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尔纳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博西》对主角“我”的心理创伤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画。从创伤机制来分析,偶然的事件唤起了主角的创伤记忆,能指的重复体现了创伤记忆被主角再现和拒认的方式,进而导致主角的创伤难以愈合。究其根本,“我”的创伤难愈不仅与死亡事件本身的冲击性有关,也涉及到其背后的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历史债务。在创伤叙事中,亲历者常常陷入沉默与言说的两难悖论,但对作者古尔纳来说,记忆创伤和言说创伤既是其理应担负的伦理责任,亦是其抵抗政治的一种诗学表达。通过将《博西》中的“我”塑造为无法从创伤中解脱的角色,古尔纳表达了他反抗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坚决立场。  相似文献   

2.
记忆与身份认同的交互作用,是当前文学“记忆话语”研究和讨论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扬·阿斯曼指出,借助文化记忆,一个集体的成员建立并培养共同的身份和归属感。主动记忆与主动遗忘推动“交流记忆”和“文化记忆”之间的动态流动。通过交流记忆中积极的记忆与遗忘,《美国牧歌》中的犹太家庭希望将美国身份镌刻在集体的文化记忆,以此重塑后代的身份认同。第四代梅丽强有力的反抗,则揭示了该犹太家庭中交流记忆与文化记忆转换的失败以及所面临的身份困境。借由对该犹太家庭代际记忆危机的刻画,菲利普·罗斯表达了他对于美国少数族裔“同化”潮流的重新审视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3.
记忆理论的术语在当代文学批评中常常被作为描述性的词汇来借用,但真正对之作一个理论梳理和批评应用的文章却十分鲜见。在记忆理论领域中,着重研究集体记忆理论的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可以算得上是一位开创者。《论集体记忆》(法文原著名为:LesCadresSociauxdeLaMémoire英文译本名为:OnCollectiveMemory)是哈布瓦赫(MauriceHalbwachs)的一部知识社会学著作。“集体记忆”在哈布瓦赫的理论中常常就是“历史记忆”,他认为,历史记忆是社会文化成员通过文字或其他记载来获得的,可以通过公众活动,如庆典、节假日纪念而得以保持新鲜。哈布瓦…  相似文献   

4.
马维娜 《江苏教育》2008,(13):20-20
这里借用“集体记忆”的概念,也只是选取其中某一方面的意涵对所要分析的问题加以解释.并不表明“集体记忆”的全部意涵仅止于此。也不表明不同时代不同学者对“集体记忆”的理解可以企求达成一致。这样.就如同对一项重大教育改革措施出台的记忆一样.我们更多关注的是这段“往事”的历史延续与延展,更多强调的是“过去”这一事件对“当下”乃至“以后”教育现实和教育行为的重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李玉 《商洛学院学报》2023,(3):28-33+42
贾平凹的《高老庄》通过一个村庄展现了边缘群体的集体记忆,作品中的碑文、砖像记载了高老庄的历史,构成了历史记忆。子路父亲的三周忌日、修白塔等活动仪式展现了乡村的公共生活与集体观念,强化了现实中的集体记忆。《高老庄》中的记载具有真实性,因此能够通过集体记忆了解陕西的起源与过去,丰富历史。从记忆折射出的种族起源、地域特点与族群特征,是民众民族国家认同的体现,从中可见个人与集体、社会及民族的关联。  相似文献   

