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识课程的力量来自历久弥新的经典名著.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N大学通识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经典名著融入通识课程中面临的问题.研究据此提出,高校应该理性审视“经典名著”通识课程的现实价值,从教学文本、教学方式、教师资源、考核模式等方面予以建构健全,更好地推进经典名著与大学通识课程的有机融合,实现通识教育的目的——培养“完整的人”.  相似文献   

2.
经典名著阅读的核心理念是永恒主义教育理念,该理念与通识教育有诸多契合之处。通识教育的内涵强调非专业性、非职业性、培养整全的人;通识教育的核心原则是基本性与精深性相结合,也正契合永恒主义教育理念的精髓。因此,大学教育需要确立经典名著阅读在通识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3.
经典是生命的学问,经典教育以培养"全人"为诉求,应该是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核心。高校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读一流书籍,读原著,从而启发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生命意识、人格意识,实现灵魂的完善、精神的丰盈。  相似文献   

4.
实现中国革命传统文化教育衔接是中小学语文教育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指向文化传承的中小学红色经典名著阅读课程开发以文化传承,铸魂培根、精神熏陶,化知为行、立足体验,发展思维、编排合理,激发兴趣、渗透方法,有效指导五个路径实现,可以让中小学文化传承的整体教学系统化、清晰化。  相似文献   

5.
经典阅读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和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作为通识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典阅读类通识课程既要求通过课堂教学揭示经典文本所展现的传统世界,又要求以教师讲授和小组主题讨论等形式,使学生由对历史问题的关注引发对现实社会的思考。波伏娃的《第二性》体现了经典阅读类通识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台湾中原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课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台湾中原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通识课程的理念、内容、实施途径与特点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对两所大学的正式通识课程、非正式通识课程、潜在通识课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比较,提出了制约内地大学通识教育与通识课程发展的三个要素.  相似文献   

7.
原汁原味的经典名著纳入教材时,改编者适当修改无可厚非,但是削足适履,却不是教育的初衷。现今教材中名著选文的状况值得我们关注,我们更应适当把握修改名著尺度。  相似文献   

8.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因为英语在国际范围内的普遍使用,所以学好英语这门语言工具,可以很好的方便我们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学习一门语言需要有一定的语言环境,如果不了解英语的语境,以及欧洲西方国家的传统与习俗,要学好英语这门语言就显得十分困难。所以阅读相关英语经典名著,是我们融入英语语言环境,了解西方传统文化,有效提升英语读写能力的最好途径。名著的语言艺术性较强,有比较通俗化,表达更接近西方传统习俗与文化,名著里的英语显得更地道,更能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英语成绩。  相似文献   

9.
经典名著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应当积极探究、总结出恰当合理的教学策略,切实提高整本书阅读实效。这些教学策略包括从整体到局部,引导学生展开阅读;从整合到探究,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从整理到展示,提升阅读质量;优化阅读评价,引导优质阅读。  相似文献   

10.
该文叙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斯坦福大学“柏拉图风波”产生的根本原因,对通识核心课程设置中多元文化问题进行了理性地分析,论述了多元文化产生的理论基础,并对这一风波所引发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比较突出的是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在课程设置中多寡以及西方文化在全球化中占据话语权独霸地位的问题。对风波后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发展的世界性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大学生存和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通识教育的质量提升是目前高校教研的焦点,选择占据通识教育课程核心地位的经典鉴赏类课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运用调查法、比较法与案例法等研究方法,探讨经典鉴赏类课程的课程群的规划与设计。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堂设置、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进行类课程群建构的研究。以期能对整个通识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能引领我国通识教育走向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语文是万科之母”。小学教育中,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学好语文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至关重要。语文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文化底蕴深厚、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真正有潜力的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知识积淀,还要有厚重的人文积累,有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关注人类的胸襟和情怀,这些情感培养单单通过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语文教学要将经典名著渗透进学生的生命中。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如何贯穿经典名著,让经典名著走进小学语文课堂中。  相似文献   

13.
经典名著阅读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无论专家学者还是一线教师都充分肯定了它的重要性。但是当前中学生的经典名著阅读现状令人担忧,阅读多为空中楼阁,很多学生书买了不少,但读得不多;有的教师布置任务不少,但落实不多;课内阅读教学红红火火,课外阅读冷冷清清,学生的阅读难以形成习惯。这些现状都需要教师积极应对,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吸引学生阅读兴趣、营造良好阅读氛围、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等途径,让学生阅读经典名著成学习常态,并不断提高阅读实效。  相似文献   

14.
李燕 《教学随笔》2016,(12):118-119
名著反映的社会现实丰富而深刻,对于构筑自己的生活经验、健全人格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纠正经典名著阅读可不读的错误观念,为阅读经典名著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15.
国内学界对于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永恒主义课程哲学的真正实践研究比较少见,为此,本文将在厘清永恒主义名著课程观本质的基础上,解释永恒主义名著课程观的内涵、名著的界定、名著的价值以及进行名著阅读的方法,结合永恒主义课程观的理论,分别从高校通识课阅读书目的选择和课程开发的方式出发,提出永恒主义课程哲学对...  相似文献   

16.
为了响应国家大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号召,我国在高中语文教育过程中要逐渐将阅读经典名著作为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过程,不断提升高中生阅读经典名著的能力,扩展高中生的文学常识。因此,特就阅读经典名著进行探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名著反映的社会现实丰富而深刻,对于构筑自己的生活经验、健全人格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纠正经典名著阅读可不读的错误观念,为阅读经典名著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18.
刘辉 《成才之路》2009,(32):5-5
教师的生活应该是这样的生活:以智慧为主导的、充盈着书莘氛围的、高品位高质量的,这是一种蕴涵丰富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宝库中,教育经典名著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宝藏。无论是鸿篇巨著,还是精短华章,都有其夺目的熠熠光芒。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