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完美结合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保障。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价值观念进行正确引导是当代教育环境所提出的要求,文章以“工程热力学”课程为例,探讨了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办法,为实现“工程热力学”课程与思政教学的有机结合提供了解决措施,为工科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教学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新工科背景下,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高职“前端设计技术”课程为例,阐明课程思政一体化的意义,创设课程思政目标,从职业素养、社会责任、合作创新三维度出发,深挖思政元素,进而结合“红色电影影评网”案例,深入挖掘课前、课中、课后思政资源;并从教学案例库、教学设计、教育实践及评价机制方面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路径的探索,创建了以立德树人为主旨的“前端设计技术”课程思政体系,以期为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结合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高中物理学科教学工作应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目标,将“课程思政”融入学科教学中,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知识体系的有效融合,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培养。为此,文章以高中物理为研究对象,结合物理课程思政的内涵以及“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融入的意义进行分析,就融“课程思政”于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展开简要探讨,意在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专业课的思政教育对全方位育人有着重要的作用。结合“植物保护”课程特色,明确课程的育人目标,充分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改革探索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知识点、思政元素、教学手段“三位一体”有机结合,思政元素融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专业课从“教学”到“教育”的转变,最终实现课程的立德树人和价值引领目标。  相似文献   

5.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文章首先阐述了“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思路,然后从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制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修订课程思政教学大纲、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创新课程思政教学形式五个方面论述了“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最后总结了“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6.
以铁路线路设计课程为例,分析课程教学现状和目标,探索“课程思政”立德育人模式,结合典型人物事迹、重要科研成果、时事政策等方面,明确课程教学内容与德育思政元素的“融合点”,提出了各章节课程思政元素教学设计要点,通过讲授法、榜样示范法、网络教学法、现场实践教学法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增强学生们的爱国情怀、民族信仰和责任担当,确保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育人育才功能,为铁道工程类课程思政研究提供了教学指导。  相似文献   

7.
在“三全育人”的理念下,全国高校积极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师范教育专业要结合自身优势开展“课程思政”建设。通过剖析教师的思政意识、教学能力、教学方式和高校的教研室设置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教学方式方法多元化、教学模式多样化、教学评价全面化和教学团队制度化等策略,以提高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有机结合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办好新时代思政课的重要维度。在实践过程中,因育人目标不明确导致教学重点“失焦”,因育人策略不协调导致教学格局“失衡”,因育人队伍不专业导致教学过程“失语”的现象仍是亟需破解的主要问题。因此,遵从“大思政课”育人理念,打造课程“共同体”育人格局,建设“三度一化”育人队伍成为实现有机结合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热点,各类课程都在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为了切实推行“土壤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绵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土壤地理学课程教学实践与经验,从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课程思政内容设计、课程思政融入方法和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构建起“四位一体”的思政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围绕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三全育人”,促进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强化协同育人效果,是当前专业课程改革提升的重要环节。为了实现“溶盐于汤”“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设计一整套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符合各个专业特点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成为当前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最重要的环节。本文结合编制地理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的实践,探讨构建一套基于专业认证模式,可评、可测、可复制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服务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是对思政课程的丰富,是贯彻“全课程、全员育人”理念,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举措。文章以工科专业基础课程材料科学基础为例,对如何明确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中进行了探索,并阐述了“大思政”育人新格局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听、看、查、论、评”五个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课程思政向常态化和实践化全面铺开,有必要从课程思政的生成机理出发,研究其构建系统和逻辑。本文从实践—经验、现状—困境、破解遵循—解决对策三个层面递进分析,提出学科德育理念是课程思政的缘起,立德树人育人观是课程思政的内核,课程思政与思政课有相对的边界,其本质属性是思政课的拓展和隐性形式,共同寓于“三全育人”的统一体之下。目前,顶层设计构建了完整的课程思政要素体系。课程思政建设的掣肘因素:一是现行教材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与“课程思政”的要求存在相当程度的疏离;二是课程思政整体逻辑和体系思维构建不完整。德智体美劳“五育”教育方针是破解上述问题的根本遵循。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基本理论应为“德育为魂的五育同构”体系,具体为智育寓德课、体育寓德课、美育寓德课和劳育寓德课四大类课程思政。  相似文献   

13.
“室内环境监测与评价”是环境类专业限选课程。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教学与育人环节是落实“三全育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室内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具有重要意义,需要结合课程教学目标,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探究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并对该课程思政实施成效进行评估,通过该课程的教与学来达到育人目的,助力培养出既专业技术扎实,又有价值辨识、知识素养、丰盈情感的创新创业高素质应用型环境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4.
围绕“C语言”课程思政教学,基于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提出了“C语言”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路线,详细阐述了“C语言”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设计,为实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窦嘉言 《教师》2022,(26):117-119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城市轨道交通站务管理”课程是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重要课程,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站务管理”课程思政是适应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以课程思政融入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站务管理”课程教学的现状为切入口,阐述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站务管理”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最后总结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将课程思政融入“城市轨道交通站务管理”课程教学的具体策略,以此构建高标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将“课程思政”观念与中学生物学课程教学融合是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以2012年济南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教材为例,深度挖掘了其中蕴含的“课程思政”要素,阐述了初中生物学教学与“课程思政”内涵相契合以及融合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探索了“课程思政”融合的4条途径,为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西藏高校“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融入思政元素是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入课程教学过程,确保了课程目标和思政教育同步育人,有力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能力和育人实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实践路径。本文通过对西藏高校“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内容中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合,结合西藏T大学“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中关于课程思政授课问卷调研结果的问题分析,从而对“社会保障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进行研究探索,对于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水平,铸牢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途径。文章在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对生物统计学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与探讨,分析了生物统计学课程思政改革面临的困境,提出了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开展案例式教学、提升任课教师综合素质等课程思政改革的措施。针对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课程思政融入生物统计学等专业课程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瑛 《教师》2022,(27):27-29
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各学科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政教育。中职语文课程历来就承担着重要的“寓德于教”的任务,在当前课程思政改革的要求下,中职语文课程教师更要将思政教学有效渗透到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与思政教育相辅相成,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此,文章主要阐释了当前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可行性,针对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着重提出了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有效教学的策略,以期提高中职语文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视度。  相似文献   

20.
深入理解“立德树人”基本任务中的三个关键要素——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建设、教师角色,是理解课程思政“道”与“术”的基础。其中,思政课程是实施“立德树人”任务的核心课程;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该任务的关键步骤;教师是成功开展课程思政的主力军。这三个要素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各有重要性,并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共同完成“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任务。为了推动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在理论上理解这三个关键的关系和大思政课的实质,还需要教师追求育人之“道”,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学之“术”。课程思政的“道”与“术”不仅是建立新时代大思政课框架的必经之路,也是对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意识的必然要求。只有掌握了课程思政的“道”与“术”,才能真正理解并掌握教书育人的“道”与“术”;只有“道术相济”才能系统培养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后继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