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娼妓形象在文人笔下经常出现,刘鹗的《老残游记》也不例外。随着老残游历的步伐,四种娼妓形象涌入眼前,其中对于翠环和逸云着墨最多。她们均是被迫为妓,遭遇了生存或爱情的巨大打击,最后都选择了出世来寻求解脱。这种不幸的遭遇和相似的结局体现了妓女群体的走投无路和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2.
中国女性文学史中有一种特有的现象:娼妓文学。薛涛和温琬则分别是唐、宋两代娼妓诗人的杰出代表。本文通过分析她们二人坎坷的人生经历及其诗歌创作内容和风格的差异,以期深入到娼妓诗人丰富而又活跃的内心世界,了解她们的生活,她们的心情,她们的灵魂私语。  相似文献   

3.
中国女性文学史中有一种特有的现象:娼妓文学。薛涛和温琬则分别是唐、宋两代娼妓诗人的杰出代表。本文通过分析她们二人坎坷的人生经历及其诗歌创作内容和风格的差异,以期深入到娼妓诗人丰富而又活跃的内心世界,了解她们的生活,她们的心情,她们的灵魂私语。  相似文献   

4.
旧上海娼妓的繁荣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她们在残酷、野蛮的娼妓制度下过着黑暗的悲惨生活。尽管过去历届旧政府曾对其进行改造,但娼妓问题最终没能解决。直到1949年后,新生的人民政府才得以把上海的娼妓彻底根治,其治理经验仍不失为有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50年代的韩国社会中,因经济凋敝和家庭生活贫困,“洋公主”和娼妓这一女性群体大量出现,韩国战后小说对其进行了深入地描写和刻画,她们的形象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破坏韩国传统的贞烈观,冲击传统的道德伦理秩序;二是遭受父权社会的诘难、外国士兵的凌辱、家人的鄙视等多重压迫;三是因道德的羞耻感与负罪感,对自我进行否定性评价;四是丧失话语权,沦为沉默的他者。被迫沦落风尘的她们也成为展现战争带给人类创伤与痛苦的载体。  相似文献   

6.
建国初期上海废娼运动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1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宣布废娼,此时上海公开的妓院、妓女已经大大减少,政府抓住时机宣布废娼,有力地塑造了其能够彻底铲除"旧社会毒瘤"的良好形象.而1958年市政府宣布妓女改造结束,则是由于收容起来的妓女越来越多的是在"新社会"堕落为娼的,这对新政权的意识形态构成了新的威胁,因此新政权对其进行劳动教养,或者以流氓罪将其投入监狱,从而宣布旧社会的娼妓制度已经彻底铲除.而被收容起来的娼妓,由于在安置时要求地方政府和当地群众继续"监督改造",使得她们很难重新融入社会,因而无法成为社会主义的新人,而只能是新社会的"旧人".  相似文献   

7.
宋钰颖 《林区教学》2014,(2):105-107
在审视存在于不同时期女性的图像形象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图像再现中的女性形象表现出的视觉隐喻,认为女性的图像形象集中体现了男性基于文化优势而拥有的视觉霸权。在女性图像中,女性是被动的受凝视的对象,她们被设定为适合任何人的凝视,而无法选择自己"看"还是"被看",也无法选择"看"的对象。在男性目光的注视下,女性这个角色被缩减为一个"物品",代表了一种价值的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女性只有在依附于男性的视线时,她们的图像形象才具有可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三言"中冯梦龙将传统观念与时代精神糅合塑造的女性形象不再是"祸水"和"工具"。生时,她们成为了实实在在的人,有鲜活的人生舞台;死时,她们为自己的理想和欲望而献身,具有独特的审美属性。正面形象,死亡叙事的审美共性是为正义、为报恩不惜一死的崇高;对爱、对尊严勇敢追逐的深情赞美。反面形象,死亡叙事的审美意味是作恶者、纵欲者的罪有应得;对丑、对堕落的无情鞭挞。  相似文献   

9.
《北里志》中唐代长安妓女的属性在以往的研究中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其应是官妓的一种,还有的学者则主张应该归为民妓。《北里志》中的娼妓属性为何,其是否具有商业化性质,对研究唐代的娼妓有很重要的意义。作者将从唐代娼妓的属性、唐代教坊制度的演变及孙本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北里志》的具体内容出发,分三个方面对《北里志》中娼妓的属性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林黑儿为天津船民的后裔,有走江湖卖艺的阅历。林黑儿参加红灯照之前,曾有过娼妓生涯。卖艺的艺人和卖唱的娼妓构成了林黑儿的前期形象。义和团运动爆发,林黑儿成为红灯照的首领,化身为黄莲圣母,并成了红灯照群体里的精神领袖。林黑儿后期形象主要是军事领袖和精神超女。林黑儿之死,更是众说纷纭,有奸杀说、就义说、海外流亡说、归隐江湖说,各种说法都是基于各自不同的需求有所述求的。海外媒介曾附和了林黑儿的神女和超女说。传播领域里的林黑儿是集娼妓、巫婆、艺人、超女于一身的多变形象。林黑儿形象的传播反映了一种乱世的情怀,是国家动荡、宗庙震毁时民心叵测的主观想象,而林黑儿本真的风貌,反倒在历史的风烟中渐趋落寞。  相似文献   

