氛围。加强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应用,提升本科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1]这一系列"金课"包括线下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社会实践一流课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们以其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为标本来总结成绩,剖析不足,探讨对策。成绩主要是:课程数量多,成果丰富;涉及的高校多,覆盖面广;课程质量高,影响大;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融合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技能。不足之处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与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太少,专业基础课较少,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分布不均衡。我们应该整合课程资源,加强一流课程群建设,提质升级,不断增强一流课程群的协同与增值效应;避免同质化,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课制宜,勇于改革创新;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高一流课程的高阶性与挑战度,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是提高大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及本科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以红外物理课程为例,从课程建设的发展历程、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课程建设的实施步骤以及课程建设的具体实例等方面进行“金课”建设途径探究,以期为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以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日,教育部推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共计5118门,包括1875门线上一流课程、728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463门线下一流课程、868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和184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一、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主要分为五类第一类是线上一流课程。  相似文献   

5.
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评价体系是一流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是课程建设和改革的目标导向,也是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政策要求。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评价体系构建应该遵循体现新精神新要求、彰显学科核心素养、遵照学业质量标准以及反映应用型人才培育特色等原则。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可以从课程定位、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建设特色与创新等方面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
哈尔滨理工大学的“高等数学”课程被评为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哈尔滨理工大学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中,构建了大学新工科“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体系,以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覆盖学生,以大学生数学竞赛平台为出口检验学习成效,以优秀的工科数学教学团队为技术保障,以“互联网+数学”教学形态为依托,实现了四位一体的新工科“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在课程建设中注重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入,首创了课程思政“15143”框架。“高等数学”课程的发展理念与经验对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中的通识课程的重新定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双万计划”提出以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适应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要求,成为当前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文章以金融工程课程为例,结合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要求,分析了传统教学遇到的挑战,以及混合式教学在应对这些挑战时所具有的优势,最后就金融工程如何使用混合式教学应对三个主要挑战——思政育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提升课程的“高阶性”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静  刘慧敏  李琰  苏丽娟 《科教导刊》2023,(11):109-112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加快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重要抓手。文章以高等院校生物类专业基础课程人体与动物生理学为例,从课程教学已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分析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思路,论述了课程组织实施的措施和课程建设的特点,探索了“思教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教学理念,提出“探究―启发―研讨―讲授”环环相扣的教学模式,旨在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其他相关专业课程实施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推进,打造金课,突破传统以教学为中心的模式,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以国家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遥感基础与图像处理》为例,结合“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以学生为中心,分析高校本科课程现状与问题,从课程线上平台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设计、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实践教学培养、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探讨一流课程建设新模式,提出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评价指标建议和课程建设的创新方法,以便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学效果,为国家一流课程建设提供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为卓越拔尖人才培养和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分析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背景与建设思路,阐述了江苏大学"内燃机学"课程建设发展历程和实践情况,论述了课程组织实施过程和课程建设特色。提出"问题—理论—方法—创新"环环相扣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对实际现象和问题的理解能力。结合课程建设目标和拟解决的重点问题提出了后续课程建设的主要措施,为"新工科"背景下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结合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要求,对河南工业大学粮油储藏专业核心课程粮油储藏学A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中课程改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优化途径、建设成效进行总结,以期为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相关专业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徐倩 《上海教育》2023,(18):8-9
<正>课堂是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今年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上海市教委首次举办“高校示范课堂建设及互鉴交流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首批“上海高校示范性本科课堂”的评选工作已于去年10月启动,上海各高校共申报了五十多门课程参评,推荐课程均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或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奖课程。经各高校申报推荐、专家评审等程序,市教委研究确定了17所高校的23门课程为首批“上海高校示范性本科课堂”。  相似文献   

13.
交通运输类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对于交通强国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文章基于交通运输类专业特点和育人需求分析,提出了交通运输类一流本科课程螺旋递进式的建设路径和要素,以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交通管理与控制为例具体阐述了课程目标设定、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内容和思政要素融合设计、教学与评价方法、教学资源建设以及教学改革等关键要素的具体设计方法,并归纳总结了课程特色和创新要点。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新农科背景及教育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实施意见,针对目前玉林师范学院园林专业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现状及现存问题,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为导向,通过重塑课程目标、优化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建立课程建设评价体系等途径探索园林专业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为培养新时代具有“三农”情怀的园林专业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旅游地理学是地理科学、旅游管理等专业的重要课程,具有学科交叉性强、知识涉及面广、教学素材丰富等特点.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推进旅游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将旅游地理学建成一流本科课程,是旅游地理学课程改革创新的机遇与使命.从问题导向、研究方法支撑、科研意识培养、课程考核方式等四个方面构建研究型教学的实践路径,为地理科学、旅游管理及相关领域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一流专业建设的基石.自"金课"概念提出后,围绕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各个高校启动推进了"一流课程"的建设.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际,结合"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现状,从教学团队、课程内容与资源、教学模式与方法、成绩评定等方面,探索"仪器分析"一流课程建设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盛莉 《科教导刊》2022,(18):123-125
文章介绍了齐鲁工业大学首批国家线上线下一流本科课程“电路原理”的建设过程。由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引入,从“电路原理”课程资源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及实施、课程实验教学改革、考核方式改革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线上线下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历程。  相似文献   

18.
OBE理念的核心即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旨在消灭"水课",建设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高质量课程。OBE理念要通过课程体系建设这个核心环节执行和完成。一流课程建设最终的目的是用OBE理念培养学生。以"电工技术"课程为例,从授课理念、讲授内容、课堂教法以及质量评价四个方面提出了一流课程建设措施,探索了OBE理念下课程建设的关键点,形成了保证课堂教学持续改进的闭环机制,为学生中心和成果产出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9.
国家“双万计划”启动以来,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成为高校本科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文以线下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煤地质学”为例,针对其存在的传统知识与前沿知识不衔接、社会发展目标与学生成长需求有偏差、教学方法与实践方式相脱节等问题,结合课程建设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要求,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团队、考核方式和教材编写八个方面提出课程建设的基本准则,形成线下课程建设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以此促进“煤地质学”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  相似文献   

20.
鲍立刚  鲍子吟 《科教导刊》2022,(8):132-135+158
在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课程思政”建设在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建设一流本科课程,进行了课程思政视域下“三性融合,五方共建”管理类一流本科实训课程的探索。该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三性”一体并与“课题思政”相融合的教学内容提升课程的高阶性、“校政企行生”五方协作创建情境化、角色化的人际互动式实训教学方法突出课程的创新性、“校政企行生”协同构建“课程思政”视域下多角色交叉“过程式”成绩评价体系加大对学生平时学习的挑战度,达到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