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数学思维的发展有助于促进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及其他领域经验的获得。儿童哲学视角下,绘本作为将抽象具体化的刺激物,其思维培养与数学思维在思维品质、思维方式、思维主体上有着逻辑契合。儿童哲学视角下基于绘本有利于儿童真正进行思考,是因为它能打破“惰性化思考”的思维模式,呈现“非常规问题”的思维情景并且着眼“非功利主义”的教育观念。教师可以基于儿童哲学视角运用绘本在设计层面、理念层面、实践层面进行广选择、多思考、勤对话,发展儿童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2.
基于现代"图式"理论,"图式"具有多元、联想、层次性和加工性的特点,对儿童绘本阅读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儿童在绘本的阅读中往往会受到他们已有"图式"的影响。文章探讨了儿童在绘本阅读中"图式"激活以及如何启动已有"图式"进行阅读与学习的过程,提出了儿童绘本阅读"图式"运用的方法以及教师指导儿童绘本阅读的要点。  相似文献   

3.
王璐 《中华家教》2020,(4):43-43
图画、文字、故事、艺术是构成一本绘本必不可少的四种要素。作为儿童成长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种儿童文学形式,绘本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价值,了解儿童阅读绘本的世界对于家长而言,相当于是得到了一本“儿童绘本学习指南”,那么应该如何更好地指导孩子阅读呢?  相似文献   

4.
韩凌云 《现代英语》2023,(16):60-63
作为一种典型的多模态语篇,儿童绘本的优势在于图文呈现。文章以经典英文绘本Make Way for Ducklings为例,以元功能和视觉语法理论为框架,探究图文模态是如何共建意义的。研究发现,在概念意义层面,物质过程同图像动作过程、反应过程相适应,言语过程同图像言语/心理过程相配合。在人际意义层面,陈述语气和提供类图像作用一致,视角切换予以辅助。在语篇意义层面,主位转换同图像构图布局协同合作。儿童绘本图文关系紧密,相互协同。  相似文献   

5.
传统教育习惯于从“成人视角”来考虑问题,因而在教育理论、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中都不免刻下成人权威的印记。现象学教育学采用全新的“儿童视角”来看待教育问题,倡导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出了以儿童发展为取向的智慧教育学思想,关注儿童真实的“生活世界”和体验,为我们理解教育与生活、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以及教育主体之间的交往与对话等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这种新的视角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儿童幸福”是古今中外教育者一直谈论的话题,也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伟大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以“儿童为本”,指出了儿童幸福对儿童成长的价值,对儿童一生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关注和研究儿童幸福感,追求教育的“儿童化”境界,为儿童提供生理、心理和伦理层面的幸福体验,让教育真正成为儿童幸福的来源,是教育者们责无旁贷的职责与使命。笔者依据多年的工作经验,谈一下“三大视角”对儿童幸福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媒介融合背景下,适当选用歌曲和绘本有益于儿童初步塑造道德品质、探索伦理身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的歌曲Forever Young表达了关于儿童养成友善、平等和诚挚道德品质的期望。该歌曲配套绘本将音乐、绘画、歌词有机融合,不仅能使儿童在接受绘画艺术熏陶时同步感受歌曲传递的伦理价值观念,还能凸显儿童伦理身份重要性。绘本主要展现儿童伦理身份的构建过程,引导儿童思考何为社会伦理身份,并帮助儿童调整伦理身份定位。“因时、因地制宜”运用该歌曲绘本,有助于儿童对各类伦理品质的理解由语音层面提升至语义层面,再逐渐内化到观念层面,从而引导他们永葆纯洁善良的“童心”,为其成年后步入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幼儿园阶段开展工程启蒙教育,为的是在儿童稚嫩的心灵上播下一颗“工程梦”的种子,帮助儿童形成“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实践”的意识。从项目来源上看,工程启蒙教育要源于儿童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源于儿童的游戏兴趣及需求,源于师幼共同生活中的有价值的事件。从实施策略上看,工程启蒙教育要注重过程、支持儿童发现问题,注重计划反思、鼓励儿童实践验证,注重协作交流、支持儿童迁移经验,注重协同育人、延续儿童探究兴趣。  相似文献   

9.
海涅说“每一时代都有它的课题,解决了它就把人类向前再推进一步”。走进21世纪的语文教学,也面临着许多全新的课题。基于“读图时代”的绘本闯入儿童的读书生活而产生的读写冲击波,正在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道独特风景。  相似文献   

10.
随着儿童视角研究日趋丰富,儿童视角被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反省和自觉认识相继出现。基于方法自觉意识的管窥,呈现出儿童视角的角色定位不准、研究起点模糊不清、研究价值取向不明等基本问题。故需从哲学层面回应“作为方法的儿童视角”的应然逻辑:本体论层面主张回归儿童的生命样态;认识论层面超越现有研究的窠臼;价值观层面关照儿童视角研究。以期使扩大认识的维度,进一步促进实践的规范,为儿童主体性地位的崛起奠定基础,丰富儿童研究的知识图景,激发实践中的行动智慧。  相似文献   