6.
红色记忆是中华民族共享红色往事的过程和结果。作为链接个体与集体的精神纽带,红色记忆具有凸显群体同一性、展演历史延续性和诠释政治合法性的时代价值。然而,技术至上主义影响下,青年红色记忆建构面临“主体缺位”“选择缺失”“真实缺场”的现实危机。应对技术至上主义对青年红色记忆的消解,必须坚持互补共生、纠导并重、软硬兼施的原则,推动红色记忆延续中“数字刻写”与“活态传承”相结合,加强红色记忆建构中“国家主导”与“平台自律”相结合,重视红色记忆守护中“教育引导”与“法律约束”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曾聪 《文教资料》2021,(2):53-54,79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一直以来矾矿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地方民众构建集体记忆的社会基础,在矿区面临转型发展阶段时,这种社会记忆逐渐凝固为一种静态的记忆模式。地方政府对于申报世界工业文化遗产的热情凸显,激发民众主动参与申遗活动,这种主动参与的动机正是当代社会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强化社会记忆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8.
道德记忆是人类道德生活经历在其脑海中留下的印记或印象。道德记忆使人类在"过去"拥有过的道德风俗和习惯、道德原则和规范、道德思想和精神、道德实践和行为成为可以回顾的东西。道德记忆可以区分为个体道德记忆和集体道德记忆。个体道德记忆是关于个人道德生活经历的记忆,它是在记忆的个体框架内发生的记忆。集体道德记忆是在集体层面展开的,它展现的是一个集体性道德记忆框架,可以通过家庭、种族、宗教、组织、团体、军队、阶级、国家等等"集体"形式表现出来。道德记忆是人类道德思维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能够为人类在"现在"和"未来"追求道德和践行道德提供重要依据,能够推动人类对其"过去"承担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9.
集体记忆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集体记忆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功能主义和建构主义是集体记忆研究的两个主要视角.集体记忆研究在我国主要有两种类型:理论介绍和理论应用.集体记忆理论在教育学中尚有极大的开发空间和潜力.  相似文献   

10.
尼古拉·克里蒙托维奇的《一个欧洲人的悖论》借小说主人公约瑟夫的记忆,“再现”了人们在“现在”理性的支配下对于过去自我身份归属的摇摆失衡问题。文章以记忆危机的焦虑与身份“定位”为研究的切入点,明确公私域边界模糊引发的认同焦虑。通过分析小说主人公面对怀疑情绪的不确定性与无助感,在个体与集体的归属关系中探讨真正动摇个人身份的认同模式。在小说作品的层面上梳理“现在”理性与“经验性”记忆传统的对立,找寻身份认同散失下的集体意义。最终得出只有通过“再现”,人们才能对“现在”产生个人的身份约束力,并对未来有着新的预期希望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历史是一个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集体记忆,如果没有共同的集体记忆,这个民族就如同失忆的人一样,不知道自己是谁?现在哪里?要去哪里?也就自然任人摆布,甚至任人宰割。而在民族的集体记忆中,文化是灵魂,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也是支撑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因此,想要灭亡一个民族,首先就要消灭这个民族的历史记忆,摧毁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日本殖民者深谙此道,为了达到其永远霸占台湾的罪恶目的,他们开始有计划地推行文化殖民主义,篡改台湾的历史,企图抹去台湾人民的历史记忆,割断台湾与大陆的文化联系。特别是1937年以后大力推行以灌输大和文化及“忠君(天皇)爱国(日本)”思想为核心内容的“皇民化”运动,其最终目的就是从根本上摧毁台湾民众的中华民族精神,把台湾民众改造成日本天皇的驯服子民。  相似文献   

12.
记忆对于掌握外语词汇有重要作用,而记忆又是很复杂的心理过程。什么是记忆呢?通俗地说,记忆包括“记”和“忆”两个方面。“记”就是“记住”、“记牢”。心理学将记住称为识记。识记是一种反复感知的过程,借此形成比较巩固的联系。“记牢”,心理学上称为“保持”,就是把通过识记获得的事物的形象或表述语保留在脑子里,不让它遗忘。“忆”就是重新认出来或回想起来,确认以前感知过的,叫做“再认”,以前感知过的或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把对它的反映重新呈现出来,叫做再现,识记——保持——再认——再现是记忆的四个基本过程,掌握和运用记忆规律来记忆英语词汇,将会提高记忆效果。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电影人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期内对“文革”作了一次集体的记忆。这批电影也就成了人们了解“文革”的影像作品。在这些电影里,“文革”已变成人们记忆中的一段故事。本文分析这类影片的叙事空间与叙事策略,并探讨其选择这种空间与策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李晓方 《历史教学问题》2010,(3):104-108,10
作为空间形式的村落与建筑,无不承载着历史与回忆。它穿越时间和代际,传递出民众的生活经验。通过这一特殊的空间载体,去触摸逝去的历史和集体记忆的传承机制,实乃洞察人类历史与文化的一个新视角。这一研究旨趣在西方史学界颇具市场,业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社会记忆的史学理论。如何将西方史学界关于社会记忆的史学理论导人中国史研究,  相似文献   