11.
《月牙儿》中母女俩为娼妓的特殊经历,以女性视角的叙述,对千百年传统的女性浪漫神话进行了颠覆,进而衍异出对整个男性中心主义等级专制制度的挑衅。这种颠覆与挑衅的依据是一种从娼妓特殊职业的直新认识中确立出的另类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2.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在许多作品中塑造了具有觉醒意识的女性形象。这些"先进"女性的共同特征是:已经学会了思考,能够用怀疑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生活。然而,综观这些女性,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先进"女性身上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她们的行为、性格、心理都处于一种十分矛盾的状态之中。她们看问题也仍然只立足于恋爱、婚姻、家庭。而所有这些具有缺陷的觉醒女性的形象正是基于作家男权文化传统建构起来的,在她们身上体现出男权作者对这些女性形象建构时所进行的有效操控。由于她们不符合作者对于优秀女性的定义,因此,她们的生存空间注定是黯淡的,生存空间仍然是狭小的、灰色的。  相似文献   

13.
形象是一种情感和思想的混合物,它以一个作家对他者的理解和想象置换了一个缺席的他者。在晚清危机四伏、动荡不安的年代,知识分子们有一种忧虑、惶惑、迷惘的末世情绪。小说《花月痕》中柳秋痕所采取的对现实的抗拒性姿态,是动荡年代男性欲望对娼妓想象的变形。  相似文献   

14.
《微神》是老舍以其醉人浪漫手法创作于二十年代的一个爱情短篇小说。从文中始末以“她”这一代替女主人公姓名的神秘称谓,足见其梦幻色彩。女主人公“她”由一娇弱、柔美似柳、羞涩如晨露中兰的少女,后被迫走上娼妓之末路并以自杀殉爱而命终;沈从文的短篇《丈夫》中的女主人公“老七”,同样是作者笔下同一时代的妓女形象。 同样地因社会环境、生活困窘而逼迫走上娼妓道路,但她们命运的结局却截然相反:一个因堕落也因爱情的沉迷不悟又不得不舍而自绝,一个却能在醒悟后告别沦落生涯,回到了贫穷的乡下丈夫身旁。  相似文献   

15.
娼妓在中国历朝历代都占有着重要却暧昧的地位,从历史背景看,是自由开放与礼教规矩的过渡阶段,东京娼妓业极为发达,统治者为巩固统治,有意发展娼妓业,使功臣沉迷酒色,不再过问国家大事,使狎妓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娼妓业刺激了当时商业的发展,娼妓业和当时的商业、军事、官僚体制都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呼啸山庄》中的女主人公凯瑟琳与《还乡》中的女主人公尤斯塔娅是一直遭到众多评论家读者非议的形象 ,被谴责为缺乏道德、有伤风化。本文从女权主义角度重新观照与审视了两个女主人公形象.认为她们对爱情的大胆与不懈的追求是争取心灵解放与精神自由的一种表现.但这种追求与传统的社会道德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只有死亡才是她们灵魂的归宿与精神的解脱。  相似文献   

17.
女性作为一个构成人群必不可少的主体,在古代,通常是被约束的;她们身上贴着所谓男人附属品和繁衍工具的标签,在古代,通常是被压抑的。然而,女性在历史中的作用却不可小觑;她们的地位、服饰妆容、娱乐方式、受教程度、宗教信仰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映射着一个朝代的气象,上至后宫妃嫔,下至娼妓优伶……她们的言行姿态就是所处时代的面貌。在"胡风汉俗万象融"的盛唐时代,女性更是以全新的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甚至具有了现代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女作家笔下的"乡村女性"形象虽然不多,但在塑造和表现时却体现出男作家所没有的优势,即对乡村女性内心世界的把握与传达,本文以罗淑、丁玲、和萧红为例分析了她们作品细腻而敏感的心灵书写,及因此而在艺术上形成的、与男作家的互补与映照.  相似文献   

19.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有符合男性期待的理想化的女性形象,也有令男性厌恶的泼悍女性形象.在这些女性形象中以泼悍女性最为独特,文章以江城和尹氏为例,通过分析男性作家对她们女性恶德的描述,以及对她们悲惨结局的安排和这类女性形象出现的意义,认为这类女性形象的塑造完全处于男性作家男权意识的观照之下.  相似文献   

20.
对中外名著中几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作了比较分析,认为她们在出身、遭遇和对不幸命运的反抗等方面都有某种相似之处,尤其是以妖艳征服男性、以堕落进行反抗,是其共同的特征。但她们又有明显的差异。潘金莲只能成为西门庆的性奴,从根本上说,她也是一个悲剧人物;而华莱丽和娜娜却有自己相对的独立性,她们与各种男人的逢场作戏,都是有价码的交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