11.
"儿童的视角"研究不同于关于儿童的研究,它探索的是儿童作为主体对世界的感知和体验。目前"儿童的视角"研究主要在欧美国家展开,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所以非常有必要进一步澄清和明确其价值取向与方法原则。开展"儿童的视角"研究,需要承认童年自有其意义,儿童有能力展现其视角,同时儿童的视角也应该受到关注和尊重。为此,研究者应实现从"带有儿童视角"到"探索儿童的视角"、从"以儿童为对象开展研究"到"以儿童为合作伙伴开展研究"的转变。在选择具体的研究方法时,研究者应坚持参与性与发展适宜性、操作性与趣味性原则,让儿童能够且乐于参与研究。"儿童的视角"研究应确保儿童对研究的知情与同意,应确认儿童是否认同研究所得数据与结论,并对研究过程中成人与儿童的权力不对等保持敏感。  相似文献   

12.
在童年生活中,绘本在儿童的世界里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绘本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为儿童感受世界、认识世界提供物质基础。这一物质媒介在儿童语言、想象、社会、审美能力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儿童情感教育是儿童发展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儿童认知和能力的发展提供情感支持,更是儿童幸福生活的条件。在儿童情感教育发展中,绘本的作用不可小觑,绘本的内容和绘本阅读方式都对儿童的情感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绘本是家庭首选的儿童读物,是最适合儿童阅读的图画书。台湾绘本推广人郝广才说“绘本是孩孚进入阅读世界的不二法门”,绘本,是儿童成长之梯。  相似文献   

14.
“儿童数学”的现象学意蕴是以现象学的态度——“回到事物本身”来研究数学,追求“数学思想”的敞亮和儿童“数学之思”的显发与弘扬。实践申。通过儿童“生命·实践”的教学化活动——儿童的生命实践活动体验、生命实践活动建构、生命实践活动创造、生命实践活动表达,达成“儿童数学”的现象学旨趣——“面向思的事情”!由此.现象学所带给“儿童数学”的绝不仅仅是某种特定的教育实践与研究方法(如悬置——对教学经验或理论的存而不论、数学的本质探原、返回儿童的生活世界、消解师生主客二分的本质直观等等),而是一种“儿童数学”的现象学精神——回归儿童的“生命·实践”路向!  相似文献   

15.
认识理解儿童是教育儿童的前提.为合理地认识儿童、实现对儿童的深层理解和把握,儿童生活叙事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选择.文章通过对胡塞尔、海德格尔以及伽达默尔等人的相关理论进行理路梳理,力图融合“成人的视角”与“儿童的视角”,探索一种特殊的成人视角——“儿童视角”.并以一则儿童生活叙事为例,分别运用三种视角进行叙事解构与重构,探索并探讨了运用儿童视角、在视域融合中进行儿童生活叙事的方法选择和实践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绘本的图画形式多样,风格各异,被认为是儿童的艺术博物馆。许多学龄前儿童通过绘本第一次接触到经典艺术作品,绘本可以在学龄前儿童美术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从技法层面讲,绘本引导学龄前儿童掌握绘画的媒介、技法和原则;从鉴赏层面讲,绘本给孩子提供了一个理解艺术作品的切入点。绘本消解了艺术的神秘色彩,帮助孩子将自己和美术经典作品联系在一起,从而理解艺术的语言和结构;从美育层面讲,绘本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儿童感性和理性获得均衡发展,建立完美和谐的人格。  相似文献   

17.
唐诗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儿童世界,从“儿童文学”视角入手,撷取唐诗中表现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的作品与读者分享,以期为古典诗词的诵读和传承提供新视野,为今天的小读者提供了一片纯真的精神沃土。  相似文献   

18.
王玲玉 《现代英语》2023,(12):91-94
国内儿童绘本起步晚,较国外绘本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国绘本市场一直以引进版绘本为主要图书来源。引进版绘本要想在国内大范围传播,还需要经过“翻译”这一层加工与包装。近十年来,儿童绘本翻译研究取得显著成就,但仍存在诸多不足。本研究将以知网数据为数据源,利用文献分析软件,对儿童翻译领域的研究机构、研究学者、翻译理论和翻译方法四方面进行深入归纳和分析,总结出我国学者近十年来在儿童绘本翻译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和局限,为未来参与儿童绘本翻译研究的学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和”的字形字义主要源于古老的礼乐传统,是华夏民族生存智慧与人文理性的凝练与展现,并构成了礼乐的价值内核。“中”强调的是经权相济的经验智慧,为礼乐实践的根本依据;“和”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和谐理想,乃礼乐生活的价值旨归。礼乐之“中和”精神的形成有着本体论和方法论两个层面的意义,不仅体现出了华夏民族对于真、善、美的理解与推崇,更是构成了中国传统礼乐文化的核心精神,乃其得以绵延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20.
学校里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儿童”,对此人们总是“怒其不争”,却很少“哀其不幸”。本将以合作的观点来剖析他们生活、学习环境的特点,寻找“问题儿童”的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