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智能制造正加速产业变革和产业链条重塑,为产业链韧性生成及增强提供了新动力。基于功能和过程视角,从补链、延链、固链、强链4个方面阐释智能制造对工业韧性的提升效应,提炼出工业结构多样化和技能结构高级化双重传导渠道。在此基础上,搜集了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识别智能制造对工业韧性的提升效应和作用机制。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智能制造显著提升了工业韧性,且经过改用工具变量估计法、使用遗漏变量敏感性分析法、排除同期其他政策干扰等系列稳健性测验后,智能制造的韧性提升效应依然显著。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智能制造对工业韧性的提升效应在大中城市、胡焕庸线东侧城市以及工业型城市更为强劲。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智能制造通过增进工业结构多样化和促进劳动力技能结构升级,进而提升了工业韧性。研究结论为厘清智能制造影响工业韧性的因果逻辑和传导渠道提供了经验证据,为增强产业链韧性提供了新见解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在技术变革的浪潮中,以全球视角布局人工智能技术,引领未来科技发展,为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动力。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理论机理,并采用2009-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人工智能对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可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在不同区域中,人工智能对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大,东北、东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较小;在人工智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传导效应中,资本形成累积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传导效果明显,人力资本提升效应传导效果不明显。为了实现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鼓励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研发。  相似文献   

3.
蔡军  王欣 《科技风》2013,(21):262
在现代机械行业中,为了提高安全性在近代机械加工行业中,为了提高生产的安全性,机械工程师模仿人的动作,采用自动控制系统,研发设计了一种能在三维空间作业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它主要由机械传动机构、控制器、伺服驱动系统和检测系统组成。自从1962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以来,机器人技术及其产品发展很快,已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自动化工厂(FA)、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自动化工具。该类工业机器人一般用于大批量多品种生产。它主要用于提高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同时也大大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业机器人技术逐渐成熟,并很快得到推广,目前已经在工业生产的许多领域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工业2009—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系统构建中国区域工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环境规制异质门槛纳入创新驱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框架,考察不同区域环境规制门槛下创新活力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当前区域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区域异质性显著,有趣的是,创新活力对于区域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存在显著的环境规制异质门槛效应:较低的环境规制水平不利于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而随着环境规制水平的增强并超过临界值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激发创新活力的驱动效应,进而能提高区域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5.
赵勍 《科教文汇》2024,(4):163-166
产业数字化是在数字技术引领下,以数据赋能为核心,对产业链要素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在这种趋势下,更多的就业岗位职责也开始出现相应变化。“三教”改革作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途径,在培养高素质工匠型人才与提升就业胜任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该文以湖南省产业数字化对就业岗位的新要求为背景,指出“三教”改革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有效路径与举措,以期为推动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三高四新”战略、打造职业教育新高地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范式。  相似文献   

6.
工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基础和前提。在界定工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阐释了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构建了工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08年至2019年我国内地30个省份(除西藏和港澳台地区)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从时序演变来看,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总体依然处于中低水平;第二,从空间格局来看,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区域发展不平衡,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依次减弱的特征;第三,从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分维度指数来看,开放发展指数得分最高,创新发展指数得分最低。我国应以创新驱动力为核心,提升改革动力、开放动力和需求动力,朝着智能化和绿色化的生产方式发展,产品模式向高端化和服务化转型升级,不断加强工业品牌建设,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冲击,主要经济体开始前瞻布局后疫情时代的战略调整、经济重振和转型升级。“工业5.0”作为欧盟谋划“新工业革命”、推进欧洲工业转型的战略新部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智库研究的热点。文章运用智库双螺旋法,从系统性、主体性、科学性、全局性、实践性5个角度构建了研究工业战略及其涉及的国际关系、科技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等复杂性系统问题的新思路,分析了欧盟“工业5.0”的宗旨、目的和意义,以及对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启示和借鉴,提出了我国的因应之策,并揭示了智库双螺旋法在拓展相关问题研究视野中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8.
2019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长三角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长三角区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其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具备极大的区域带动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双循环”新格局研究影响上海高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2000—2019年中国13个省市的经济数据,通过Stata16.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研发创新、金融资源、财政实力都是推动上海高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研发创新提供科技支持和供给,金融资源提供持续的金融服务保障和资金支持,均显著影响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为促进上海高端服务业高质量创新发展,提出突出上海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资源优势、建立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打造专业金融资本集聚区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加速推进,我国工业领域绿色转型发展面临巨大挑战。铜有色金属是重要工业原材料,铜产业是实现工业化的支撑产业之一,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本文立足新时代“双碳”战略目标背景,全面分析了鹰潭铜产业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现状,以及铜产业结构、碳排放强度和低碳技术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鹰潭铜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实施路径进行了研判,提出了推动铜基新材料产业、发展再生铜产业、延伸产业链、强化技术创新等发展路径,以及建立绿色制造体系、健全和完善相关政策和配套设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十四五"时期,空间治理现代化和区域经济布局优化是规划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布局采用"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指导思想,迅速带动了国力整体提升,但区域间发展差距持续拉大;开放经济与非国有经济发展迅猛,但经济体系安全性和高级化存在"短板",国有经济领域改革尚有不足。我国空间治理进步显著,但在法制化和科学化、学习型政府和民主化治理及治理体系化等方面,同现代化要求差距较大。"十四五"时期,空间治理现代化的重点是:完善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公众共同参与的空间治理模式,健全公平与效益并重、政府调控与市场优化配置并重、问题与目标并重、约束与激励并重的区域政策体系,形成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区域协调新机制。区域经济布局的重大举措是:不断增强城市群、都市圈和区域中心城市的能级,践行人口经济集聚过程中实现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的新模式。以重构我国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为契机,打造重大生产力布局的新形态。启动大西北地区高质量开发的伟大工程,培育相对贫困地区发展致富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3.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愿景技术组合的重要构成部分,对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现代能源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非传统国防安全和促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双碳”愿景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的发展定估及贡献,对比了国内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保障措施,以期实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1,(14):4-6
本报北京7月25日电(记者季洪光)"‘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发展的主题将由‘调整和振兴’向‘转型与升级’转变。工业发展的方向将呈现重化工业进一步深化、先进制造业加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培育、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显著特征。"这是工信部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