15.
江南古镇因较完整的传统建筑风貌、特色的选址格局,是承载传统文化与栖居情感的载体,更是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记忆场所。借助《记住乡愁》纪录片,通过网络语境下的视频文本分析法,对江南古镇集体记忆元素及维度进行识别。研究发现:江南古镇集体记忆可划分为记忆主体、记忆客体、记忆载体三个维度,并进一步细分为16项元素。结合集体记忆情感分析,构建集体记忆模型,理清集体记忆与集体行为间的关系,为记忆的传统与活化作理论支撑。最后结合研究结果对古镇发展提出建议,以保护古镇特色要素、延续古镇集体记忆、平衡乡建发展进而重塑古镇活力。  相似文献   

16.
论文首先介绍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阐述文化记忆理论与哈布瓦赫集体记忆理论之间的渊源关系。作者着重描述文化记忆理论对记忆研究的扩充和提升,认为文化记忆理论对如何解释和解决有争议的历史,分清历史书写与集体记忆之间的关系具有指导作用,并以德国学界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大屠杀等话题的讨论作为例子,分析文化记忆理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以各类有形、无形的记忆之场为载体建构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中国文化之旅”是主要面向港澳台侨大学生的、以参观访问中华民族记忆之场为主要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该活动不仅有助于学习者在“我”的层面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体系、传承中华民族价值信念、生成为中国梦共同奋斗的行为意愿,而且以互动交流方式促进学习者在“我们”的层面对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共建共享,增强“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一员”的身份认同。为了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效能,我们需要借助国家文化工程推进记忆之场的建设,高校亦需用好国家文化工程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对“南京大屠杀”进行表征和记忆,关系到其意义能否真正得到世界认同。高度媒介化的社会,集体记忆依赖于大众传播媒介,可通过媒介如何表征记忆来观察和理解集体记忆。本文将“南京大屠杀”媒介记忆置于全球传播语境中,力图呈现它的世界面貌。主要运用媒介记忆理论、创伤记忆理论和框架理论,以内容分析法为主,研究1949—2014年间中、日、美、英四国媒体有关“南京大屠杀”及相关事件的报道,旨在描述不同国家媒介记忆的差异,分析其记忆框架,探讨形成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1)各国媒介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采用了不同的框架。中国以“创伤”为框架,围绕历史之痛和现实之伤展开记忆;日本以“质疑”为主导框架,回避自己加害方和中国受害方的身份,报道立场和情感偏向模糊、暧昧;美国和英国以“冲突”为主要框架,强调事件的新闻价值,即冲突本身以及冲突的解决。(2)不同媒介记忆框架对“南京大屠杀”意义的解读存在差异。中国将它定为国家创伤进行纪念在全球传播语境中可获得支持。(3)各国“南京大屠杀”媒介记忆框架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各种框架之间的竞争、对立和冲突。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认同不仅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与社会群体适应,更是表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效果的关键。研究旨在探索集体记忆对中华民族认同的促进作用,通过自编集体记忆文本材料对集体记忆进行唤起,采用单侧的内隐联想测验对个体内隐的中华民族认同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被试的内隐中华民族认同水平较高,联结中华民族和积极词汇(相容任务)时的反应更快和正确率更高;(2)启动集体记忆的被试表现出更快地处理相容任务和更大的内隐效应D值,表明集体记忆能进一步促进内隐中华民族认同。该结果为促进中华民族认同提供了集体记忆这一有效途径,建议在今后的教育和宣传中融合现代媒体、课堂教学、文化活动等方式唤起集体记忆,加强中华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20.
<正>每次同学聚会都是一次有关学校记忆的意义建构。在进入成人社会以后,与其说同学聚会是因为难以忘怀的同学情谊,不如说是因为学校那个特定社会的文化情怀。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认为存在着一个所谓集体记忆社会框架;我国旅美学者徐贲则认为,集体记忆有三个特征:第一,任何一种集体记忆总是发生在特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