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观反映人们对于劳动的一般看法或根本观点,影响劳动者对于劳动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与价值实现。劳动观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人类劳动发展与社会进步具有基础性、导向性意义。从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视角来审视,劳动观教育主要体现为劳动创造观、劳动社会观、劳动尊严观、劳动幸福观等方面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2.
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环境、个体素质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劳动意识普遍淡薄。培养当代大学生劳动意识要采取一系列得力措施。  相似文献   

3.
论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大学生劳动法制意识的现状和社会生活发展的实际以及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所决定,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律教育。通过对劳动法律知识的介绍和讲解,使大学生理解和掌握劳动法律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劳动法制意识,为大学生毕业后向社会人转变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精髓,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体力与脑力劳动相结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特征。以体育教师、教练员和运动员为主体,所直接从事体育专业性的社会劳动即为体育劳动。这种劳动以体脑紧密结合,追求身心完美为显著特点。因此,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材,是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的性质所决定、所要求的。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指导,对体育劳动的特点进行具体的论证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劳动与人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劳动技术教育从思想根源上源于对人的全面发展理想追求,它通过培养人的劳动能力,劳动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劳动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理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6.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尝试从“结合日常生活,强化劳动意识”“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深化劳动意识”“加强校内宣传,形成热爱劳动良好风尚”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和教育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开设劳动技术课,可以保证劳动技术教育有固定的阵地,有时间上的保障,有相应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使劳动技术教育走上全员化、制度化、系列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使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落到实处。   自 1987年起,国家教委就将小学劳动课和中学劳动技术课列入…  相似文献   

8.
劳动技术教育是初中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古至今,人类辛勤劳作,积极探索,创造幸福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师要将中华民族勤劳的美德传承下去。本文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为学生创设劳动机会,充分发挥初中劳动与技术课的教育价值,引导学生不断进取。  相似文献   

9.
林木 《宁夏教育》2007,(3):80-80
教师劳动的意义在于:(1)教师的劳动直接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正是教师通过劳动的传授,把人类文明的成果传递给学生,才使人类的知识和文明得以保存和发展。(2)教师的劳动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还传播社会思想、社会风尚等,并以自己的身教起着引导和示范的作用,其工作具有神圣的意义和特殊性。(3)教师的劳动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劳动是人的类本质,劳动的最本质属性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的类本质随自由自觉的活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人的本质的实现过程就是人的解放过程,也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过程。随着劳动体系的扩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空间也就越大。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这是一个动态的永无止境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游龙  俞如楠 《成才之路》2023,(16):129-132
劳动是个人维持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手段。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文章针对高职院校开展的劳动教育面临的教师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劳动意识淡薄等问题,提出构建系统、完备的劳动教育体系,完善劳动教育的考核与评价机制,建设家庭、学校、社会多维联动的劳动教育模式,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等,以期提高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2.
我们要全面地把握劳动教育的战略地位,加深对大学生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唯物史观看业,劳动创造人,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动是社会的人的本质及其体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13.
劳动是人的类本质,劳动的最本质属性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的类本质随自由自觉的活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人的本质的实现过程就是人的解放过程,也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过程.随着劳动体系的扩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空间也就越大.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这是一个动态的永无止境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的迅猛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行,劳动教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逐渐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中小学校应该加强劳动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然而,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需要我们积极探究存在的问题,找寻中小学校劳动教育有效的改进策略,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劳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劳动素养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关键要素。选取重庆某高职院校114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计量统计方法分析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设计、教育资源选择、劳动教育路径和劳动教育评价方式对劳动素养的影响。结果发现:高职院校学生整体劳动素养进步空间大但发展不均衡,劳动教育设计、劳动教育资源选择、劳动教育路径和劳动教育评价方式对劳动素养有积极影响。新时代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劳动素养培育效果的策略为:转变劳动教育认识;明确劳动教育路径;做好劳动教育设计;挖掘劳动教育资源;评价劳动教育收获。  相似文献   

16.
考察人的发展,要从考察人的劳动入手,把对人的考察放入历史的进程。最初的社会形态里,由于分工不发达,人的活动是浑然融合的,人与自然对象性条件的自然一体性,使人的发展境界呈现一种“圆满境界”;随着分工的发展,这种圆满被打破,导致了人和劳动的片面发展,造成了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与人类个体高度片面发展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家庭、学校、社会要协同推动劳动教育,在社会中形成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将劳动教育列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三方要密切合作,家庭要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自理、自我生活能力,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使学生掌握劳动知识,社会要为学生提供运用劳动的场所,发挥支持作用,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基地。下面,我从“一、小学劳动教育现状及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二、小学劳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三、家庭、学校、社会推动劳动教育的意义”“四、家庭、学校、社会推动劳动教育的举措”四个方面入手,就“三方协同”构建劳动教育课程,育劳动新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扬弃异化劳动,追求劳动正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劳动正义是人的本质的现实的生成。劳动正义是劳动者的“应得”善和非劳动者的“应得”善的获得的统一,是劳动者的“配得”善和非劳动者的“配得”善的获得的统一,是人的自由自主的劳动与人的本质的现实生成的统一,是人的劳动的内在关系的和谐和统一,是个体的人与社会的人的统一,是个人发展与社会共享的统一,是劳动部分正义、充分正义与完全正义的统一.是现实诉求和永恒追求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劳动者与劳动产品、劳动过程、人的类本质异化。异化劳动导致私有制,是社会不和谐的根源。现阶段不能彻底扬弃异化劳动,人与自然、人自身及人与人之间仍然不和谐。建构和谐社会要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尊重劳动,尊重创造,促进人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立足劳动实践,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但好逸恶劳这种现象在不断地滋生.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劳动意识淡薄的原因,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使当代大学生认识到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同样光荣,同等重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