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科课程是工科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新工业革命到来与新工科再深化背景下,工科课程教学在知识观、主体观以及评价观方面依然存在痼疾。库伯的体验式学习是一种适合解决工科教学问题的理论。大连理工大学的“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将仿真、实验和工程案例融入由体验、反思、抽象、检验构成的体验式学习过程之中,并设计了可以全面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性评价。研究发现,基于体验式学习的工科课程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思维、工程实践能力、学习积极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结合徐州工程学院大应用观人才培养模式和大工程观学科专业建设的宗旨,以机械类专业《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为例,探讨以机电系统实例和MATLAB软件为导向的教学内容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控制理论知识的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形成工程控制意识和大系统观念,为毕业从事机械系统和机电系统产品设计与开发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剖析,结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培养创新工程人才为教学目标,对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初步设想,意在培养学生对机电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能力、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系列课程是在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起着其他课程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现有"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课程体系存在着教学思想和目标对工程创新能力培养强调不足、课堂理论教学比重过大、实验和实践教学仍未能改变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缺乏课堂互动交流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差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以学生为主体,以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以教材建设为基础,以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以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的改革为手段对课程教学开展了实践改革,经过几年的建设,构建了集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课外创新小组和创新基金项目培养的课程教学体系,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以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独立院校兰州信息科技学院的机械电子工程特色专业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索和讨论“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媒介,结合课程自身特色与教学经验,提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向和方法,助力于培养学生对工程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践创新能力,进一步强化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教学质量与专业发展间的匹配与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机械设计专业,提出课程—实践—创新相辅相成的教学模式改革思路。优化课程结构,将产品设计的理论方法与大型工程软件的应用相结合,加强系统性实践训练。以机械创新设计课程引领创新思维的培养,用工程实例贯穿知识点的讲解。建立培养创新思维的层次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实践创新的机会。在课程教学、实验、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环节中,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规划系统化的实践项目,建立创新培养成为长效机制。将学生参加的科技创新活动融入教学环节,对创新的引导作为教学的责任,倡导主动带领学生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动手实践,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经济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建立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目标的新教学体系,从教学思想、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评价等方面对师专理科专业基础化学课程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以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强化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增强与本专业相适应的应用性知识.  相似文献   

8.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教学改革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得以贯彻实施的落脚点,也是各参与单位面临和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以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土力学为例,以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为目标,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创新训练和双语教学等方面,以及从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对土力学课程开展系统的教学改革,以实现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创新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对大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环节。结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房屋结构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从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重视教师工程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探索了房屋结构设计课程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将专业课程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建设“专创融合”特色课程,是新时代高校实现产学研协同育人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培育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有着重大意义。基于对“专创融合”理论与实践研究现状的梳理,以“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课程为例,分析“专创融合”课程教学改革基础,从重构教学目标、开发课程资源、创新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方法以及改革考核评价等多方面探索“专创融合”课程教学改革思路,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创业能力,以期为高校“专创融合”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实践类课程教学为载体,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本文拟从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四个主要部分提出基于实践类课程教学的创新能力培养,分别从课堂教学、课外实训室开放、学生技能竞赛、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等教学环节构建相应的课堂基础性训练、自主性训练与提高、强化性训练、综合性训练与拓展等四个方面的完整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统筹设计安排,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改革“机械设计“课教学模式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机械设计类课程是机械工程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的培养有直接的、决定性影响.本文在介绍创新型教学模式基础上,从改革课堂授课方式、加强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创新设计理论研究和采用新的学生成绩评定体系等几个方面介绍机械创新设计课程的教学思路和建设方法.为高校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控制工程基础”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学习自动控制技术的基础课。课程内容相对抽象,“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教师和学生。分析了“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特点、教学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以学生为中心,融入思政元素,构建基于成果导向的“控制工程基础”混合式课程教学体系,以期通过混合式教学实践,实现课程教学、能力培养及课程育人的有机融合。所提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有效提升“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的水平、学的收获、用的能力”,为机械类专业学生更好地学习并掌握自动控制技术,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基础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切入点,突出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开拓具有重要引导作用。本文结合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通过重构课程体系结构、融入“双创”教育理念、优化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创业兴趣与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在大工程背景下,工程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具备现代工程师的工程思维。以测控专业基础技能训练课程为例,以成果导向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学生工程思维能力为目标,深入分析了实践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并从教学目标、实训项目设计和考核方式等方面,阐述了课程实施的具体过程。对课程教学效果调研的结果表明,课程的教学改革是有效的,也为工科专业同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线性代数教学现状,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线性代数课程教学目标,探讨线性代数课程建设内涵,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表明,"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线性代数课程建设与改革可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科研水平,推动学生转变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7.
根据物联网以应用为引导的特点,研究物联网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依托学科、面向教学,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的指导方针,对于实践教学内容和专业实验室建设进行了研究,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工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出发,设计了物联网分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强调课程知识体系与工程实践应用紧密结合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期望能对实践教学改革及质量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创新与教育观念转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教学、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方面都有很强的时代感,突出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由此确立了崭新的学校观、课程观、教材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等新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9.
卢滔 《广西教育》2014,(31):151-152
分析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实践性教学为主线,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考试制度等进行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素质、自我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工作本位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机械类课程具有鲜明的工程应用特色,适合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从总体设计、课程内容重构、资源建设和总体评价设计等方面阐述机械类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建设过程,进而探索以学生为主体、基于任务驱动的线上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基于工程案例设计的线下合作学习相融合的教学实施,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实践应用能力强、创新意识好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